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pH、Cu(Ⅱ)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吸附废水中Cu(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壳聚糖吸附Cu(Ⅱ)的影响关系为:pH>Cu(Ⅱ)初始浓度>温度,其最佳组合为pH为7,Cu(Ⅱ)初始浓度5mg·L-1,温度为15℃,Cu(Ⅱ)最高吸附率达98.85%;等温吸附曲线拟合表明,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四氧化三铁对水滑石进行磁化改性,通过SEM、FTIR对其形貌进行表征,探究该材料去除水中Cd(Ⅱ)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SEM、FTIR表征结果证明:磁化后表面形态有较大的改善、结构官能团变化不大。实验表明:磁性水滑石对Cd(Ⅱ)的吸附在90 min基本完成,最大吸附量为34.722 mg·g~(-1),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CO2为活化剂制备羊骨炭,在不同溶液pH、初始浓度、活性炭投加量等条件下,通过动态吸附试验考察羊骨炭对Pb(Ⅱ)、Cr(Ⅵ)和Cd(Ⅱ)的吸附规律,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羊骨炭对Pb(Ⅱ)、Cr(Ⅵ)和Cd(Ⅱ)的最佳吸附量分别为:4.2 mg/g、0.07 mg/g和2.7 mg/g时,吸附液的pH值Pb(Ⅱ)、Cd(Ⅱ)为7~8、Cr(Ⅵ)为酸性pH<6;羊骨炭的投加量分别为:0.2、0.7、0.03 g;最佳初始浓度分别为:60 mg/L、15 mg/L、30 mg/L。羊骨炭对3种离子的吸附行为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计算得四种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854、1.247、0.402 mg/g。  相似文献   

4.
竹炭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竹炭对水溶液中的Cr(Ⅵ)的吸附特性,探讨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等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竹炭吸附Cr(Ⅵ)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H值越小、吸附时间越长、初始浓度越低,吸附效果越好;竹炭对Cr(Ⅵ)的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相关系数达0.9973;吸附动力学规律可以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相关系数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5.
李鑫璐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精细化工》2020,37(1):130-134,146
以氢氧化镁和活性炭为原料,在30℃条件下采用反应结晶技术制备了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材料(Mg-GAC),通过SEM、XRD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时间和pH对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Cu(Ⅱ)的影响。结果表明,GAC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增至738.01 m~2/g。在Mg-GAC投加量为0.3 g、Cu(Ⅱ)质量浓度为0.04g/L、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反应2h,其吸附量达到11.66mg/g。Cu(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为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6,(8):1492-1495
利用脐橙皮渣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水中低浓度的Cu(Ⅱ),从pH值、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入量、Cu(Ⅱ)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探讨了活性炭对低浓度含铜废水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其吸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脐橙皮渣活性炭以中孔为主,对吸附低浓度含Cu(Ⅱ)废水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有pH条件环境友好、吸附速度快、活性炭用量少等优点。在pH 6.0,活性炭投入量0.2 g/L,吸附时间25 min条件下,浓度5.0 mg/L以下的含Cu(Ⅱ)水体都可以被处理至低于1.0 mg/L。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2):243-246
以强碱改性泥炭,研究改性泥炭对Pb(2+)、Cd(2+)、Cd(2+)的吸附效果及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Pb(2+)的吸附效果及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Pb(2+)、Cd(2+)、Cd(2+)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分别由118,64 mg/g提高到225,95 mg/g;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Pb(2+)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分别由118,64 mg/g提高到225,95 mg/g;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Pb(2+)、Cd(2+)、Cd(2+)与—OH、—COO-、C—H等官能团的络合作用或者离子交换作用。当吸附时间为70 min,pH在4~8,改性泥炭添加量分别为0.8,1.6 g/L时,可达到高效与经济双层效益。竞争吸附中,Pb(2+)与—OH、—COO-、C—H等官能团的络合作用或者离子交换作用。当吸附时间为70 min,pH在4~8,改性泥炭添加量分别为0.8,1.6 g/L时,可达到高效与经济双层效益。竞争吸附中,Pb(2+)、Cd(2+)、Cd(2+)的吸附容量均低于单一离子时的吸附容量,且竞争吸附能力Pb(2+)的吸附容量均低于单一离子时的吸附容量,且竞争吸附能力Pb(2+)>Cd(2+)>Cd(2+)。  相似文献   

