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新的配电网络快速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念成  贾延海  赵渊 《电网技术》2005,29(23):68-73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通道的配电网快速保护方案。根据光复用技术的基本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光Modem,这种光Modem除了正常的通信功能外,相邻Modem间还能快速传送电平信号(小于100μs)。在该保护方案中,相邻保护单元之间互相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确定故障范围,快速动作清除故障,保护方案中配置双方向重合闸。保护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相邻保护流过故障电流时发出的10ms握手信号能有效确定故障边界,实现快速隔离故障和系统重构。保护装置或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变电站出线保护可作为后备保护。该快速保护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的检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对有通信通道的城市配电系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对馈线终端单元FTU的可靠性和实时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基于ARM7 LPC2292为核心处理单元的馈线终端FTU进行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保护、通信和"三遥"等功能于一体,可靠性高,能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的配网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络馈线自动化终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李娟 《陕西电力》2009,37(6):59-62
基于配电网系统保护原理,在IEC61850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馈线自动化终端单元.利用各终端之间的互操作性,使相邻终端之间故障信息能够自主、快速地传送,采用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实现了配电网络的快速故障隔离.馈线终端单元采用了双CPU结构硬件平台,提出了基于以太网并符合IEC61850标准的通信模型,并对其在配电自动化保护的应用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配网多电源复杂支路的单相接地故障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与行波到达时间差相结合的故障位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智能FTU设备作为边界对线路进行划分区域,检测FTU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来判断故障区间,再根据故障区间两端FTU采集到的行波波头时刻确定故障点。同时根据线路和行波传输特性,推导出一种不受波速和线路长度影响的双端行波测距杆塔定位方法,提高了行波故障测距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故障定位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特点,构建了包含物理模拟、数字模拟的多电源配电自动化终端一体化检测平台;设计了任意配电网模拟网络和故障情况下形成的动态模拟试验环境,实现了对配电终端(DTU、FTU)的蓄电池、电源模块、基本功能与性能、通信规约、故障运行以及配电终端保护逻辑功能等项目的测试。认为检测平台检测功能完善,设备配置合理,测试方法简单、实用,具有操作灵活、精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吴长江  盛俊英  陈晟  张博  吴晨飞 《江西电力》2020,44(4):47-49,52
针对配网线路频繁出现的开关同时跳闸或越级跳闸问题,研究了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FTU(Feeder Terminal Unit,馈线终端单元)的配网线路分级保护的整定方法。首先对配网线路目前存在的跳闸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FTU的功能及其应用于分级保护的可行性,并针对开关装设位置的不同提出了具体整定方法。结合某市一条10 kV配网线路,采用该方法对线路进行了分级保护整定,对比分析了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线路的停电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减小故障停电范围,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电力设备》2000,1(2):80-80
北京哈德威四方保护与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SDA-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汲取了多年的电力自动化开发经验。主要由主站系统、数据通信、配电远方终端FTU等构成,并与一次设备共同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包括配电SCADA,故障定位、隔离,无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及负荷转移等。其结构是一个分层、分布式的监控管理系统,实现配电控制中心、配电自动化主站、FTU子站及负荷节点的通信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故障可观测的实现及馈线终端单元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配电网的树形结构,确定了树形结构的存储方法及实现故障可观测的流程。建立了馈线终端单元(feeder terminal unit,FTU)优化配置模型,明确了FTU配置数目、布点位置对故障可观测的影响,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FTU优化配置方案。配电网故障可观测及合理配置FTU可降低故障定位及隔离给用户带来的停电风险,IEEE 33节点仿真算例验证了文中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配电网(SDG)的发展,将允许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DG的引入改变了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中馈线终端单元(FTU)感受到的故障电流大小及方向,因此SDG要求系统保护的故障处理应更加快速并且能够准确判别不同方向的故障潮流。提出了基于瞬时功率的保护启动元件以及故障方向判据,基于瞬时功率的故障特征量计算依据电压、电流的瞬时值,运算量小、速度快、实时性好。PSCAD/EMTDC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类快速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以TI公司TMS320LF2407为DSP核心处理器的馈线自动化远方智能终端(FTU)的设计方案,并针对FTU的硬件原理框图,对FTU的主要硬件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介绍.