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交互设计中场景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产品交互设计中场景理论的分类与应用。方法通过阐述客观场景、目标场景、实际场景的含义及其应用,强调场景在交互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意义。结论提出了"动态思维——场景设计是一个循环设计流程"、"主次思维——抓主要场景,统筹次要场景"以及"拆解思维——复杂的大场景由众多小场景组成",3种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2.
毕强  赵锋  陈金亮 《包装工程》2018,39(8):80-83
目的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一般流程,并探究情绪调节理论与用户场景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新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方法。方法详细阐述交互设计场景理论中客观场景、设计场景和测试场景的概念和使用方法,通过构建各阶段用户场景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入情绪这一重要元素,洞悉用户的情感需求,并以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为设计准则,在产品中为用户设计不同的情绪调节触发条件,使用户的情绪处于中等唤醒水平,以保证用户与产品交互的流畅性。结论以Carroll的场景理论为基础,丰富了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流程,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用户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框架,为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Design by re-representation: a model of visual reasoning in desig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vka Oxman 《Design Studies》1997,18(4):329-347
  相似文献   

4.
Ken Friedman   《Design Studies》2003,24(6):507-522
Design involves solving problems, creating something new, or transforming less desirable situations to preferred situations. To do this, designers must know how things work and why. Understanding how things work and why requires us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eory. The article outlines a framework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in design. This framework will clarify the meaning of theory and theorizing. It will explain the nature and uses of theory as a general concept. It will propos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in design. Finally, it will outline potential areas for future inquiry in design theory.  相似文献   

5.
产品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蒋雯 《包装工程》2010,31(2):130-134
从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了当前产品创新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说明工业设计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的研究,工业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面向设计思维本身和思维对象,中心是设计本身;工程设计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设计过程的建模,工程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面向设计思维的模拟,中心是设计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敏 《工业工程设计》2020,2(4):9-15, 20
回顾与评价中国设计理论七十年的基本历程及其角色变迁,并从设计批评的角度审视设计理论之于设计的作用及影响。通过回溯这七十年的设计理论发展之路,对不同时期的角色、作用以及影响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评述。指出在设计理论学科发展过程之中,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和认识之外,机构、专家个人以及学科等也成为影响中国设计理论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设计理论发展的七十年,总体上在三个不同阶段重新认识并定义了设计的角色和身份话语,并从设计批评的视角剖析了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A shape morphing and image prediction method for product design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in which a feature-based method is first used to construct 3-D CAD models of a product, then new shapes are generated with a shape morphing method and the images of the morphed shapes are analyzed using modified gray theory with Fourier residual correction. With the aid of this model, the designer can quickly obtain a product form and its corresponding image to help him/her to design the required product. Though LCD monitor design is applied,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develop other products.  相似文献   

8.
王超  陶志雄  支锦亦 《包装工程》2022,43(16):122-128
目的 基于叙事性设计理论,探讨文学主题旅游列车的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对叙事性设计理论的分析,总结出叙事性设计的3个要素,即叙事主题、叙事文本、叙述形式。结合相关文献与设计案例,围绕3个要素进行研究,总结出叙事性旅游列车的设计方法。结果 以台州旅游列车项目为设计验证对象,将和合文化中的“和合二仙”作为文学主题,应用于旅游列车设计方案中。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较好地满足了设计美学与叙事功能,初步验证了叙事性旅游列车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叙事性设计方法,有效地将文学主题与旅游列车设计相结合,提升了列车文化价值与乘客情感体验,拓展了旅游列车地域化设计的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9.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任务就是提供实际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在机械产品的研发阶段预测其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能力或寿命.结合可靠性理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对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可靠性优化设计、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可靠性稳健设计、可靠性试验、传统设计方法与可靠性设计相结合等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内涵,为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Ergonomic systems must be designed to be robust and efficient in satisfying thei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Rs) and constraint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xiomatic design theory and complexity theory to ergonomics. Axiomatic design theory prescribes criteria for the best design and the complexity theory provides means of minimizing the complexity of a system. Axiomatic design divides the design world into four domains and the design activity consists of mapping between the domains. Two axioms?–?the Independence Axiom and the Information Axiom?–?must be satisfied during the mapping process. The highest-level FRs and design parameters are decomposed until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are completely developed. Uncoupled designs and decoupled designs satisfy the Independence Axiom. The complexity theory shows that 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complexity: time-independent real and imaginary complexity, and time-dependent combinatorial and periodic complexity. To reduce complexity, the real complexity and imaginary complexity must be eliminated and the time-dependent combinatorial complexity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a periodic complexity. Uncoupled designs are the best from the ergonomic point of view, since they do not have imaginary complexity and thus eliminate unnecessary work. Decoupled designs can create imaginary complexity and are thus less desirable than uncoupled designs. Functional periodicity can transform a system with combinatorial complexity to a periodic complexity to reduce complexity and provide a long-term stability to an ergonomic system.  相似文献   

