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亲核试剂在可控阳离子聚合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含氮类亲核试剂三乙胺,可以有效地控制阳离子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分子质量,使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变窄,实现可控阳离子聚合。三乙胺在乙酸叔丁酯/四氯化钛和水/四氯化钛两个引发体系引发异丁烯的阳离子聚合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乙胺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体系中主要起3个作用(1)与质子络合,生成无活性的络合离子,起到质子捕获剂的作用;(2)与增长的碳正离子络合,降低碳正离子的反应活性,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增加,聚合反应的速率下降,有利于向可控聚合转化;(3)当三乙胺浓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严重的溶剂化作用,包围了碳正离子,聚合反应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2.
乙烯基醚活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活性阳离子聚合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实现乙烯基醚活性阳离子聚合的两种重要方法。即:1.通过反离子使阳碳离子稳定;2.通过在体系中添加给电子添加剂使阳碳离子稳定。提出了活性阳离子聚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实现异丁基乙烯基醚活性阳离子聚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在IBVE/Cl_2/TiCl_4的聚合体系中加入给电子添加剂1,4—二氧六环,实现了0℃以上的活性阳离子聚合。通过紫外光谱分析,研究了DOX对增长链末端的作用,提出了DOX对增长链末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Cl_2/TiCl_4/IBVE聚合反应的影响及其反应的活性,并在低于—70℃的CH_2Cl_2中,或在较高的温度下加入给电子添加剂,实现了IBVE活性阳离子聚合。  相似文献   

5.
四臂星型聚异丁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一种新型的星型引发剂,采用阳离子可控聚合方法合成大分子的聚异丁烯,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时间、聚合温度、溶剂配比等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影响规律,根据GPC的测试及谱图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4BC]=1.0 7×10 -3 mol/L ,t =30min ,T =- 80℃,V(CH2 Cl2 ) /V(C6H14 ) =3∶7,V(IB) =1mL。并对聚异丁烯的应用作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粘度指数发现对润滑油的增粘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润滑油的热氧化性能和剪切稳定性,与其他粘度指数改进剂相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以沸程为140~196℃的生产乙烯的副产物-C9 馏分为原料,通过两段聚合法即自由基聚合 法和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催化聚合法合成C9 石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聚合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 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由基聚合和阳离子催化聚合的两段聚合法,在引发剂的质量分数0.01%、催化剂的质量 分数1.50%、反应时间4.5h(自由基聚合1.5h、催化聚合3.0h)、反应温度55℃的条件下,产品收率比采用单一的自 由基引发聚合的方法及阳离子催化聚合的方法高很多,且色泽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苯甲酰氯(BC)/TiCl4为引发体系的异丁烯阳离子聚合.探讨了引发剂(BC)、共引发剂(TiCl4)、第三组分(TEA)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和GPC谱图的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在BC/TiCl4/TEA体系中,合成了PIB-PSt二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t-BuOAc/TiCl_4作引发体系,研究了吡啶(PY)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聚合体系中加入吡啶,能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当PY/jt-BuOAc=2时,得到MWD=1.2,Mn=6750的聚合物,Conv=95%。通过紫外光谱证明了在本聚合体系中生成PY→TiCl_4络合物,PY→TiCl_4络合物对PIB增长活性末端作用,并提出了络合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聚合物的性质以及紫外光谱分析证明了以TiCl_4为共引发剂的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微量水与引发剂和TiCl_4之间存在着络合竞争,并提出了抑制水对阳离子聚合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0.16%,单体配比m(AM)∶m(DAC)=1︰8,总单体浓度为20%,反应时间3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特性黏数为15.792 2dL/g,在其加入量为0.003%的条件下处理污泥,上层清液透光率达90.7%,污泥脱水率达89.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聚合物的GPC谱图分析及紫外光谱测试,证明了二苯胺(DPA)在CumCl/TICl_4和DiCumCl/TICl_4体系中,既能捕获质子,又能稳定活性中心。提出了DPA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环保型材料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聚乳酸是一类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可代替塑料,并将在工农业领域和医药领域有广泛的用途。聚乳酸的传统合成工艺有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三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已有了不少改进方法,如生物合成等。另外,对聚乳酸性能的改进也有了相当程度的研究。这些都使聚乳酸更广泛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3.
含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 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和左旋丙交酯(L-LA)合成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测试分析了所得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并以此嵌段共聚物为软段,用溶液法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扩链剂(BDO)以不同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动量热扫描分析(DSC)表征聚氨酯结构。对此聚氨酯在37 ℃的PBS缓冲溶液(pH=7.4)中进行模拟体内环境的降解测试,通过失重率来评价聚氨酯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降解速度与软硬段比例,共聚物中PEG/PLA的比例有关。并且实验表明此材料不会引起红细胞发生溶血。因此这种新型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可以根据各组分以及组分比例来调整聚合物的降解速率,此材料将在组织工程支架以及药物缓释载体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EADC/H2O/DMF引发体系对丁基橡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和二氯乙基铝(EADC)为引发体系,己烷和氯甲烷为溶剂,在-90℃的条件下,通过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考察引发剂摩尔分数、引发剂配比、第三组分(DMF)含量等对丁基橡胶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摩尔分数在0.085%、聚合40 min,在n(EADC)/n(H2O)/n(DMF)=8.28:1:0.75时,得到数均分子质量为29.54×104 g/mol,分子质量分布为1.58的丁基橡胶.  相似文献   

15.
在水介质中, 反应温度50 ℃, 以水溶性引发剂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 以氯化亚铜/ 氯化铜/ 三-(N , N-二甲氨基乙基)胺(Me6 TREN)为催化体系, 实现丙烯酰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果表明, 聚合转化率达到86 %;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增大而增大, 且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较低(1 .10 左右)。最后由链增长实验证明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16.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进行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历程和乳液粒子模型,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氢氧化钾、蒸馏水所组成的体系的阳离子乳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催化剂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聚合物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MoO_2Br_2-Al(i-Bu)_2OPhCH_3(-m)催化体系中添加第三组分-烯丙基卤(A11yl-X),对丁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MoO_2Br_2的乙酸乙酯溶液在340nm和780nm处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其中780nm处归属为Mo(V)的自旋允许d-d跃迁吸收峰.烯丙基卤能与Mo形成π络合物,随Al/Mo增加,其电荷迁移峰由340nm移向380nm,且烯丙基卤和丁二烯可分别与Mo(Ⅲ)形成的π络合物,其特征吸收峰均在380nm处.同时表明,Al(i-Bu)_2OPhCH_3(-m)易与烯丙基溴反应,可使烯丙基溴-Mo(Ⅲ)络合物解络合.  相似文献   

18.
PDMMC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MC)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采有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pH值,对聚合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高分子抗静电剂在丙纶地毯短纤维上应用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评价。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进口TMC体系用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聚合活性及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以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剂效率(CE)随着单体浓度加大,聚合温度上升和聚合时间延长而提高。当采用溶剂→单体→Al→Ti为加料顺序,以甲苯为溶剂,在Al/Ti=50(mol/mol),Tp=60℃时的最大催化剂效率可达4000~5000gTPI/gTi。初步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聚合表观活化能为33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