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通过对大庆油田南部杏1—3区三次加密试验区地质及剩余油的综合分析解剖,研究了各类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检查井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研究了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的动用状况、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动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类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指出了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挖潜的方向。研究认为,外前缘Ⅱ类、外前缘Ⅲ类及外前缘Ⅳ类储层剩余油相对富集,它们是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 ,系统研究了形成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提出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识别、分类及评价方法 ,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引用活度函数及层内差异等 6种数学方法在单井中识别流动单元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等 5种方法在剖面上识别流动单元。提出了流动单元定量分类评价方法 ,把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层划分为 3种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 ,它们各自具有相应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得到确定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 ,建立起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判别标准。把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研究紧密结合 ,研究剩余油在不同流动单元以及同一流动单元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揭示了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内在联系。预测了孤东油田馆上段储集层参数空间变化及剩余油的分布 ,指出不同流动单元的开采潜力 ,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参 5(窦之林摘 ) 相似文献
3.
河流相储集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河流相储怪是陆相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剩余油挖潜领域。该文总结了河流相储层中剩余油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洗区分散相剩余油,河道砂上部低渗透弱水洗剩余油层、溢岸或边缘相薄层低渗剩余油、工程污染所致剩余油层、等六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流动单元的井间预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北区沙三中油藏为例,应用流动单元方法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流动单元划分中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粒度均值、泥质含量及流动层指数5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C3类流动单元,优选出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了井间预测.研究表明,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储层中、上部的B、C类流动单元区;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相对差的B、C类流动单元区及以A、B类流动单元为主的断层附近的无井控制区域.用此方法预测的剩余油富集区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应用效果分析表明,用流动单元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水驱油动力学原理,把生产测井资料和流管法结合起来,利用生产测井提供的油层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资料,确定油藏内平面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可为油藏的开发调整和三次采油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测井资料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7.
以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2^4小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和非均质性及水淹等特征,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特点,建立了本区的流动单元模式,探讨了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Ⅰ型流动单元储集性能最好,但分布范围小,剩余油少;Ⅱ、Ⅲ型流动单元为最佳储层和产层,注水效果好,剩余油富集;Ⅳ型流动单元储集性能最差,或是干层,易形成剩余油,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难开发,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形成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预测剩余油分布,从而对油藏油水井部署及注采井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八道湾组湿地扇相砾岩储层岩性粗和非均质强等特点,综合各种地质、测井、化验分析及开发动态资料,优选出影响流体渗流的6项特征参数,将砾岩储层划分为E,G,M,P等4种流动单元类型.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流动单元与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图叠合分析,总结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特点.E类流动单元储集渗流能力最好,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注入水易形成高渗通道,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G类流动单元储集渗流能力次之,分布面积大,为中等-弱水淹,剩余油相对富集,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史彦尧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11,(Z1):7-14
针对大芦湖油田樊107块沙三中储层砂体分布规律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借助岩心、测井资料,以地质研究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结果符合实际开发规律,同时明确了剩余油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流相储层是陆相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剩余油挖潜领域。该文总结了河流相储层中剩余油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洗区分散相剩余油、河道砂上部低渗透弱水洗剩余油层、溢岸或边缘相薄层低渗剩余油、工程污染所致剩余油层、井间微圈闭剩余油、已开发断块外延断棱区剩余油等六种主要类型;分析了地层因素、构造因素、原油物性因素、开发工程因素以及油藏管理水平对剩余油形成的影响;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在纵向、平面及空间的分布规律,探讨了老油区剩余油挖潜和新油区剩余油抑制的措施和基本策略,对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研究和油藏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流动单元的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让纳若尔裂缝孔隙性碳酸盐岩油田Г北油藏储集层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孔隙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和不同孔隙组合的孔渗关系,将储集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和裂缝型4种类型,并实现了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孔洞缝复合型和裂缝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小,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动用的难易程度,优选了影响储集层动用程度的关键参数,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总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比;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和基质渗透率。综合考虑基质和裂缝建立双重介质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以关键参数作为聚类变量,利用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技术,将4种储集层类型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建立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表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研究结果,Г北油藏2013年投产8口井,初期日产油为周围老井的2.3倍。图12表5参10 相似文献
12.
