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通过GC-MS定性分析己内酰胺成品重结晶后的杂质浓缩液,比较不同质量等级己内酰胺的杂质差异,特别是影响挥发性碱含量的杂质。结果表明,己内酰胺成品中主要含有C3 C7直链酰胺、肟、苯胺和己二酰亚胺等杂质,其中C3 C7直链酰胺和己二酰亚胺对挥发性碱含量影响最大,其含量增加0.1 mmol/kg,挥发性碱含量约上升0.1 mmol/kg;苯胺对挥发性碱含量影响较小,肟及环状内酰胺基本无影响。与优级品相比,己内酰胺合格品中主要含有较多C3 C7直链酰胺及己二酰亚胺、一级品含有微量的正戊酰胺和正己酰胺而使挥发性碱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2.
 在微型连续床式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吸附烟气中 SO2、NOx的性能。当SO2、NOx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800和1900 μL/L、反应温度为220℃、微正压操作时,新鲜吸附剂90%的SO2脱除率维持在140~200s,70%的NOx脱除率维持在220~470s;吸附容量为11.4~16.2 mg/g。SO2、NOx与吸附剂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方式相作用;吸附运转剂表面的S和N分别以SO2-4和 NO-3存在。  相似文献   

3.
 缩合-萃取脱硫是利用 FCC 汽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与 HCHO 在 H2SO4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噻吩缩合物被抽提至水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考察了 HCHO-H2SO4体系对 FCC 汽油缩合 萃取脱硫的效果。当 HCHO-H2SO4体系中 HCHO 占模拟汽油的体积分数为1.5%、H2SO4 (质量分数55%)占模拟汽油的体积分数为1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 时,缩合 萃取脱硫后模拟汽油的硫质量分数由1163 μg/g 降至139 μg/g,脱硫率为87.96%;但是对硫质量分数为652 μg/g 的 FCC 汽油的脱硫率仅为10.74%;固定 HCHO 与 H2SO4的体积比,增加二者的用量有助于提高 FCC 汽油的脱硫率。该体系对硫含量低的 FCC 汽油以及 FCC 重汽油脱硫效果较好,当 HCHO-H2SO4占 FCC 汽油的体积分数为40%时,FCC 中汽油硫质量分数由164 μg/g 降至65 μg/g,脱硫率达到60.37%。  相似文献   

4.
目的脱除作为混合脱氢装置原料的烷基化碳四(C4)中的SO2杂质,控制SO2体积分数<1×10-6。 方法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通过吸附再生的方式实现其连续运行。当原料通过吸附脱除SO2达到饱和后,流程上可通过氮气循环置换、升温汽提及空气再生的手段,重新恢复SO2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并再次投入生产使用,以确保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结果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可将烷基化C4中SO2体积分数从30×10-6~400×10-6脱除至1×10-6以下。 结论对吸附脱硫工艺的吸附剂、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缩短了吸附剂的再生时间,保障了装置工业化连续运行。同时,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流程操作简便,能耗较低,安全风险较低。 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杂质对己内酰胺产品质量的影响,向精制己内酰胺中添加芳香胺类、酮类、醚类、肟类和己内酰胺同系物等10种杂质,考察不同含量杂质对己内酰胺挥发性碱含量、色度、290 nm波长处吸光度、酸碱度、高锰酸钾吸收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芳香胺类杂质对5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痕量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己内酰胺产品质量不合格;2-甲氧基环己酮和2,3-环氧环己酮在己内酰胺中的含量增加,将导致挥发性碱含量、290 nm吸光度以及高锰酸钾吸收值升高,影响产品质量;痕量己内酰亚胺甲醚将导致己内酰胺产品碱度不合格,其质量分数每增加25 μg/g碱度约升高0.1 mmol/kg;环己酮肟对己内酰胺的挥发性碱含量和高锰酸钾吸收值有微弱影响;N-甲基己内酰胺对己内酰胺各指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精准预测含硫烟气酸露点,设计并搭建了含硫烟气酸露点测试实验台,测试了烟气中SO3蒸气和H2O蒸气对烟气酸露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气酸露点随着烟气中SO3蒸气分压的升高而增加,酸露点与SO3蒸气分压成对数关系;烟气酸露点随着H2O蒸气分压不断增加而升高,但升高较为缓慢,含硫烟气酸露点与H2O蒸气分压成线性关系。通过关联式的对比分析可知,Haase公式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较好,但是在SO3蒸气分压较大时,Haase公式计算结果低于实验结果,基于该缺点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新的酸露点模型。以上结论为确定含硫烟气酸露点及防止设备腐蚀提供了参考。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国内中小规模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2达标排放及装置在低负荷或低H2S含量的条件下开工、停工除硫及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期间高浓度SO2短时超标排放的问题。 方法统计研究了国内28座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和硫磺产量,分析了现阶段还原吸收、氧化吸收、碱液洗涤及液相氧化还原4种处理工艺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天然气研究院开发的Claus尾气中SO2催化吸附技术的相关情况。 结果对天然气净化厂SO2减排技术提出以下建议:①充分重视气田潜硫量变化引起的装置低负荷稳定运行等问题;②现有装置增设尾气处理装置时,避免对原硫磺回收装置工艺进行改变,选择环保、无二次污染物产生且能与工厂智能化建设衔接的工艺技术;③SO2减排需从源头解决问题,着眼于硫磺回收单元的精细化操作和管理、催化剂正确使用及性能跟踪分析,进而提高硫回收率,减少后端处理的负荷。 结论采用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保障硫磺回收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在现有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SO2排放。   相似文献   

