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渤海存在两种类型油(气)田,一类为大中型重质油油田,另一类是中小型轻质油油(气)田,两类油(气)田的石油地质特征不同.文中提出了两类油(气)田的勘探方针、油藏评价方法和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2.
稠油注蒸汽等热采开发方式面临着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等问题,而稠油冷采过程中形成的泡沫油,则使稠油油藏具有采油速度快、采收率高和生产气油比低等特点。在论述STARS模拟泡沫油机理及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稠油冷采泡沫油溶解气驱油藏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溶解气驱油藏相比,泡沫油溶解气驱油藏具有生产气油比上升缓慢、累积产油量高等特点;在油相中气泡形成频率一致的情况下,气泡破裂速度越快,生产气油比越大,产油量越低;原油粘度越高,地层渗透率越低,开发效果越好,稳产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
气顶油藏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气顶气锥进,造成油环内油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产能。以数值模拟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研究区精细地质模型研究了水平井开发气顶油藏过程中的设计方向、水平段的纵向位置和初期合理采油速度,得出了在适应海上油田实际操作前提下,要提高油环油采收率应将水平井水平段部署在油水界面之上1/3(12m)处,采油速度控制在5.6%以下较为合理的认识。油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通过水平井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单井初期产能,有效抑制气顶气窜。  相似文献   

4.
油藏数值模拟在任丘雾迷山组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旭  尹定 《石油学报》1989,10(4):53-64
本文介绍任丘油田研究、改进和应用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数值模拟的经验和效果。油藏模型改进的方面有:将三维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数学模型改为二维平面空间模型;用多边形差分网格代替传统的矩形差分网格;模型能自动进行历史拟合。应用数值模拟在任丘雾迷山组油藏开发中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单井水锥数值模拟用于研究水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采油速度和油井打开程度。全油藏数值模拟用于研究合理井网、布井方式、对比开发方案、分析油田动态及措施效果、测算可采储量等。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致的研究油层、了解地下参数的分布和油水界面的分布,优选加密井和调整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带气顶的油藏濮53块的油藏基本情况、油藏开发的动态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利用Eclipse组分模拟器对油藏开展模拟研究,对生产过程进行历史拟合,包括产油、产气和压力等主要开发指标,得到很好的拟合精度,最后得出该油藏的剩余气和油的分布规律,同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这类带气顶油藏的生产特征。  相似文献   

6.
某边水油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动态资料及动态分析为依据,紧密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结果,研究了针对该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措施。在历史拟合验证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目前的油田的水淹状况作了分析,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注水开发是抑制边水推进、提高油藏采出程度的有效开发手段,确定合理的采液速度、保持合理地层压力也是避免边水入侵、水淹、含水上升过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内容包括:数学模型、模型的求解方法及一些最新的发展概况,最后给出了认识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6,(9):80-82
D5油藏进入中含水期后,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采液、采油指数下降,油田递减加大,同时水驱油效率降低,局部剩余油富集程度仍旧较高,依靠单一的注采调控手段挖潜难度增大。结合油田动态响应,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实施分区域注采调整、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井网加密调整预测等油藏开发试验方案,对比方案结果指出,D5油藏应调整分区域注采比,在油藏北部剩余油富集区域实施对角井网加密,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ZT2油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ZT2油藏流体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油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所得到的地层物性参数,并且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提供的物性数据,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在完成了油藏地质储量拟舍以后,为了研究ZT2油藏未来的开发动态,从井数、采油气速度、边水侵入强度、注采比等多个方面对该油藏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为该油藏的生产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琦  杨友胜 《试采技术》1999,20(1):25-29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石油界新兴的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发展背景,油藏数据采集,油藏工程数值集成及其在建造和更新集民化油藏动态模型中的应用,为实现高质量的油藏动态模拟和缩小动态预测中的不确定性范围,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预测面临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一套适应中国复杂地质条件的精细储层预测的思路和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精细构造解释技术;③测井沉积微相建模技术;③测井数据校正与标准化处理技术;④储层测井响应研究技术;⑤高精度储层反演技术;⑥储层建模技术;⑦储量计算与井位部署等。整个研究过程是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迭代式研究过程。文中就油田开发阶段小层对比及测井沉积微相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可以提高小层对比精度。最后,将此法用于大港板南4—2井区油田的预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管理着文中、文东两大油田。近几年在面对新区投入不足、老油田含水高、采出程度高、井况损坏严重和稳产基础变差等诸多不利情况下,通过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加强油藏管理活动。加大油田综合调整治理力度,使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了改善。稳产基础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和提高渤海油田多个区块油气产能,结合油藏地质、岩性和储层物性参数等实际情况,发现该区块适用酸化储层改造工艺。经过对多个酸液体系的性能研究和解堵效果室内评价结果显示,多氢酸酸液体系具有缓速、深穿透、粘土溶蚀率低、水湿性、抑制沉淀等优点,可达到地层深部解堵的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氢酸解堵增产效果良好。可成功解决和提高油田产能。  相似文献   

