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倾向具有对现代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精神。而源于后现代文学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所体现出的后现代特点则是继承与批判、解构与重构、多元与游戏的完美结合,更多的是传承经典文化的传统,在"去中心"的多元创作体系中重建俄罗斯文化传统的神话,以高度自由的创作精神达到一种无规则、无主体、无目的、无中心的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2.
按照摄影史的发展来看,后现代摄影始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美术的摄影"浪潮般迅速传遍世界各国的美术界。后现代摄影与后现代美术之间的界限已相当模糊,摄影由于有了美术的介入,"构成摄影"或"装置摄影"的手法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后现代艺术领域,表现型摄影已经名正言顺地取得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样式的承认与尊重。在后现代摄影中,"自拍摄影"手法与美术的结合也开花结果,形成了一种和普通自拍手法不同的另类自拍摄影,本文所议这位艺术家森村泰昌,正是如鱼得水地游走于摄影与美术两个领域的自拍型摄影家。  相似文献   

3.
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相关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除对相关概念的阐释外,首先以"赵小李"现象为切入点,对中国电视文化所显露出的后现代性倾向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与受众审美观念的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最后将选题升华,对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设计已渗入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各个层面,并对人、自然与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当代艺术设计不能仅考虑造型、色彩等实用美观层面,必须提升设计的内涵、扩展设计的内容,要以人类整体利益为着眼点,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实现从"美"的设计走向"善"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作为平面广告的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立体化"广告使平面广告从二维跨越到三维甚至四维空间,调动受众全身的视、触、听、嗅、味等感知器官,引起受众思想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从产生的原因上来看,"立体化"广告是在现代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日益多元化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流行的,同时也是在平面广告设计自身发展的需要下产生的。"立体化"广告的产生促进了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对平面广告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样的影响也促使视错觉传达形式、多媒体技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后现代主义视角引入手风琴音乐领域,对手风琴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后现代元素进行了一些反思,也得到了一些启发。笔者认为,所谓"后现代主义音乐",包含着两个阶段的音乐:一是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后期"现代主义音乐,二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现代主义音乐"之后"的音乐。在反思了什么才是后现代主义音乐、音乐美究竟去了哪里、音乐的西方化和民族化究竟应何去何从的同时,后现代主义音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那就是音乐离不开新科学技术,离不开市场营销手段,音乐家更应该"做自己"。希望所有热爱、关注手风琴的人们能从中获  相似文献   

7.
"慢设计"是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它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满足设计产品的功能性的同时,更强调人和身边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从而真正体现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轻装修重装饰"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追捧,由此也引发了近几年家居软装市场的快速发展。本文对于软装进行了定义,分析了软装设计原则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已进入低碳经济时代,我国社会已进入低碳社会,人们生活已经开始低碳生活。"低碳"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充分反映和符合"低碳"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人类社会将会走向自我毁灭。作为上层建筑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必须把"低碳"贯穿其中,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到形式都要充分体现低碳设计理念,大力培养符合低碳社会要求的艺术人才,这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设计的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征思考设计的发展新方向。"微时代"是指的由微博的兴起而带动的一系列诸如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微观点这样的新风尚,正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也正在彰显出"微"特征,本文就此展开论述,探讨"微时代"背景下"微设计"的发展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逐渐被我们遗忘的、最有中国味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有的元素又重新的融合到我们的设计中。让人们以新的眼光来审视,带有中国元素和最具有"中国味"的设计作品,同时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不一样的带有"中国味"的设计作品。我们是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具有中国元素的,而非"西化"的、后现代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许多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强化"生活体验"教学的实践,多数均只是从美术学科本身应具"生活体验"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而没能从"生活体验"的本真内涵上去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进行实践和研究。事实上,对于在美术教学中加强"生活体验"教学来说,必须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美术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选择要让学生真正能去"生活体验"且能呈现"生活体验"之特点,并能合理充分的内化。二是美术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充分体现"生活体验"特点并至内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分析后现代戏剧的荒诞性,认为后现代戏剧家运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构建的戏剧世界与现实世界,构成了二个输入性心理空间,并通过空间映射建立一个包含"现创结构"的输出性心理空间,即合理性概念的缺失和荒诞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并选取贝克特的《啊!美好的日子》作为例证来分析其荒诞性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留白"构图手法是传统中国画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这种艺术理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基于中国阴阳辩证、虚实相生等原理而生。"留白"理念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己经在许多现代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居设计等都能看到"留白"理念的影子,并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将传统的留白概念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这个工业时代,当人们提及"环境"一词时,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恶化:污染、干旱、变暖、气候无常、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哲学自古有之,中国古哲学中儒家"仁民爱物"、"时禁";道家"天人合一"等环境伦理在没有工业的农耕时代就已经明确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观点。工业化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也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恶劣生存环境,于是在近代研究环境哲学的学者逐渐增加,虽然环境哲学在西方尚未发展成主流哲学,但环境哲学家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在分析自己科学感受时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是美和真。"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就是在追求真理,充满了理性;而艺术和美学就是在创造和研究美的问题,美,往往充斥着神秘的感性。作者认为,求真求美同为人类本能。科学的目的不仅是在追求真理,也在追求美,科学之巅处处闪耀着"理性美"和神秘的"灵感美";而艺术和美学作为完善人类感性认识的系统学科,绝不仅仅在创造和表现感性美,也同样充满了深邃的理性。因为真理和美同在。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探寻自然、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历代传统山水画入手与建国后现代山水画在置景的问题展开对比,发现历代山水画在置景上的变化与现代山水画的不同;由于现代山水画受到西方绘画思想的植入,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取向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出现了的根本上的区别。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应当跟紧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进一步地完成历史的重任,做好传统山水画"取"与"舍",做好现代山水画"承"与"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屋建筑设计历来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对于装饰工程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注意安全也是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文学理论。陌生化的过程就是对前在文本经验的违背,创造出一种与前在经验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经验,使之以反常态的方式呈现于主体面前。将日常的熟悉事物加以改变,使之与审美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主体获得陌生感。本文主要阐述了陌生化理论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陌生化使设计作品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使人们产生"惊奇"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家梦已远》是柳美里的一部反映家庭崩溃主题的小说。主人公"我"面对"改邪归正"的父亲的"热情",期望能借着留住新屋之际来追想失落的家庭,却在理想与现实中飘忽不定。小说通过描写母亲、妹妹、"我"、父亲对新居的对立看法及行为,揭示了崩溃家庭的不可挽回。作者用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叙述,突出了主人公对"家梦已远"的无奈,并由此体现柳美里作品的"个人化"特点和"家庭"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