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改革的推进,可再生能源并网电量持续稳定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运行经济性影响越来越大。在详细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运行经济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效益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相符,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锋 《浙江电力》2010,29(3):9-11,50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其规模的扩大也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的加剧,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更多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始接入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及并网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的加剧,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更多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始接入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及并网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  相似文献   

5.
发展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安全并网提供了可能。基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主要运行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电源的并网消纳对电网安全运行和电能传输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在于并网消纳,涉及发电、输电、配电、运行、调度等电力生产的多个环节,从并网方式、控制技术、输电技术、调度技术等角度分别总结了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并网友好、控制智能、输电可靠、多能互补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下我国不断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我国光、水、风、核以及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因此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外部环境就是其挑战之一.如何在多能源环境下确保我国各地电网的稳定运行、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并有效防止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置出现,《多能源环境下电力市场运行方法》可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及反调峰特性,而配合可再生电源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其容量效益可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促进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即把电网无法消纳的无用电量转化为能够被电力系统消纳的有用电量。将“可再生能源+抽蓄”运行经济性与“可再生能源+常规纯凝燃煤机组”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对“可再生能源+抽蓄”消纳模式经济性进行了一定探索,分析了其运行经济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了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电能质量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需要许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其特点是对电能  相似文献   

10.
适应发电权交易的可再生能源有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权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种适应发电权交易的可再生能源有功控制策略。首先,可再生能源发电控制通过跟踪火电机组的下旋转备用,实现电网调峰责任共担,并提出可再生能源场站限电状态准确判别方法。然后,采用发电权分级控制与基于实时发电能力再分配的精确控制策略,实现可再生能源场站发电权交易电量的合理执行,并保证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的最大化利用。宁夏电网的运行实践结果表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发电权交易及广义联络线控制等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核电和水电相比,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更多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功并网需要对传统的电力市场结构以及相应的输电规划和市场运营方式按不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要求重新审视。对支持电力市场发展所需的基本的输电规划结构进行了分析,也对随着日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如电力市场管理区域范围、备用要求、机组协议以及经济的调度方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现状,分析了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作用.着重介绍了以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和飞轮储能技术为基础的柔性储能技术,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并与其他超导储能和蓄电池储能进行了比较,最后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柔性储能技术在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北电建》2009,(2):46-46
6月22日,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公布了去年下半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的项目和金额,涉及发电项目222个,补贴金额约20亿元,补贴范围为去年下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费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因地制宜地利用偏远山区现有的梯级小水电资源,将梯级小水电群与分布式光伏和风电相结合,构成含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联盟,深度发掘风光水的出力时空互补特性以及风光波动性较大和小水电启停调节迅速的出力特性.通过对梯级小水电出力的调节,平滑不确定可再生能源的输出,改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电能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充分考虑梯级小水电间的电气联系和水情联系,构建发电联盟的优化运行模型.最后根据现有梯级小水电群实际数据,仿真分析发电联盟的运行情况,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持续增长,日食等极端天气条件对大规模光伏发电、风电等电源并网运行将产生显著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2015年3月20日欧洲日食发生期间光伏发电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电网调度运行的成功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常态及特点,提出了此次事件对我国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几点启示,最后对2016年日食对我国青海电网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发出的电能不稳定,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经电力电子装置变换后才能使用.随着伞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电力电于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未来电网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人类逐渐认识到必须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系统.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且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其发电方式与化石能源资源及发电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对电力生产、输配和消费模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对未来电网的探索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实现能源绿色转换,大力提高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世界各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共同选择;在实现大比例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控制成本,是全球电力发展的共同难题。分布式光伏发电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世界各国环境问题、实现能源变革的  相似文献   

19.
王玮 《电工技术》2023,(22):46-47
在含可再生能源、储能的有源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造成了许多影响,配置 一定容量的储能电池可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分析了有源配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提 出一种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储能电池容量优化策略,并在IEEE33节点电网模型中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20.
张力为    甘满光    王燕  付晓娟  刘思楠    李小春   《热力发电》2021,50(1):24-32
为应对全球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有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过剩、不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不足的难题,本文将CO2捕集利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结合,提出了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的概念。该技术将燃煤电厂捕集的CO2提供给可再生能源发电厂,通过CO2压缩储能、CO2转化为甲酸等高能量化合物等手段,完成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在有利发电条件下过剩发电量的有效利用,实现过剩电力资源调配利用和CO2减排的双重效益。此外,燃煤电厂捕集的CO2还可作为地热能发电厂的携热介质,实现地热能资源的高效开发。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可灵活调节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得机组的净发电量和发电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调控,实现经济效益。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耦合技术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在有利发电条件下发电量过剩,不利条件下发电量不足的矛盾,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发电调峰的同时实现燃煤电厂CO2的减排,可提高发电效率并缓解温室效应,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