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绪言我国高炉已达到年平均利用系数最高为2.64吨/米~3·日,燃料比最低为439公斤/吨铁,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效率。高炉大型化,炉顶超高压等设备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炉料性状的改善均起了很大作用。这样高效能的操作成绩是在大量使  相似文献   

2.
Ⅰ、首钢~#1高炉1979年元月份 一、原始数据 1.操作指标 产量 1738吨/日 利用系数 3.017吨/米~3昼夜 综合冶强 1.563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由于世界各国高炉向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以及采用各项新技术,使得高炉利用系数提高,焦比大幅度降低。1979年全世界2000米~3以上大高炉有124座,其中4000~5000米~3级的高炉达26座(日本占15座)。高炉大型化的生产实践表明:大型高炉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如日本高炉利用系数平均达到1.9~2.00屯/米~3·日,最高达3.08吨/米~3·日;焦比425公斤/吨铁,最低为320公斤/吨铁,燃料比为461公斤/吨铁。苏联最近以2700米~3、5000米~3的高炉与1719米~3高炉  相似文献   

4.
鞍钢2580米~3高炉(即七高炉)是在原七、八高炉的基础上建成的,并于1977年12月27日投入生产,1980年4月9日停炉中修,整个炉役历时823日8时37分,共生产2997776吨生铁。该炉役期间的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为1.438吨/米~3·日,冶炼  相似文献   

5.
光阳厂1号高炉(炉缸直径13.2米)开炉23天后,达到了8000吨/日的设计生产能力。1987年10月,在喷吹煤粉和使用两种粒级烧结料的情况下,平均利用系数达到2.27吨/米~3日。本文内容涉及达到上述生产水平的1号高炉的建设和操作经验及技术研究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建设4000~4500米~3巨型高炉的必要性,巨型高炉应以精料为基础,采用超高压、超高温的操作技术;新建巨型高炉投产后应达到三个0.4的国际水平(利用系数0.4米~3/吨·日,焦比0.4吨/吨铁,生铁含硅0.4%).提出了现代高炉的建设和生产中,应贯彻"以精料为基础,以节焦为中心,充分挖掘高炉设备潜力.尽快发挥投资效果"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日本共拥有高炉66座,其中4000米~3以上的14座,将近占高炉总容积的一半,100%在生产。1979年高炉利用系数为1.93吨/米~3·昼夜,比1978年提高了0.13。  相似文献   

8.
本文整理了君津3号高炉从规划开始到一代炉龄结束为止的13年时间里以该高炉为中心所开发的部分操作技术和生产的部分设备技术。在一代炉龄里总出铁量3212万吨,燃料比465公斤/吨铁,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06吨/米~3日,炉龄10年零8个月,我们认为这样的综合成果在炼铁技术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最近二十年高炉生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焦比已低于400公斤/吨,利用系数超过2.0吨/米~3·日,单炉日产超过万吨。但从高炉操作说,由于炉内冶炼实质未变,煤气流和炉料柱的逆流运动仍然是炉内一切反应的基础,是影响传热和传质过程的根本因素,所以国内外操作方针相同:“在保证顺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虽然如此,由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对高炉炉内反应过程的认识已有很大进展,促进了操作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是武钢炼铁厂自1958年投产以来生产最好的一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明显的进步.全厂高炉利用系数1.529吨/日·米~3,折算综合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大型高炉配备大型轴流式风机以后,生产得到进一步强化,本钢2000米~3 5号高炉在1977年10月综合冶炼强度曾达0.95吨/米~3,炉容利用系数为1.77吨/米~3,随着钢铁生产的发展,大型高炉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在大型高炉强化过程中,操作上遇到一个问题——巨型管道行程,这种管道行程的特点是来的突然,反映剧烈,处理棘手,后果严重。 5号高炉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发生了三次巨型管道行程,第一次处理24小时,炉况方恢复正常,损失生铁两千余吨,焦炭四百吨,出号外铁一千吨。第三次造成了炉缸冻结,经过艰苦的历时五天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鞍钢炼铁厂于1971年9月30日投产一座容积为2025米~3的高炉。1972年10月15日又投产一座容积由1513米~3扩大至1806米~3的高炉。两座高炉投产后,生产比较稳定。最好的时期,11号高炉1977年5月份系数曾达1.515吨/米  相似文献   