8.
LPG�ڵ��緢�����ϵ��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勇  邸敏艳  徐岩 《天然气工业》2005,25(3):160-16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而使用LPG(主要成分是C3H8和C4H10,我国的LPG中C4H10含量比较大)则可大大降低污染。对电喷发动机上分别使用汽油、纯C3H8和75% C3H8+25%C4H10三种燃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汽油燃料发动机相比,尽管C3H8燃料发动机的功率下降11%、转矩下降7.3%,75% C3H8燃料发动机的功率下降5.8%、转矩下降3.7%;但以C3H8为燃料的发动机,其CO、HC排放量分别下降98%和78.5%,以75% C3H8为燃料的发动机,其CO、HC排放量分别下降98.3%和78.5%;排放物中几乎没有SOx;当提高C4H10在LPG中的比例到25%时,发动机功率下降幅度减少,同时排放物继续下降。作为清洁燃料,LPG在电喷发动机上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脱除地下煤制气中的酸气,将地下煤制气中的CH4和H2分离出来并液化。 方法对常见的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确定采用低温精馏法对煤制气进行脱酸气、分离CH4和H2并液化。根据低温精馏法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地下煤制气脱酸气、分离CH4和H2并液化的工艺流程,该工艺主要由两个精馏塔、一个两相分离器和三级氦膨胀制冷系统组成。同时利用HY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优参数。 结果该工艺可以将地下煤制气中CO2的摩尔分数脱除到0,H2S的摩尔分数脱除到3.65×10-14,满足处理要求。同时可以实现CH4回收率为99.97%,加压液化天然气(PLNG)的摩尔分数为99.97%,H2的回收率为98.30%,液氢(LH2)的摩尔分数为99.99%。 结论该工艺可以有效利用地下煤制气制取PLNG和LH2,且所需能耗较传统工艺能耗降低了11.64%,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高含硫油气井和炼化厂脱硫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硫化氢(H2S)泄漏的风险,而以物理稀释为主的应急处置方法效率低,影响应急救援。拟采用气体捕集与干法脱硫相结合的工艺进行泄漏H2S的处置,并对泄漏气体中引入空气是否会影响干法脱硫的安全性和脱硫剂的性能开展实验研究。 方法通过模拟泄漏H2S干法处理流程,对比测试了活性炭、氧化铁和氧化锌等不同类型干法脱硫剂的穿透硫容和床层温升,优选出性能更好的脱硫剂。以优选脱硫剂为研究对象,考查在不同H2S含量的条件下,空速和空气含量对其温升、穿透硫容、脱硫精度和副反应的影响。 结果从8种不同厂家提供的氧化铁脱硫剂中优选出穿透硫容最高的3#脱硫剂,在原粒度模拟工况条件下,其穿透硫容可达到18.2%;脱硫剂床层温升随着H2S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空速和空气含量的增大,脱硫剂床层温升呈现先迅速升高后趋于平稳甚至略有下降的趋势,最高不超过40 ℃;当空气体积分数超过25%时,脱硫剂穿透硫容提高约50%,空速与穿透硫容呈明显负相关性;当空速低于1 000 h-1时,穿透硫容超过25%,空气含量对脱硫精度和副反应无影响;在H2S穿透前和空速低于2 000 h-1的条件下,没有生成副产物二氧化硫(SO2)。 结论采用干法脱硫工艺对泄漏H2S进行处理,会同时发生脱硫和再生过程,床层会产生一定的温升,没有生成副产物SO2,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空气的加入提升了脱硫剂的硫容性能,在对泄漏H2S进行干法应急处置时空气体积分数应大于25%,空速应低于1 000 h-1。   相似文献   