11.
刘柏松  辛向阳  刘源 《包装工程》2016,37(10):70-74
目的探析在神经心理学为指导理论下的潜意识与交互设计结合所能产出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原有的潜意识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得出潜意识理论与设计学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交互设计和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理论研究,得出该理论与交互设计结合的可能性及应用方向,通过对神经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对现有案例的分析,得出应用新潜意识理论的设计方法。结论在理论研究和案例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的两个方法,即习惯导向式设计和预期对话式设计。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ual design tool, based upon inferential design theory. I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veloped for the design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systems, but its use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engineering areas, such as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systems. Inferential design theory and its foundation in the inferential theory of learning are briefly outlined. Both theories are based on the idea of using specialised knowledge operators in learning and design, termed knowledge transmutations and design knowledge transmutations respectively. The 24 transmutations existing in the two theories are outlined, and a further 12 design-specific transmutations are proposed. These have been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our research. A conceptual design process is proposed, in which design knowledge transmutations are used. A software tool for design, CREDO, is also described and an example of its use in the generation of design concepts for an after-sales service facility is presented. The conclusions discuss the initial methodological experience of using CREDO to generate design concepts. They are based on the introductory use of CREDO at Technion in Israel for teaching purposes.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2011年设计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这十年之间,中国设计学研究飞速发展,但仍存在学科界定不明确、研究对象范式混乱等问题。本文筛选近五年内国内期刊文献,对国内设计史、设计理论及设计批评三个大方向的设计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未来中国设计学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秩序与非秩序理论出发,研究文创产品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方法 对秩序与非秩序理论的视觉机制和创制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实例,阐述了其与文创产品卡通形象设计之间的联系,分析文创产品卡通形象中的秩序与非秩序的表现形式,提出基于秩序与非秩序理论文创产品卡通形象设计的主要原则,归纳出一套基于秩序与非秩序理论的文创产品卡通形象设计流程与方法,指导设计实践,并验证这些理论方法在设计实践中有效性与可行性.结论 通过对秩序与非秩序理论的研究,文创产品卡通形象设计时应注意提高辨识度、亲和力和便于衍生设计的原则.探索基于秩序与非秩序理论的设计流程与方法,按照界定主题、主体形象设计、主体形象拓展、衍生品应用四个环节开展整体方案设计,为文创产品卡通形象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盛  张帆 《包装工程》2021,42(16):307-313
目的 分析陌生化理论在包装插画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策略.方法 从心理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探讨陌生化理论的意义,剖析陌生化理论视角下,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绘画内容、画面视角、作画材质、表现形式等方面探讨陌生化手法在包装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然后对包装插画设计陌生化的应用方法进行总体性探讨,指出应用时要注意的细节,为设计人员理清一套提升包装设计新奇性、趣味性和独创性的设计思路并对包装插画设计的未来方向做出指引.结论 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具有高度的启发性,将陌生化的理论结合到包装插画设计中,为设计工作人员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也使包装插画设计的艺术价值和独创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设计科学中国化发展的历史回顾,来考察设计科学中国化之路的学科路径及其主要议题。运用文献考证和理论辨析的方法,讨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设计科学的中国化探索与路径,并结合欧美设计研究的背景展开横向联系与比较,以揭示相关理论在传播中的联系性和语境差异。在设计科学的中国化发展历程中,工程设计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设计的质性方法,在设计学研究中让位于技术+设计的科学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设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不但改变了以往设计科学研究与设计实践之间相脱离的现象,而且出现了从理论引入转向立足本土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芳  陆长德 《包装工程》2006,27(1):179-181,192
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工业设计的论点,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重新界定艺术的含义、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化解我国工业设计存在的难题、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指明方向的几个方面对论点进行了论述,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业设计相结合,不但能够指导我国工业设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文中试图为我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建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伍莉莉 《包装工程》2024,45(12):435-438
目的 探寻产品包装设计的人性化理念的应用策略,优化产品包装设计,使产品包装设计更符合用户的需求,更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 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方法,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理论入手,结合一些实践案例探讨了人性化理念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结论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人性化理念,需要从包装的色彩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设计情感化设计、包装材料设计等方面入手。同时,包装设计针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取不同的人性化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束鸿鸣  巩淼森  刘诗琦 《包装工程》2017,38(24):166-170
目的通过对角色互动理论的研究,从角色扮演的视角切入,为服务设计在处理与用户的互动关系上提供相应策略。方法通过角色互动理论研究与服务系统特点分析,用角色互动理论诠释服务系统与用户的互动关系;文献研究发现,角色理论在服务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从领会用户角色出发,而在服务系统的角色扮演上并没有相应的策略;通过类比及案例分析,为服务系统的角色扮演提出3点策略。结论按服务系统角色扮演的3个阶段,角色确定—角色表现—角色构建,分别总结出相应策略,即角色确定时对用户的期望管理及赋能;角色表现时服务系统角色的完整稳定统一;角色构建时多重感性价值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为服务系统设计提出借鉴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