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初高压真空接触器的投入生产,为高压接触器的广泛使用打开了缺口,原来很多采用高压断路器作为电路保护的场合多数选用了真空接触器与HRC熔断器配套组成所谓F—C回路所取代。这主要由于真空接触器与HRC熔断器配套组成的F—C回路具有下列特点:(1)  相似文献   

2.
冯伟 《电气开关》1999,(4):9-10
本文论述了现有真空接触器控制线路不能适应在频繁工作的行车中使用的原因,简述新控制线路特点及真空接触器用于控制小电机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高压真空电磁接触器已广泛在电动机、变压器、电容器中作一次开关使用。本文介绍适用于特高压的交流11kV高压真空接触器和电流为700A,具有大分断能力的高压真空接触器,这两种产品均符合国际标准,都是低浪涌型,并已投入批量生产。一、特点1.11kV型高压真空接触器(1)适用于11kV及以下的电路中,按IEC470的接触器标准,可用到使用电压的上限值。(2)短路分断容量大,可达100MVA。(3)低浪涌型,几乎可适用任何负载。(4)体积小、重最轻。与6.6kV回路用的接触器比较,外形和重量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用于频繁操作的真空接触器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器。目前已广泛用于煤矿、冶金、工业运输设备和国防科研等单位。国内生产的真空接触器一般都是用于交流的。交流真空接触器分断交流大电流时,触头间形成的电弧因其过零特性而很快熄灭。对于直流,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形成电弧就不会自行熄灭。因此,交流真空接触器用于分断直流时,其分断能力很低。例如125A和250A等级的交流真空接触器,用于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空气式接触器、真空接触器和固态接触器在低压线路中用来开关负载电流。与真空和固态接触器相比,空气式接触器由于空气中灭弧能力低,燃弧时间长,故其触头磨损严重。然而,它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由于其低成本,在低压线路中大多采用空气式接触器通断电流。由于这种情况还要持续许多年,因此有必要改善低压空气式接触器的性能。主要手段是缩短燃弧时间和减少触头磨损,有关这些方面已经进行过许多研究。对于大容量接触器,笔者已研制出一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用小容量晶闸管和普遍接触器组成无弧接触器,并以它接成异步机星角自动切换电路,从而使电机轻载运行时节能。与常规接触器星角转换电路相比,触头无弧运行寿命长,而且可作防爆电器使用。与全部使用晶闸管的转换电路相比,维护技术水平及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种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其主要特点是改变了以往采用单台接触器对三相电路进行分、合闸控制的上作方式,使用一台单极和一台双极接触器,分别对三相主电路进行控制。在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了起动、吸持、分断全过程的优化控制,尤其实现了分断过程的零电流分断控制,使三相电路实现无弧或少弧分断。其分析效果较单台接触器智能化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各项性能指标明显改善,实现了节能、节材、无声运行。  相似文献   

8.
永磁操动机构在低压接触器中应用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介绍了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永磁操动机构的基本结构 ,包括双线圈和单线圈永磁机构。分析了其内部电路及电子控制装置。从永磁材料、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和控制单元电源等方面 ,探讨了永磁操动机构在低压接触器中应用的可能性。一个难点是欠压和失压保护 ,提出了具有上述保护功能的控制电路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6,(2)
正问三垦VM-06型变频器启动就报"LUA"故障,请问怎么办?答变频器一启动就报"LUA"故障通常是变频器内部的接触器辅助触点信号没有传送到主控板造成的。引起变频器内部接触器辅助触点信号异常有以下几种原因:(1)接触器未吸合;(2)接触器损坏或辅助触点损坏;(3)灰尘堵住辅助触点,使之不能可靠接触;(4)控制电源变压器无电压输出,导致接触器不工作。可重点检查接触器是否能正常吸合、触点有否损坏、相关电路是否正常。若发现变压器损坏,必  相似文献   

