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丹丹  姚博 《山西建筑》2011,37(27):27-29
对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体系的效率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确立了换乘枢纽评价体系、明确各评价指标,提出了完整的评价方法,并依据此方法对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效率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站城融合发展理念对枢纽的交通运行、空间组织、功能复合均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站城融合枢纽的规划建设及既有枢纽的改造,对站城融合背景下智慧枢纽的换乘引导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旅客可接受换乘距离、换乘引导瓶颈与可靠性、换乘引导信息三方面分析了换乘引导需求,并从道路交通管理、枢纽客流管理、换乘衔接、停车管理、出行服务五个方面对未来第四代新型智慧枢纽交通换乘引导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高铁枢纽站房及交通广场布局型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由于轨道交通与高铁枢纽之间的强换乘关系对高铁枢纽立体化布局的影响,提出机动性交通工具三种立体化分层模式。界定了换乘空间和换乘界面的概念,设计了基于换乘空间的枢纽换乘设施的布局流程,并给出了高铁枢纽换乘设施的平面和立体化典型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杭州南站交通枢纽国铁站房和市政广场的两个流线换乘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铁车站和市政广场枢纽的衔接换乘方式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鲍宁 《城市建筑》2014,(26):201-202
本文对杭州南站交通枢纽国铁站房和市政广场的两个流线换乘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铁车站和市政广场枢纽的衔接换乘方式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汇是上海市最早启动建设的城市副中心,是重要的市级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一个三条市域线交汇的大型换乘枢纽。文章介绍了徐家汇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实施方案,其中9号线车站利用既有地下室改建而成,11号线车站设于拟建改造地块中,两条新建轨道交通线车站都避开了主要交通道路,很好地解决了车站实施对地区交通、商业和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方案决策中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社会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技术的突破。同时,结合轨道交通换乘枢纽,提出了一体化地下空间和地下道路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的客流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型换乘枢纽为背景,以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的特点、客流特征为基础,重点论述了大型换乘枢纽客运组织工作中的运营计划协调、设施设备合理布局、客流引导等问题,并结合世纪大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快速、有效、安全、合理地疏散与引导大型换乘枢纽的客流,除了要合理设计与建设外,还应在枢纽建设好后有效地利用既有的设施设备,合理有效地对客流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与地铁一号线在体育西路站形成换乘节点,是复杂多线换乘枢纽。通过对该换乘节点客流分析研究,叙述了平面换乘方式采用“+”字型换乘方式的特点;对竖向换乘方式的四个设计方案,从换乘功能、可实施性、结构型式和投资进行比较,介绍重叠双岛式结构为推荐方案,平面双岛式结构为比较方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4)
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概念和种类,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旅客集散特点与旅客行为特性,换乘枢纽内客流特性反映的是客流整体表现出来的特性,而旅客行为特性更多的是从个体角度研究旅客的出行心理和出行习惯。把旅客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其来源与去向分为上车旅客与下车旅客,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旅客集散仿真的基本流程,结合大连轻轨开发区换乘枢纽站,研究建立基于Simio的换乘枢纽旅客集散仿真系统的方法,并提出了进行固定设施仿真、活动实体仿真和路径仿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绿色换乘”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绿色换乘理念为指导,采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枢纽三个层面探讨了的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构成要素、建构原则和目标.最后从四方面提出了实现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一体化接驳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4,(6)
文章把山地换乘枢纽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山地换乘枢纽车行交通构成的系统性和特殊性。运用交通建筑和山地建筑的功能和交通组织的研究方法,对换乘枢纽交通组织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建筑道路交通中车行流线的组织原则,最后总结交通组织要点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一个3条市域线交汇的大型换乘枢纽。它位于上海重要的繁华商业、商务地区,对设计要求高,设计难度大。介绍了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环港汇"方案的规划背景、设计难点、设计总体方案。着重介绍了车站站位、车站建筑设计、竖向设计、换乘组织和地下空间的衔接。该枢纽设计方案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理念的突破,对类似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汽车站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设计,主要是以交通换乘为主导因素,利用一系列的综合开发手段,来促进城市的聚集效应,带动城市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交通换乘枢纽的研究概念及内容,对影响交通换乘枢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交通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换乘空间要求共享、连续和通透,对换乘空间划分防火分区存在困难,文章提出了用防火分隔带划分防火分区并就防火分隔带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琦  牛艳丽 《福建建筑》2012,(11):19-21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乘客换乘行为,分析了国内外换乘实施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以及交通换乘的含义,总结归纳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的特性以及换乘影响因素,以期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R1、R3、R4在徐家汇广场形成大型换乘枢纽 ,通过对节点区域R3、R4的线路走向的研究 ,提出了R3、R4线与规划一致或局部调整规划的两类线路走向 ,推荐的R3、R4线路畅通 ,可与R1形成理想的枢纽站方案。提出了节点换乘、平行换乘及通道换乘三类总体方案。同时还对交叉口区域的车站结构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广场无开挖施工方案 ,利用既有R1 及两侧地下商场结构作为天然盖板的盖挖法施工 ,可保证施工期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保持交叉口及周边道路的机动车道数不变 ,人行道宽度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虹梅路综合换乘枢纽是上海"十一五"期间率先实施的60个综合交通枢纽中的第1个落实并实施完成的枢纽;与轨道交通在同一块用地上下叠合一体化并用,最大限度地集约土地;虹梅路综合换乘枢纽与轨道交通车站直接连通,以人为本实行零换乘;该换乘枢纽位于中环线快速干道旁,快进快出也是其一大特点.通过对该换乘枢纽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及由于一体化带来的施工难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上海市今后陆续实施的145个综合换乘客运枢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京市东直门交通枢纽设计,全面研究了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设计策略,归纳提出了以换乘厅为中心的放射型客流流线组织方式,确立了合理高效的换乘空间组织模式,构建了完善、便捷的换乘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通讯管理技术更新以及火车的提速,铁路在高速、安全、舒适度等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使得铁路在长途运输中成为了人们的首选.随着时间的发展,机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客运等逐步开始向站点一体化发展,促使了多功能的综合性换乘站的初步成型,这一类换乘站本身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提供了相互之间换乘的需求,形成了城市交通换乘枢纽,而交通换乘枢纽有效地连接了换乘中心内部以及室外地面广场、地下步行空间等,集交通换乘、购物、餐饮、休闲等空间于一体,进而形成了交通换乘与多种形式的商业相结合的交通换乘枢纽,由于换乘枢纽的功能特殊性和地域特殊性,其产生的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渐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以换乘枢纽为中心的小规模商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亮  王炜  邓卫  梁睿中 《规划师》2004,20(10):53-55
目前,我国城市换乘枢纽建设的问题有停车泊位不足、公交站点设置混乱及用地分配不合理等。城市内外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应实现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无缝连接,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的关键是减少换乘步行距离、减少地面交通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