15.
赵凹油田储层属于近物源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隐蔽,挖潜难度大,需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剩余油富集区注水井与采油井间建立有效的驱动压差,促进剩余油的合理流动。通过实施合理动态调整,促进了液流转向,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注水效率,单元开发形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6.
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砂岩油藏描述中如何将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进行有效一体化综合的问题,提出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的策略与技术路线,认为基于地质模型测井曲线约束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是确保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可靠一体化综合的首要技术。将油藏地震精细描述技术应用在某海上油田开发区块。应用的技术系列包括:斜井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子波反演与层位标定迭代技术层位标定;储层特征测井曲线重构;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随机模拟;信息融合等。对该区块两个油层组的油气藏构造、储层(岩性、物性)的空间分布及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精细研究和描述,为该区块井位部署调整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以测井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和随机模拟为核心的地震油藏描述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储层参数定量估算和含油气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7.
MRC技术在全球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C技术被国际石油专家们确立为21世纪初最具发展潜力的8项钻井新技术之一,代表了21世纪石油技术的发展的方向。MRC除具有水平井的常规优势外,其成本比单个水平井低,是从1个主井眼中钻成2个或多个分支井眼,从而钻遇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产层、增大储层钻穿几率和有效面积、提供多种泄油模式以及控制底水锥进和延缓边水推进速度,进而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发达国家MRC的技术日渐成熟,已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重要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吴畏 《特种油气藏》2011,18(2):82-84,139
采用双孔双渗模型,应用时变技术将开发动态与储层裂缝物性参数的变化结合起来,模拟裂缝性潜山油藏裂缝物性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并预测了潜山油藏在裂缝影响条件下的油水运移趋势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预测不同井网形式及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来指导油田加密调整。根据苏德尔特油田的地质特征提出了井网和注水方式调整办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上某油田注入水长期不达标的问题,在生产水水质分析与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平台具体条件,制定了紧凑型旋流溶气气浮(CDFU)+两级精细过滤,并辅以水处理药剂的小型化水质改善工艺。CDFU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摆放灵活、抗波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克服平台空间限制、来水波动大的难题;高效水处理药剂能够解决生产水中高含量H_2S导致的水质发黑问题。该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出水水质平均ρ(油)4.25mg/L,平均ρ(悬浮物)0.45mg/L,平均粒径中值1.35μm,满足A2回注水指标要求,工艺可行性得到验证。该小型化水质改善技术的试验成功对于海上油田含硫生产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上油田注海水用FL160型超重力场脱氧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FL1 60型超重力场脱氧装置主要由机座、壳体、传动部分、电动机、顶罩、转动体总成、润滑部分、机械密封组件等组成。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天然气和海水气液两相的逆流接触 ,实现气液两相的传质 ,将海水中氧气溶入天然气中 ,使海水中的氧含量降至规定的指标。两台装置在胜利油田埕岛二号平台近 2年的运转表明 ,这种超重力场脱氧装置与传统的塔器脱氧装置相比 ,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流程简单、脱氧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