还介绍了FTU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FDIR)的功能和DSP程序下载与仿真测试原理,保证了基于DSP的FTU的设计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4种新的基于智能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及其基本原理:方案1引入合闸速断机制,不需要通信网络、主站和蓄电池,也不必改变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整定值,但是要限制速断保护范围,仅需要一次重合就能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方案2、方案3均利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短信业务(GPRS/SMS)实现馈线自动化,其中方案2不需要限制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范围,但是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仍需要经历一次故障电流的冲击,方案3的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不必经历故障电流冲击;方案4利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和通信网络实现农网馈线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主动配电网馈线差动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馈线上不安装电压互感器、馈线终端(FTU)通信实时性较差和时间同步能力较弱的工程应用背景,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馈线差动保护方法。利用相电流突变量启动算法,触发馈线区段边界上各FTU相互交换1个工频周波的故障电流采样数据,再通过计算各FTU故障电流的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确定是否为区段内部故障。该保护在启动算法与抗同步误差能力强的DTW算法的配合下,不需要获取电压信息,不要求FTU间准确同步,对数据通信实时性要求不高,数据运算量小,对FTU硬件配置要求低,适用于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的含多分支线路的主动配电网。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该文针对中国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情况,讨论了馈线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立在光纤快速通信基础上的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的新原理和新概念,馈线系统保护充分吸取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特点,利用馈线保护装置之间的快速通信,一次性地实现对馈线故障的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供电功能,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从集中监控模式发展为分布式保护模式,从而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贝叶斯公式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解决配电网故障信息发生畸变影响故障定位入手,提出了一种运用贝叶斯公式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并建立了利用贝叶斯公式最大显著度条件的故障定位模型。电网发生故障时,控制中心根据现场馈线终端单元采集并上报的故障特征信息通过计算比较故障时各条支路上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利用最大显著度进行故障定位,算法简单可靠实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屏蔽畸变和错误信息,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GPRS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配电网为对象,在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通信方式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开放、分布式的基于GPRS通信网络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中讨论了配电网中移动GPRS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及实现方法,对GPRS通信下配电监控终端FTU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在基于电压-时间型的馈线自动化就地保护配网模式下,利用GPRS通信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数据的传输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全线速动的配电线路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导致传统馈线速断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大大缩小,其危害性日益突出。为提高供电质量,馈线保护应当实现全线速动。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的配电线路保护的方案。首先给出了一种实用的通信网络结构组网方案,分析了通信的时延,最后重点描述了复杂故障下保护的故障定位决策。理论证明该方案在馈线故障后,故障隔离的延时可以控制在数十毫秒内,故障区段判断的准确性高,并且投资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   总被引:52,自引:10,他引:42  
总结当前国内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馈线自动化 处理过程中故障检测、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应用特点提出了5种馈线 自动化的技术实现策略,分别是带时限电压型自动分段方案、重合器方案、分层处理方案、 FTU就地处理方案和保护式方案,对它们的故障处理时间、恢复供电时间和应用条件及技术 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零序导纳法馈线接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77,自引:10,他引:67  
提出了采用测量线路零序导纳进行接地保护的新原理,讨论了直线式导纳继电器的接地保护判据。该原理克服了传统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安装不便,可靠性不高等不足。只需测量本线路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基波分量,适合在馈线保护中实现和就地终端单元(FTU)上安装,可行性高。经EMTP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保护精度,能满足高阻接地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常成  熊炜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2017,54(22):35-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主动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关键,而配电终端为其核心设备。在集中式配网自动化系统中FTU只有监测和控制功能,主站与终端间配合过于依赖通信网络,一旦通信网络异常就难以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文章结合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智能终端,在原有FTU监测、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线路保护功能,就地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文中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差动保护方案和自适应整定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验证了该终端的工作效果,对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