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季铵内盐型杀生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制备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亚硫酸乙撑酯和亚硫酸甲基乙撑酯为原料,合成了十二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1-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两个新型季胺内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评定了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制备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撑亚硫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和结构鉴定,经证明得到了纯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制备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甲基乙撑亚硫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1-甲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结构鉴定,经证明得到了纯品。  相似文献   

4.
褚兵  马家骧 《化学世界》1996,37(3):142-144
本文以制备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甲基乙撑亚硫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1-甲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检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结构鉴定,经证明得到了纯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生物摇床法、静态阻垢法和旋转挂片失重法对十六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的生物降解性及与阻垢缓蚀剂的协同阻垢、缓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与常用阻垢缓蚀剂复配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十六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采用耗氧量法、悬液定量杀菌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分别对十六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的生物降解性能和杀菌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在28d的降解率可达85%,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其对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异氧茵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8、12、40mg·L-1.  相似文献   

7.
95-045十二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同系列季铵盐类缓蚀剂的性能在5%盐酸中,使用两种电化学法,即极化曲线和线性极化法及失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对低...  相似文献   

8.
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合成纤维的静电问题,研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和马来酸二乙酯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种抗静电剂。应用于已脱油的腈纶纤维和丙纶纤维,抗静电效果良好。对3种抗静电剂在不同浓度时的抗静电效果进行了比较,选取了适宜的低浓度范围0.5% ̄1%。进行了耐水洗试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失重法和极化曲线、线性极化两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2-羟基)乙基氯化铵(122)、十四烷基二甲基(2-羟基)乙基氯化铵(142)和十六烷基二甲基(2-羟基)乙基氯化铵(162)对20#碳钢在5%盐酸中的缓蚀作用。并与新洁尔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在酸性介质中具有很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冯薇  傅德才 《染料工业》1995,32(3):42-45
合成了腈纶匀染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并分别与匀染剂1227复配,均有良好的匀染效果,且复配物消除了1227染色后期易集中上市的弊端,匀染效果明显优于1227。  相似文献   

11.
石强  张翠娥  刘敏  邱少君  余李敏  刘洁  肖志强 《应用化工》2011,40(4):645-647,651
采用分步法制备了2-甲基间苯二酚,反应分4步进行,间苯二酚与叔丁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得到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4);(4)、甲醛、二甲胺发生Mannich反应,制得2-二甲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3);(3)在Pd/C催化下氢解,得到2-甲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2);(2)在AlCl3作用下,脱去叔丁基,得到目的产物2-甲基间苯二酚(1)。对各步骤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1)的总收率62.3%,纯度99.8%。对反应中间体及目的产物进行了IR或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用T621A石墨炭源合成出高强度金刚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雪莲 《炭素》2003,(2):28-31
介绍了合成高强度(22.5kg~25.8kg)粗颗粒(40/50~25/30)单晶金刚石所需的炭源材料,触媒合金种类、装填方式、合成参数与合成效果。讨论了原料、合成工艺条件对生长高强度粗颗粒的优质金刚石的影响及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前端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校彬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化工学报》2007,58(6):1581-1586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220)、丙烯酸-2-羟丙酯(HPA)制得端烯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然后通过前端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对前端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影响。FTIR显示前端聚合产物与间歇聚合产物有相似的红外吸收;TGA分析表明;前端聚合产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苯甲醛、丙酸和吡咯为原料合成四苯摹卟啉(TPP),以TPP为原料,合成四苯基锌卟啉,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3种表征手段,证实了TPP和四苯基锌卟啉的合成.用天然含氮高分子壳聚糖同载锌卟啉,以期提高锌卟啉的稳定性及催化能力,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证实了壳聚糖固载的锌卟啉的合成.其合成为进一步探讨金属卟啉及壳聚精固载的会属卟啉的仿生催化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O-甲基异脲硫酸盐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二步反应合成O-甲基异脲硫酸盐。(1)尿素和硫酸二甲酯经缩合(甲基化反应)、酸解、水解反应得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收率43%;(2)O-甲基异脲硫酸氢盐和氢氧化钠在甲醇溶液中反应制得游离O-甲基异脲,游离O-甲基异脲和氢盐中和制得O-甲基异脲硫酸盐,收率78%。  相似文献   