11.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己内酰胺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生产己内酰胺的后精制中 ,通过加氢使不饱和杂质饱和 ,使其物理性质与己内酰胺拉开 ,通过萃取和蒸馏将这些杂质除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SRNA -4 )用于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工业生产过程加氢效果好 ,减少催化剂消耗 ,降低己内酰胺的生产成本 ,提高己内酰胺质量 ,拓宽己内酰胺用途  相似文献   

12.
以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得到的粗己内酰胺为原料,采用蒸馏、苯溶、水萃、离子交换、加氢和三效蒸发等现有液相贝克曼重排反应产物的精制路线,对气相重排产物粗己内酰胺进行精制研究,考察己内酰胺在各个提纯精制步骤中的纯度、消光值(UV)、挥发性碱值(VB)、高锰酸钾吸收值(PM)和色度等产品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气相重排粗产品经过精制后纯度可达到99.950%,产品PM值和色度达到优级品水平,UV值和VB值分别能达到一等品和合格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裂解C_5分离流程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再生发生水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MF再生方法,再生工艺包括再生釜、减压精馏塔和反应精馏塔。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该再生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DMF再生过程中有微量损失。在小型实验装置中分别进行了减压精馏实验和反应精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减压精馏塔顶馏分中双环戊二烯的质量分数为42.3%,塔釜液中DMF质量分数为99.8%,达到了DMF再生要求;反应精馏塔顶可得到高纯度环戊二烯,塔釜液可循环返回再生釜。DMF再生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延迟焦化原料一般为减压渣油,延迟焦化工艺的操作参数应随渣油性质而变,研究渣油的馏程和热解反应规律是优化渣油焦化工艺的基础。采用色谱高温模拟蒸馏研究了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惠州炼化)减压渣油的馏程和碳分布,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仪研究了渣油的热裂解行为以及热解气相产物的在线逸出特性。结果表明:惠州炼化减压渣油的初馏点为319 ℃,终馏点为733 ℃,碳数分布为C18~C120;TG-MS系统在获得热失重信息的同时,可以监测气相挥发分的逸出行为;渣油的热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最大失重率温度为455 ℃,固体残余量为14%,逸出产物主要为H2,CH4,C2H4,C3H6,C3H4,CO2,H2O,H2S,SO2和轻质烃。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反应,并对加氢前后的油样进行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模拟蒸馏及金属(Ni、V)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加氢液相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硫含量、氮含量、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减小,而H/C摩尔比均增大;随着胶质添加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对延迟焦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雷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9,27(4):351-352,364
分析了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深拔后对渣油收率、残炭含量及延迟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深拔可使蒸馏的总拔出率从70.29%提高至73.18%,渣油的收率从29.71%降至26.82%,渣油中蜡油组分减少2.0个百分点,渣油中残炭质量分数从18.08%增加到19.78%;减压深拔后延迟焦化产物中蜡油收率降低约2.1个百分点,石油焦收率增加约2.3个百分点,但延迟焦化装置循环比增加,降低了液体收率。,  相似文献   

17.
粗环烷酸通过减压蒸馏切割为前馏分、中馏分及残留3部分,其中中馏分可直接作为精制环烷酸产品,富含中性油的前馏分则通过皂化萃取脱油工艺进行精制,制取纯度较高的精制酸。试验考察了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馏分的切割点随真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真空度为O.085MPa、切割点控制在前馏分收率为35%时,将前馏分用过量5%,含量为12%的氢氧化钠在常温条件下皂化后,在乙醇与前馏分质量比为O.4,萃取剂与皂化物质量比为1.2的条件下萃取,所得环烷酸产品的环烷酸质量分数为95.4%,粗酸值为244.5mgKOH/g,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Ni/CaO-SiO2固体碱催化剂,选择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醇作为典型β-O-4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进行催化剂性能评价。考察了不同Ni、CaO质量分数的Ni/CaO-SiO2催化剂对β-O-4氢解转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究其对β-O-4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Ni在β-O-4催化转化反应中起主导作用,Ni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利于β-O-4的催化转化;不同质量分数的Ni, CaO均会对β-O-4的转化产物分布造成一定影响,随着Ni质量分数的增加,β-O-4转化产物种类增加,而CaO的添加会影响1-苯基乙醇的生成。考察不同载体的催化剂对β-O-4 催化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结合XPS表征发现:其产物分布变化主要由Ni与CaO的相互作用引起,与载体无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Ni/SiO2与Ni/CaO-SiO2催化裂解β-O-4中C-O醚键可能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