储集层孔喉网络场演化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第8砂组第3小层的三角洲储集层为例,研究了长期受到开发流体浸泡、驱动的储集层的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规律及其与微观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喉网络演化是由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是动态的、持续发生的,孔喉网络场总的演化规律是: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孔喉连通程度提高,喉道分选性变好;粘土矿物减少,各类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岩石颗粒的润湿性向亲水转化.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了剩余油分布,并建立了特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微观剩余油的4种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河道砂储集层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孤岛油田馆陶组河道砂储集层的研究表明,经长期注水开发,储层宏观、微观参数一般都随着油藏开发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不同类型的参数有各自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孔隙度变化幅度较小,渗透率变化较大。从总体上来看,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后相对变化较快。利用孤岛油田大量的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孤岛油田河道砂储集层宏观、微观参数动态模型,研究了孤岛油田河道砂储层剩余油控制因素,建立了孤岛油田河道砂储层油藏不同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为孤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挖潜提供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建立了长期注水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储层微观剩余油的三类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控制了不同含水期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油藏参数的演化,储层宏观物性参数及微观孔喉网络演化有利于驱油.油藏仿真模型是揭示长期注水开发油藏储层三维空间演化规律、预测和评价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时变油藏地质模型下剩余油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长期注水冲刷会引起储集层物性和流体物性的变化。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开发单元储集层物性和原油物性随不同开发阶段变化的时变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开发阶段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场、原油黏度和密度随不同开发阶段的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和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均较大,尤其是原油物性变化的影响更为严重。通过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得到目前7^4-8^1单元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水淹状况,设计了该单元开发调整方案,成功地指导了油藏开发调整。表9参13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1油藏东部、北部被边水圈闭,西部、南部为岩性尖灭,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沉积主体主要为来自东北部无缘的末端扇沉积,含油砂体主体以末端扇的分流河道砂体和近水道漫溢砂体沉积为主。油藏内部构造复杂,含油区域多受断层封闭,但为一套油水系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油藏内部油、水分布变得异常复杂,控制和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较多,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测井、沉积相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指出了油藏调整挖潜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处在构造边部、低部位的商5-5井,在改注水井排液中发现不含水的高产这种非常规现象,由此引起对地质因素的分析。浅湖相沉积的主体是滩砂微相,它可细分为“滩脊”和“滩侧”,其中“滩脊”砂体的泥质含量低,孔隙度、渗透率都较高,而“滩侧”则泥质含量高,物性差。在从“滩脊”砂体向“滩侧”过渡时,极易形成类似于砂体尖灭的岩性封堵,造成剩余油富集,而“滩脊”不一定就在构造的高部位。陆相沉积的砂体非均质性很强,孔隙度和渗透率在横向上的变化很大,高部位的油层水淹,低部位的油层不一定就高含水,这是因为砂体横向上的非均质性,使同一时间单元沉积的砂体很可能不连通。基于这些分析,地质工作者不妨运用沉积微相的原理在构造的低部位或边部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商5-5井的现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态和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提出目前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潜山顶面几何形态、潜山内幕隔层分布和潜山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对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行了精细描述,总结出了受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剩余油的分布类型,提出了潜山油藏剩余油潜力的分布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受岩性作用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岩性作用影响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层、岩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较复杂。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是定量研究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以高尚堡深层油藏为例。依据油藏精细描述成果,建立了符合油藏地质特点的三维地质模型,指出了此类油藏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关键点及难点。通过对高尚堡深层油藏的动态历史拟舍,明确了此类油藏的可调参数及参数的可调范围。找出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平面及纵向分布特点、剩余油类型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剩余油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开发此类油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