10.
在设计电力拖动控制电路中,有时考虑不周全,因继电器、接触器接点的竞争现象,使电路不能可靠地工作。几个继电器、接触器同时得电或断电,同时动作的接触点限制了原已安排的顺序动作,就出现了接点的竞争现象。例如图1所示,由两只同样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组成的电路,在开关闭合时,若有一继电器首先吸合,则限制了另一继电器使其不能吸合,实际试验中,两只继电器都争先吸合,却都不能立即吸合,出现几次、十几次的振荡竞争,而后才有一只吸合,这样的接点竞争现象,使电路不能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的设备制造厂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在直流主电路的电控系统中采用交流接触器代替直流接触器使用。这是因为就相近容量的接触器言,交流的体积比直流的小,结构比直流的简单,价格比直流的便宜,控制线路也较简单,可省去一套直流控制电源。但由于没有相应解决交流接触器在直流电路里的灭弧问题,使这种代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本文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直流主电路无载切换法,以无载切换控制电路达到既能在直流主电路里采用交、直流接触器代用以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又能使设备可靠运行。以下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陈立武 《电世界》2005,46(2):31-31
我厂现有3台锅炉引风机(电动机功率为220kW),采用CKJ5-600型交流真空接触器控制。某日发现2号锅炉引风机真空接触器的B相灭弧室严重超温,高达130℃(正常不超过30℃),故决定更换同型号的接触器。更换完毕后进行空载试车(将主电路电源开关断开,只测试控制电路能否将接触器有效分合),一切顺利;但带引风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却出现了接触器辅助触头接通后打火断开的故障。  相似文献   

13.
刘炳彰 《电世界》2001,42(9):3-5
选用切换电容器的接触器时,应当按计算出电容器电路中最大稳态电流和实际电力系统中接通电容器时可能产生的最大涌流峰值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正确和安全操作,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该文给出了接通电容器组电路的涌流峰值计算式,介绍了切换电容器的通用型交流接触器及专用接触器的选用,认为选用ABB公司提供的3个系列接触器(通用型EB,EH,UA,UB及串有限流电阻的UB-R,UB-RD系列),较为合理和经济,文中给出这三个系列的基本参数及选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高度下,对真空接触器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同引起真空灭弧室自闭力变化,使真空接触器动作特性发生变化;提出模拟不同气压下动作特性的验证试验方法,分析CKJS真空接触器的验证试验结果,得出大气压力不同,对低压真空接触器动作特性影响并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程航 《电气开关》2003,41(5):24-25
使用真空接触器,可以节能。本文从真空接触器的控制回路和直流电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真空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长期使用经验为基础,详细介绍了低压真空接触器检修和调整的一些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压真空接触器具有运行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灭弧能力强、节电效果好、运行可靠、维护量小等优点.它适用于电压为6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以及频繁操作的电动机和变压器.但在使用高压真空接触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其电路存在下列问题:(1)主触头断开后无明显可见的断开间隙,不便于检修.(2)无机械闭锁装置,误操作易引起事故.(3)断流容量较小,在大电流下真空接触器的触头易断开.(4)在开断电路时,易产生截流过电压或重燃过电压,从而损坏真空接触器.……  相似文献   

18.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中,不仅设计有停止电路,还特别设计有急停电路,以保人身或设备的安全。 众多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中,停止与急停电路的区别在于,急停电路可使电机开关直接断开,而停止电路可通过其他控制电路间接地使电机开关断开。从时间上比较,急停比停止来得快;从可靠性上比较,急停比停止更高。尽管这样,实际工作中,也出现急停信号发出后电机开关不能立即断开或不能断开的状况,在以接触器作为电机开关的场合,此种状况比较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接触器的动、静铁心在油污的作用下相互吸住或接触器的动、静触头相互熔焊等。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内外真空灭弧室技术水平分析(一)国外真空灭弧室技术水平分析真空灭弧定的研制始于英国和美国,随后发展到日本。由于日本强制推行真空开关,因而发展很快、产量很大。原西德随后研制成功了3AF系列和3AG系列的真空开关。法国和瑞士只是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大量使用真空开关。前苏联、波兰等国的真空断路器和真空接触器也很有名。目前,国外生产真空断路器的公司有60多家,其中主要的有12家,而且都有自己的真空灭弧室制造厂,它们是:Siemens公司、AEG公司、GE公司、东芝、三菱、明电舍、Wwstinghouse公司,ASEA公司、ABB公司…  相似文献   

20.
周煜源  刘向军 《电气开关》2021,59(1):39-44,78
针对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三相触头共用一个电磁系统,无法实现三相电路定相分合闸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异步组合式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策略,对其动作全过程进行控制.吸合过程采用线圈电流滞环比较控制策略,有效改善了触头弹跳,使机构动作时间更加稳定,提升了定相合闸控制的准确率;在分析了接触器长期工作下线圈电阻增大而引发的不可靠吸持问题,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