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涡桨发动机单安装面隔振安装系统的隔振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系统隔振器刚度参数优化方法来实现发动机安装系统的振动解耦以及隔振效率的提升。以某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为例,利用该方法建立六自由度安装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NSGA-Ⅱ遗传算法与安装系统动力学分析相结合,在考虑到隔振器侧向刚度和垂向刚度对设计寿命影响的同时,实现安装系统隔振效率和振动解耦的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安装系统获得了较高的隔振效率和振动解耦率,综合隔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针对外场发现的1台涡桨××发动机停车后复燃故障,对故障部位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故障树,经飞参判读复查、燃油系统分析、燃油供油调节装置分解检查,初步确定故障原因为接停车电磁活门的导线绝缘层存在裂纹。通过故障机理分析及故障实验验证,准确定位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故障进行归零。最后对外场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振动台的隔振理论及隔振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隔振系统的分析,探讨隔振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隔振系统的频率比和阻尼.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振动台隔振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支承发动机管路的金属橡胶阻尼器隔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金属橡胶阻尼器的干摩擦阻尼性能,以及不同参数对金属橡胶阻尼器的阻尼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金属橡胶阻尼器的成型密度、安装后的相对变形量、构件的制作工艺等参数对阻尼器的阻尼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研究中,针对一定的基本参数得到了一系列优化参数。实验结果为金属橡胶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管路支承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需保证汽车具有较好的隔振性能,因此,本文以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为例,研究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分析及优化设计。以该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实际参数为依据,进行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解耦分析,并通过ADAMS软件,构建悬置系统仿真模型,获取悬置系统不同方向的解耦率结果,确定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情况;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悬置系统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后的动刚度分析结果可知,优化设计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满足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7.
许军 《工程与试验》2023,(4):22-24+42
针对一种涡桨类无人机飞行试验,计算分析无人机飞行试验相关气动参数。结合无人机飞行试验参数,建立无人机发动机推力计算方法,进行无人机推力特性计算分析、升力系数计算分析、阻力系数计算分析、升阻比计算分析等,并与风洞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和方法可为无人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并可为其他无人机飞行试验气动特性参数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发动机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所设计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Matlab仿真及研究.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主动振动控制与机械被动控制相比较的方法,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制过程中自动调整、修改和完善控制参数,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发动机悬架系统应隔离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由发动机干扰力所引起的发动机振动,并阻止由冲击而激起的发动机弹跳,这意味着发动机悬架的动态刚度和阻尼是与频率和振幅有关的,改善依赖于频率和振幅特性的动态刚度与阻尼是发动机悬架系统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弹性悬架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它仅能在静偏转和隔振之间进行折衷,特别在低频域,被动的液压悬架能比弹性悬架提供更好的特性,通常半主动技术,由于其可调性而被用来进一步改善液压悬架的特性,为了隔振、低频时主动发动机悬架系统非常硬,而在高频域内被调整的非常软,主动的发动机悬架已被认为是发动机悬架的新一代,发动机悬架系统的优化是相当可取的,但发动机悬架的优化工作出现一些局限性,文中综述国内,外发动机悬架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
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评价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潜艇双层隔振系统中振级落差、插入损失和力传递率3个隔振评价指标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3个评价指标在一定条件下相差1个常值的结论,并设计了隔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评价指标的走势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值保持在一定值附近。分别改变系统的阻尼和刚度进行仿真,通过3个评价指标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3个指标与系统的阻尼、刚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动力总成双层隔振系统,建立了将试验台的机组及构架均视为柔体的双层隔振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模态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隔振器三向刚度变化对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分析了不同开槽角度及宽度对橡胶隔振器三向刚度的影响,完成了新型隔振器设计。