13.
廿多年来以大型化为特征的世界高炉炼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超大型高炉的兴建、装备与冶炼技术的不断改进,使高炉生铁产量成倍地增长,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改善。先进高炉的燃料比降到430公斤/吨以下,利用系数可能超过2.0吨/米~3·日。由于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国家兴建容积更大的高炉的势头已经低落。已有的现代大型高炉虽具有生  相似文献   

14.
冷铁1高炉(175米~3)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该炉自1985年12月1日点火开炉以来,共完成生铁93033.26吨,其中1986年达90238.26吨。生铁合格率99.71%,利用系数1.703吨/(米~3·天),折算综合焦比641公斤/吨。首次实现了开炉第一年就达到  相似文献   

15.
苏联切列波维茨冶金工厂有四座高炉。1,2,3,4号高炉的容积分别为1007,1033,2000和2700米~3。高炉鼓风富氧量32—34%,采用高压差强化操作,利用系数达2.7吨/米~3。近几年来,尽管高炉进行强化冶炼、原料质量下降以及使用含锌炉料,但炉身寿命还是明显地延长了(表1)。从表中可看出,1000米~3级高炉炉身寿命已达10—12年,2000—2700米~3高炉则为7—9年。  相似文献   

16.
一、节焦和增铁的关系假设 K——高炉的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铁/米~3有效容积·日; i——冶炼强度,吨焦/米~3有效容积·日(指综合冶强); k——焦比,吨焦/吨铁(指综合焦比,喷吹物以适当比例折算为焦炭)。则 K=i/k……(1) 式(1)是大家熟知的,它表明提高高炉的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有两条途径,即提高冶  相似文献   

17.
杭钢炼铁生产经调整后为二座255米~3高炉配二台24米~2烧结机(其中一台未投产)和一座8米~2竖炉。1980年高炉在无喷吹的情况下生产生铁30.14万吨,利用系数1.67,焦比564公斤,合格率99.98%,吨铁工序能  相似文献   

18.
鞍钢从1971年起先后在四座高炉上进行汽化冷却实践.由于汽化冷却是一项新技术,设计、管理和操作都没有成熟经验,相继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1976年投产的6~#高炉汽化冷却效果最差,运行仅一年另七个月,冷却设备就严重损坏,生产两年多被迫停炉中修,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高炉汽化冷却至今没有全面推广.1974年11月9日投产的2~#高炉,汽化冷却运行了近六年时间,产铁314万吨.该炉开炉后就不断强化,到中修停炉前.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还保持在2.0吨/米~3·日以上,中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外炼铁技术发展迅速。从高炉主要生产指标来看:一是利用系数(吨/米~3·日,以下单位略)提高,如日本和苏联高炉利用系数从1960年分别为1.09与1.33提高到1980年1.95和1.8;二是焦比(公斤/吨铁,以下单位略)降低,如日本、苏联、美国与西德高炉焦比1960年分别是619,723,749与826,1980年分别降至447,512,578与515。1983年国内重点企业高炉利用系数1.591,焦比535,喷煤粉50.1,综合焦比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我国现有1000~2500米~3大型高炉的技术薄弱环节及其现代化改造的方针、标准、内容和效果。高炉大修时完成以改善料柱透气性和降低燃料比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是经济有效地挖潜途径;它将促进现有高炉达到三个0.5的先进水平(利用系数0.5米~3/吨·日,燃料比0.5吨/吨铁,生铁含硅0.5%),并为新建巨型高炉进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