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轮发电机励磁方式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现状,分析比较了各种励磁方式,各类自动励磁调节器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汽轮发电机励磁方式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轮发电机励磁方式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现状,分析比较了各种励磁方式、各类自动励磁调节器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汽轮发电机励磁方式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原有发电机励磁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并着重介绍了新选TDWLT—01微机型励磁调节器控制原理、主要功能特点。该励磁系统已经在6号机上运行一年多时间;运行情况说明该励磁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便于监控调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攀钢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GLT5B励磁调节器存在的缺陷,对3号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成功地进行了换型技术改造。文中对新型微机励磁调节器TDWLT01型硬件结构、功能特点、调整试验、运行操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励磁变压器     
刘燕  陈刚 《日用电器》2003,(2):23-25
简要介绍励磁变压器的关键技术参数确定与励磁变压器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励磁变压器     
简要介绍励磁变压器的关键技术参数确定与励磁变压器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2号机励磁系统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并通过介绍新励磁系统一些常见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和一些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说明新励磁系统完全满足我厂机组需要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述了万家寨水电站1号机组微机控制的励磁系统设备情况,并对励 磁系统功能及其运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EX2100励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三重模块冗余(TMR)机制、灵活多样的人机界面,重点分析了EX2100励磁系统模型及其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EX2100的励磁系统建模和PSS参数整定。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双辽发电厂使用的Rolls-Royce公司生产的三通道全数字式自动励磁调节器,说明了其设计特点、三模冗余系统原理及主要功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该励磁系统设计新颖、技术先进、可靠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领域的加速变革,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引领能源领域布局新产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能源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已积聚包含电、水、冷、热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能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社会热点、用户需求为导向,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能源数据的价值,通过依托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挖掘能源数据潜力,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种维度,形成如电力经济指数、复工复产指数、能耗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可有效促进能源产业上下游价值共创共享,催发新的能源生态关系和治理体系,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途径,助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节能变压器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姚志松 《中国电力》2007,40(9):49-53
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而变压器损耗占其中大部分,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是节能工作的重大措施。降低变压器损耗可从降低铜损、铁损、杂损,消除"大马拉小车",提高运行性能着手,采取改进材质、改造部件结构、使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相适应等措施。介绍了超导、非晶、卷铁心、R型卷铁心、立体铁心、单相柱上、调容量、有载调压、中阻抗除尘、低压节电器、铜铁损耗比适配、采用细磁畴高导磁硅钢片、低阻低损导线等13种节能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加以对比。如措施组合,节能会更多。指出S7、S9、S11系列变压器的损耗比较适宜单班制生产,对连续负载和农村负载并不节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能源架构难以满足能源产消的需要,一场能源行业的革新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术与工业界看好的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基本特征为未来能源发展勾勒出一个丰富的愿景。然而,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方案从设计思想到工程实施无法全面满足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需求。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平等、安全、可追溯等特性,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技术。能源区块链是区块链与能源行业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保障和价值支撑。文章通过定位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交易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现今能源电力交易区块链在共识机制、交易与智能合约设计、安全机制和其他领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各项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区块链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的清洁能源占比高、电源与负荷逆向分布,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放开程度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其改革路径与经验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云南最新的电网运行与市场建设情况为背景,总结云南省的改革历程与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云南电力市场概况,以交易品种、市场主体变化为主线,梳理云南电力市场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云南交易模式及机制,分析包括激励机制、多能协同在内的云南市场化交易的创新机制设计;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云南完善中长期交易机制、推进现货市场、探索零售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力物联网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支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为此,文章对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内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城市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的区别,并指出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内涵;其次,分别提出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理架构和系统架构;最后,结合现有的“云大物移”、电力光纤入户、“四网融合”和“三表集抄”等技术,从信息化和通信化2个角度阐述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内容及其现存的不足,以期为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融合发展的优势与需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归纳了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的现有技术支撑,总结了三网融合发展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论述了三网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可行性;分析了三网融合发展形态,提出了三网融合系统架构,归纳了三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三网融合系统架构的物理层、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构建三网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三网融合分析的关键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互联网迅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大规模、大区域互连、能源源头多、分布广、范围大、互联互通的特点对现有的计量设备全寿命周期评价提出新的思路,使得能源互联网对计量设备的可靠性、质量管控业务模式、全寿命周期评价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能源互联网复杂应用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计量设备质量管控业务模式及全寿命周期评价技术。解决了目前计量设备的质量管控及评价技术主要体现在电力公司的验收、配送、运行、报废环节,但在生产企业侧的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等生命周期前端的质量控制、评价手段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直流电网具有接入灵活、控制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关注,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直流电网的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直流电网建模仿真的最新发展,总结了适用于直流电网的设备模型和仿真方法,提出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挑战。在建模技术方面,总结了AC/DC换流器模型、DC/DC换流器模型、直流开关模型、直流负载模型和直流电网的系统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在仿真技术方面,阐述了直流电网潮流算法的实施方案和挑战;总结了直流电网电磁暂态算法在精确性和效率上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高效的并行算法和多速率混合仿真的挑战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物理仿真技术和数模混合仿真在直流电网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2019年中国出台政策对各省级行政区域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超额消纳量交易作为各类消纳责任主体完成自身消纳量指标的重要补充方式,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超额消纳量交易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指出超额消纳量交易的机理。其次,系统性阐述超额消纳量交易市场体系的构成,包括消纳量的生成与分配、超额消纳量交易组织、绿证交易与超额消纳量交易的衔接、超额消纳量交易的结算与核算。然后,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领域的良好应用场景,部署基于区块链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凭证交易系统,支撑可再生能源通过参与市场交易实现充分消纳。最后,从规则制定、分配原则、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 《青海电力》2006,25(3):61-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企业建立了内联网,并采用不同方式联入互联网,使内部办公人员通过网络可迅速地获取并交流信息,提供了高效的工作方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系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