通过振动测试实验验证了新型隔振器对系统隔振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表明:隔振器水平刚度变化对系统隔振性能影响不大,水平刚度降低主要引起系统振动速度及传递力响应在低频段的移频,对高频段基本没有影响;降低隔振器垂向刚度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系统低频段(对应机组启停工况)的振动烈度,但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中、高频段(对应机组正常运行工况)的传递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柴油机强化过程中曲轴三维振动的耦合现象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根据曲轴动力学和简谐分析理论,建立12V150柴油机曲轴振动模型,分析三维耦合现象与机理,并探究安装扭转减振器对三维耦合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强谐次3、4.5次时扭振幅值较大,弯曲振动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出现峰值,多个谐次的扭振和弯振会引起同频或倍频轴振;相邻轴颈间的三维振动存在耦合关系;安装扭转减振器对扭转振动控制作用明显,多个主要谐次的弯曲、轴向振动幅值降低,低转速时竖直弯振和轴振反而增大。主要工作转速范围和三维振动耦合作用在柴油机强化设计阶段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中电磁作动器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磁作动器的原理及特性作了分析.建立了电磁作动器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方法对电磁作动器的结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为针对不同发动机选择合适的作动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频、多点隔振问题,将跟踪滤波与带饱和抑制的LMS算法相结合,构造出基于分量控制的自适应隔振方法,将其用于多频率多通道控制,并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是在通用的LMS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饱和抑制函数,根据控制饱和程度,优化控制器权系数更新过程,避免控制器的性能恶化。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方法能够在多通道控制中很好地隔离周期振动,不仅具有良好的稳态控制效果,而且可以改善输出饱和情况下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率流法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传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双层隔振系统,划分子结构系统,建立子系统传递矩阵,采用平均振动能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功率流法合成系统传递关系,实现被动隔振过程振动传递特性研究.在上层隔振器和中间质量之间加入作动器,通过二次型目标函数最优,实现主被动隔振过程振动传递特性研究.根据双层隔振系统实际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获取多传递通道系统振动分布,并实现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研究.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主导模态、耦合和阻尼等耗散特征以及初级激扰力特征决定多振动通道振动能量的分布和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稳定频标源的晶体振荡器对振动极为敏感.从振动对晶体振荡器的影响入手,对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振动效应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推导出了晶体振荡器加速度灵敏度计算公式.为了控制环境振动对晶体振荡器的影响,提出了应用于晶体振荡器的二维隔振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时、频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能有效地隔离10 Hz-2000Hz的振动信号.这些分析结果对晶体振荡器的隔振设计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子结构法,建立了有限周期复合结构的数学模型,求出了数学模型的波动解,并推导出模型的时间平均功率流。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其时间平均功率流曲线,初步分析了该结构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动力总成的传动系统扭振问题一直是汽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某型三缸机中型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简称MPV)高挡位低转速加速时车内振动和噪声问题,基于半消声室转鼓客观测试试验,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传动系路径激励的识别方法。针对该三缸机动力总成,建立六自由度三缸机传动系扭振集总参数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传动系扭振的准确预测和传动系扭振关键参数的分析。研究发现,传动系扭振受到发动机燃烧扭矩、发动机转速、传动系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的影响显著,提出的传动系扭振前期开发策略为整车NVH性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带子系统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子系统参数设计的研究甚少。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采用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某型内燃动车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子系统各隔振参数(隔振器总刚度、阻尼、隔振器刚度比)对其隔振性能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子系统设计成双层隔振主系统的动力吸振器,能使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在发动机常规工况和停机或启动工况皆具备优良的隔振性能,并且隔振系统在子系统隔振器参数取较小的刚度,适当大的阻尼和合适的刚度比时能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机载设备环境振动故障问题,对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采用硅橡胶和工业用毛毡作为隔振材料,提出了一种在设备安装平台上下表面采取减振措施的复合隔振方案。进行了振动环境飞行实测,得到了设备安装部位的环境振动信号。基于实测信号,采用试验手段,进行了设备安装平台的复合式隔振设计方案优选,给出了有效降低机载设备振动响应的最佳隔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