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咸建 《现代家电》2007,(17):48-49
近年来.家电连锁零售业的竞争,表面上是连锁企业网络扩张门店布局的比拼,本质上却是营销管理水平的竞争。因为,低效扩张对于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仅仅会带来数量上的增长,但是却会使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低效门店的关、停、并、转,成为家电连锁零售业常见的现象。如果说三年前家电连锁零售业比拼的是迅猛扩张、大胆布点的勇气和实力的话,那么未来三年内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将比拼门店优化、大胆关店的勇气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翁武岳 《现代家电》2011,(34):17-19,2
在全国连锁布局二三级市场进度相对缓慢的情况下,区域连锁依靠其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和网络优势.覆盖的地域市场虽小,但投入集中,实现了更深入的渗透。东南电器立足福建福清长乐,做深做透,向纵深发展。我们认为,区域家电经销商发展的关键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如何做强?最主要的是将战略定位清晰。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家电连锁巨头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以来,在上海、北京、济南、沈阳等几乎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连锁巨头们都不同程度也瓜分了当地家电零售市场,一度给各地区域家电零售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后,我们发现有众多的区域家电连锁零售商胜出,不仅站住了脚跟,还在锤炼中更加成熟了,并逐渐取得区域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那么,他们是如何展开与全国连锁的竞争的?竞争胜出的要素有哪些?本刊将在2008年零售商学院版块中推出的区域强龙栏目,介绍区域连锁零售商的先进经验及成功作法。  相似文献   

4.
秦继伟 《现代家电》2006,(19):36-37
家电渠道商是不是仅凭店面数量上的大规模扩张就能“通吃”所有竞争对手?在门店数量激增,单店效益直线下滑,厂家反映强烈的情况下,家电连锁意识到,单店效益提升,是提高自身竞争力,重塑厂家关系的法宝。近日,苏宁电器在南京的山西路店、新街口店两大旗舰店在布局、产品、服务和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改造,相信这是国内家电连锁全面升级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家电制造商在一线城市通过办事处直接与连锁企业进行合作.小家电企业基本还是沿用代理制度。现在的连锁零售企业越来越习惯于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要求小家电经销商共同参与。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合理的促销活动可以帮助经销商提高销量和知名度,但是同样我们也必须考虑成本问题,只要跟进连锁企业的促销活动就会牵涉到成本问题。另外,当促销活动越来越多地时候,没有新意.流于形式的促销活动不仅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也会影响与连锁零售企业的客情关系。因此,我认为小家电的促销活动一定要做到“活灵活现”.要用良好的氛围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不能单纯依靠价格或者买赠促销.这会给经销商带来非常大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传统的区域家电连锁企业来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要面对全国连锁的挤压,还要迎接电子商务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很多区域家电连锁企业都觉得无力应对,为找不到可以提升毛利空间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而苦恼。  相似文献   

7.
赵志伟 《现代家电》2012,(19):47-48,8
近年来,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消费体验,国内的家电卖场都在积极酝酿升级。无论是苏宁、国美这样的全国连锁卖场,还是地方家电连锁企业,都在积极调整展厅布局,从商场的环境,到出样的产品,乃至店面的服务等软硬件都进行着全面的升级。以体验店、精品店。旗舰店、生活馆等形式出现的卖场比比皆是。可以说,今天的卖场正处于一个升级时代,简单的货架式产品陈列正被摒弃,通过卖场升级来实现与顾客的“价值性互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萧桐 《现代家电》2004,(13):38-39
商场品牌众多.同样都挂在终端上.但对于家电连锁企业而言。暗地里却有着不同的操作思路和运作方法。本文作者曾在国内某一著名的家电连锁企业任职.他向我们介绍了这家连锁企业操作品牌的一些具体思路。在这里展示出来,供业内人士品评。  相似文献   

9.
孙文朋 《现代家电》2007,(17):24-25
价格是超市渠道的敏感话题.消费者就是冲着低价来超市购物的.而且超市之间的竞争焦点也是价格,因而供应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行价格战。成熟的家电品牌近几年都有超市专供机型,同时也有苏宁专供机型、国美专供机型。但从利润要求来讲,所有的机型都可以去超市销售,但超市专供的机型却不能供家电连锁专营店销售.根本原因来自利润的不同追求。超市专供机型利润点很低,不足以达到家电连锁专营店的利润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家电连锁发展很快,但管理未必能跟得上门店发展的速度。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连锁管理者的重视,即促销员不足和技术性缺货。促销品在连锁店销售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连锁企业的促销品分配主要倾斜于核心店面,周边社区门店所能够分配到的促销品往往是“朝不保夕”。同样,厂方促销品也是“救急不救穷”,也经常”杀贫济富”,把优势促销资源向强势店面倾斜。  相似文献   