16.
来兰梅  赵文献  刘瑛  刘保霞 《应用化工》2010,39(2):167-170,174
首次合成了侧链带有手性基团的聚半胱氨酸-b-聚环氧丙烷-b-聚半胱氨酸嵌段共聚物。首先炔丙基溴和L-半胱氨酸反应,合成了S-炔丙基-L-半胱氨酸,产物与三光气反应,合成S-炔丙基-N-羧基-L-半胱氨酸-环内酸酐(NCA);然后用大分子引发剂双端氨基聚环氧丙烷引发S-炔丙基-N-羧基-L-半胱氨酸-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制得了聚环氧丙烷-聚(S-炔丙基-L-半胱氨酸)嵌段共聚物;最后由N3-L-亮氨酸与共聚物侧链上的炔键发生Click反应,制得了侧链连有手性基团的嵌段共聚物。用1H NMR、IR、GPC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嵌段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李再峰  罗富英 《化学世界》2001,42(4):194-195
首先以间二氯苯、氯乙酰氯、咪唑为原料合成E-2'-(1-咪唑基)-2,4-二氯乙酮肟(I)和以氯苯或溴苯合成对氯(对溴)-α氯乙苯(ⅡA和ⅡB),1分别与ⅡA和ⅡB反应,生成E-2'-(1-咪唑基)-o-(α-甲基对卤苄基)-2,4-二氯苯乙酮肟硝酸盐二个新化合物,产率为60.0%和56.0%,二者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藤茶黄酮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法绿色制备纳米氧化锌(Nano ZnO)粉末,并利用FTIR、XRD、SEM和EDS对所得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形貌观察;使用布兰德-威廉姆斯法、透明抑菌圈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考察了绿色合成Nano ZnO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以藤茶黄酮为生物模板制备的Nano ZnO粒子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结晶度良好,晶粒平均尺寸约为32.7nm;该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2.5g/L的Nano ZnO溶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为98.24%;藤茶黄酮绿色合成Nano ZnO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于传统化学合成的Nano ZnO。绿色合成Nano ZnO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0 g/L,而化学合成Nano ZnO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0 g/L。  相似文献   

19.
马威  姜雪  唐炳涛  张淑芬 《精细化工》2011,28(10):999-1003,1013
合成了一类以2-羟基二苯甲酮为紫外线吸收功能基,以聚乙烯胺(PVAm)为接枝骨架的新型水溶性大分子紫外线吸收剂PVAm-g-BP-4。PVAm-g-BP-4的合成分两步,首先,将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BP-4)结构中的磺酸基转变为磺酰氯,合成了反应中间体2-羟基-4-甲氧基-5-氯磺酰基二苯甲酮(CBP-4),采用二氯亚砜为反应溶剂和氯代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产率达94.5%;然后,将CBP-4接枝到聚乙烯胺(PVAm)骨架上,合成了PVAm-g-BP-4。目标产物经过TLC、IR、UV分析证明,CBP-4已接枝到PVAm上。通过实验优化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体积比等反应条件。在棉织物上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PVAm-BP-4可赋予棉织物良好的紫外线防护功能,而且耐洗牢度优异。  相似文献   

20.
孙同兵  王朝晖  赵欣  张胜  陈宇 《塑料助剂》2011,(1):23-28,46
以磷酸和三聚氰胺(ME)为原料,水为溶剂,合成出了高纯度的三聚氰胺磷酸盐(MP),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MP经热聚合得到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对MPP进行了氮含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表明,添加适量份数三聚氰胺与纯MP一起煅烧制得的MPP1热稳定性优于MPP;通过氧指数测试、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法考察了MPP和MPP1对聚乙烯(PE)阻燃性能的影响,发现分别添加20%MPP和MPP1的阻燃PE的极限氧指数(LOI)分别由纯PE的17.6提升到21.56和22.19,600℃时的残炭率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