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煤窑采空区空洞火区是威胁露天矿生产安全和人员设备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而传统的灭火技术难以有效地解决采空区空洞火区立体空间高位火源快速灭火问题。针对安家岭露天矿1315干道边坡火区特点,从空洞火区快速灭火降温和防复燃角度出发,分析注浆技术、高倍阻化泡沫技术和粉煤灰改性材料快速填充技术的特点并优化技术工艺参数,将这些技术综合应用到安家岭露天矿1315空洞火区的治理之中,成功治理了火区,取得了较好的火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松散介质高温区对露天矿生产、安全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这一难题,结合松散介质高温区多孔介质高热容立体高温等特性,采用加压多点灌注两相泡沫技术对这类火区进行快速灭火降温。将该技术应用于东露天矿1260平盘松散介质高温火区的治理中,并对该技术的参数、应用工艺、火区治理流程以及封孔、分配设备进行了优化和设计。通过灭火效果考察可知,采用该技术对火区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东露天矿火区降温和爆破要求。  相似文献   

3.
猫儿沟露天矿920平盘A采区火区火势严重,沿巷道外部着火区域不断向内部蔓延,形成大范围立体火区。基于此,采用三相泡沫技术对立体火区进行快速灭火降温,形成防火隔离带,同时为防止火区复燃,利用粉煤灰改性材料对降温后的采空区进行填充隔离。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相互配合,分区域完成了猫儿沟露天矿大范围火区的快速治理工作。火区治理结果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技术对采空区立体火区进行治理,既可以对高位火源进行灭火降温,又能够对低位火源进行覆盖,并有效防止火区遗煤复燃,火区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根据钻孔温度和孔底特性将露天矿火区高温爆破钻孔分为火区上部的爆破钻孔、打穿火区的爆破钻孔、火区附近的爆破钻孔等3类,并制定了3类高温爆破钻孔的灭火降温方案。根据灭火降温方案构建了以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为主,灌浆、注水为辅的综合灭火降温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并成功的对东露天矿15万m2火区内的爆破钻孔灭火降温,保证了东露天矿的安全爆破和按时完成生产进度计划。  相似文献   

5.
针对露天矿火区上覆岩层爆破剥离前,高温爆破钻孔灭火降温的薄弱环节,以强化爆破钻孔特征为切入点,根据钻孔温度和孔底特性将露天矿火区高温爆破钻孔分为火区上部的爆破钻孔、打穿火区的爆破钻孔、火区附近的爆破钻孔等三类,并制定了三类高温爆破钻孔的灭火降温方案。根据灭火降温方案构建了以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为主,灌浆、注水为辅的综合灭火降温系统,通过与单一的注水、注浆灭火降温效果对比,综合灭火降温系统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并成功的对东露天矿15万m2火区内的爆破钻孔灭火降温,保证了东露天矿的安全爆破和按时完成生产进度计划。  相似文献   

6.
张杰 《矿业装备》2021,(1):54-55
露天矿煤炭自燃是威胁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对火区进行治理是煤矿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同舟煤业露天矿火区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剥挖法对火区进行治理.在分析剥挖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灭火方法的实施过程.结合笔者在露天矿火区治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在火区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同位素测氡法和红外探测法探测火源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在确定火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火区特征,比较常用的煤田灭火方法工艺、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地理环境、煤层特点及生产规划,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原则,提出“火区(塌陷区)剥离平整-火区(塌陷区)内灌黄泥浆、黄土分层覆盖碾压-火区边界打钻注浆隔离、局部煤层露头火剥挖-回填绿化”的综合灭火技术方案,并在准格尔煤田焦稍流域露天矿小煤窑进行了应用。该探测和灭火方法适合治理大面积露天矿小煤窑自燃火区,探测精度高,灭火成本低、效果好、安全性高,打破了露天矿长期以来单一的剥离灭火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6):169-171
建立了露天煤矿火区传热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合东露天矿火区实例,计算出其散热速率、灭火介质所需量等关键参数,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露天煤矿的火区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露天矿火区的来历、火区的危害、利用矿井水进行露天矿防灭火需要注意的事项、露天矿火区治理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安家岭露天煤矿的火区特性,提出适用于安家岭露天矿的高密度电法火区探测方法,使用该方法综合圈定了火区范围,并作出火区分布范围图。采用钻孔测温法验证了该探测方法的可行性,火区圈定结果可直接使用,为安家岭露天矿防灭火预算和火区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