11.
牟宗昆 《现代家电》2009,(19):32-33
2005年元旦,国美电器进入柳州前夕,当地几家原本经营家电的商家经过重组成立了柳州尚龙电器。同年五一,国美电器柳州店开业,由此拉开了柳州尚龙电器与国美正面竞争的帷幕。尚龙电器在柳州的面市,与国美的进入几乎是同步的。因此,消费者面前同时出现了两个陌生的新面孔,观望的情绪非常浓厚。他们想看看全国连锁的气势有多大,本地的品牌又能走多远。而此时的尚龙电器因为在区域内没有知名度,没有固定的消费群,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尚龙电器如何与全国家电连锁展开竞争?记者专访了总经理牟宗昆。  相似文献   

12.
在门店管理上.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区域家电连锁,最主要的是要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区域消费特征量身定做。家电连锁中的各个门店,只有不断复制公司的优秀流程,才能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上海早春,连锁家电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普陀区曹杨地带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区域,便有永乐曹杨店、国美曹杨店、苏宁曹杨店、永乐光新店、灿坤师大店等五家大型专业家电卖场.加上乐购光新店、家乐福武宁店等兼做家电的大型超市,竞争可谓十分惨烈。同样的情况在上海的各个区域基本相似,上海郊区中较发达的松江,国美、苏宁、永乐均有分店,而且永乐还准备在四月份开出两家门店。家电连锁企业疯狂追加开店的数量反映了它们希望获取更大市场销售份额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4.
裴亮 《现代家电》2005,(20):15-16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50个城市消费者的调查研究中表明,2004年消费者对家电专业连锁渠道的认同持续上升,近70%的消费者表示将会选择家电专业连锁渠道,而2000年时,这一选择比重还低于20%,这表明中国家电连锁业在一级市场形成了绝对的垄断优势。国美在整个中国零售企业中排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到三年的市场发展,我国一级城市的零售业态已经比较成熟.竞争已经比较充分,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一级城市也基本站住了脚。从2004年起,国内各大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开店的重点是开拓二三级城市,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各连锁巨头在开店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比较宏大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王义之 《现代家电》2005,(14):10-11
目前家电连锁企业的单店销售状况差别甚大。作为家电生产企业,一方面要保证自己在某个城市有足够的陈列终端.另一方面又得对家电连锁的开店计划进行配合和支持,这一来一往中无形会因为某个单店的质量不佳而浪费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更为合理的配置资源?就笔者看来.作为各品牌的零售终端管理人员.如果想将有限的资源能用在刀刃上.那么对管辖区域内各个门店的情况应该先有一个详细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这些年与全国家电连锁的竞,争.大批地方区域家电专业零售商(以下简称区域零售商)在竞争中能力与实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他们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状态越来越好。到目前,可以说在全国各个区域都有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经营管理特色的代表性企业。  相似文献   

18.
邱麦平 《现代家电》2009,(17):73-73
在家电行业.提到品牌近年大力推进建设专卖店的原因.很多人想到的理由可能都是关于抗衡家电连锁,取得渠道话语权等。不可否认,这是一些品牌建设专卖店的初衷。但是对一些专业烟灶品牌来说.大力建设专卖店.还是主要依据企业.市场的情况而实施的丰富“通路”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9.
吴咸建 《现代家电》2013,(15):28-29,8
地处县乡的家电卖场,很多都是单体店。在连锁卖场不断下沉,线上销售占比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县乡单体店的生存无疑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未来,单纯依靠产品的销售获得的利润会越来越少,县镇家电卖场如何与家电连锁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服务,也唯有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国强 《现代家电》2011,(23):16-17
杭州是连锁业非常发达的城市.除了全国性连锁紧密布局外.本地家电卖场也是实力非凡。但考虑到租金、客流量等因素.很多企业纷纷谋求发展专卖店.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的建设,作为渠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