8.
对粉煤灰进行热改性,用于吸附水中Cu(Ⅱ)。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粉煤灰对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提高。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等温线能很好地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293~313 K下,MFA对Cu(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1.55~42.55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Cu(Ⅱ)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方式为物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改性泥炭对Pb(Ⅱ)和Cd(Ⅱ)的单一及竞争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碱改性泥炭,研究改性泥炭对Pb~(2+)、Cd~(2+)的吸附效果及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Pb~(2+)、Cd~(2+)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分别由118,64 mg/g提高到225,95 mg/g;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Pb~(2+)、Cd~(2+)与—OH、—COO-、C—H等官能团的络合作用或者离子交换作用。当吸附时间为70 min,pH在4~8,改性泥炭添加量分别为0.8,1.6 g/L时,可达到高效与经济双层效益。竞争吸附中,Pb~(2+)、Cd~(2+)的吸附容量均低于单一离子时的吸附容量,且竞争吸附能力Pb~(2+)Cd~(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Zn-MOF-74对水体中重金属Cd(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Temkin模型、D-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6.77 mg/g;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且为自发的放热反应。采用Zn-MOF-74处理0.5 mg/L的含镉废水,有效时长可达36.25 h,Cd(Ⅱ)去除率>90%;NaCl溶液的解吸率可达到85%。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孔道中,有静电作用、化学作用和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8):1492-1495
利用脐橙皮渣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水中低浓度的Cu(Ⅱ),从pH值、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入量、Cu(Ⅱ)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探讨了活性炭对低浓度含铜废水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其吸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脐橙皮渣活性炭以中孔为主,对吸附低浓度含Cu(Ⅱ)废水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有pH条件环境友好、吸附速度快、活性炭用量少等优点。在pH 6.0,活性炭投入量0.2 g/L,吸附时间25 min条件下,浓度5.0 mg/L以下的含Cu(Ⅱ)水体都可以被处理至低于1.0 mg/L。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GA)为交联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壳聚糖-DMC-GA共聚物,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单一金属离子Cr(Ⅵ)、Cd(Ⅱ)和双元体系Cr(Ⅵ)-Cd(Ⅱ),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规律。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壳聚糖与DMC发生了接枝反应,与戊二醛发生了交联反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金属离子溶液中,共聚物对1 mmol/L的Cr(Ⅵ)和Cd(Ⅱ)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974和1.396 mmol/g;在双元体系中,共聚物对1 mmol/L的Cr(Ⅵ)和Cd(Ⅱ)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906和1.204 mmol/g;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均与Langmuir模型更为一致,说明共聚物对2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3.
葛华才  王森康  刘维 《广东化工》2012,39(13):181-182
采用氨基保护法在微波辐射下制备了乙二胺改性壳聚糖吸附剂(ECTS),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u2+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附最佳pH为5。吸附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和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机理。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等温式。吸附剂的吸附量比壳聚糖高,吸附剂能再生。因此可用于含Cu2+酸性废水的去除或富集。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壳对Cu(II)的去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花生壳吸附Cu(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生壳吸附Cu(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15g花生壳,20mLρ[Cu(Ⅱ)]为20mg/L溶液,pH为4.4,吸附t为60min。此工艺条件下,对Cu(Ⅱ)的去除率可达93.5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和壳聚糖(CS)通过席夫碱反应形成的复合物(SCMC/CS)对磁性膨润土(MB)进行改性,制备SCMC/CS修饰的磁性膨润土(SC/MB),研究改性膨润土吸附Cu(Ⅱ)和Zn(Ⅱ)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C/MB对Cu(Ⅱ)和Zn...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和生活污泥为原料,经过物理活化、物理-化学活化制备了改性污泥吸附剂,通过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Zeta电位仪等设备研究了污泥吸附剂的性质,分析了改性污泥吸附剂对Cd(Ⅱ)和Cu(Ⅱ)的去除效果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原污泥吸附剂(RSA)结构致密,BET比表面积为12.604 m2/g,改性污泥吸附剂(MSA)表面粗糙,孔洞明显变大,BET比表面积为52.573 m2/g。RSA和MSA吸附Cd(Ⅱ)和Cu(Ⅱ)在36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MSA对Cd(Ⅱ)和Cu(Ⅱ)的去除率较RSA分别增大了30.83%和61.81%。随着pH值(2≤pH≤6)增大,RSA对Cu(Ⅱ)的去除率从16.83%上升到74.32%,对Cd(Ⅱ)的去除率从3.17%上升到36.33%;MSA对Cu(Ⅱ)的去除率从51.50%上升到95.77%,对Cd(Ⅱ)的去除率从25.00%上升到48.17%。MSA对Cd(Ⅱ)和Cu(Ⅱ)的吸附容量分别从298 K时的7.230 mg/g和15.48...  相似文献   

17.
通过城市污泥热解制备污泥生物炭(BC),采用FeCl_3溶液浸渍污泥生物炭后制备出磁性污泥生物炭(MBC),对比了BC与MBC去除水溶液中Cd(Ⅱ)的能力。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Cd(Ⅱ)初始浓度对BC和MBC去除Cd(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C和MBC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BC和MBC去除Cd(Ⅱ)的过程。在溶液初始pH为6.0,生物炭投加量为10 mg,Cd(Ⅱ)质量浓度为10~150 mg/L的溶液25 mL,吸附时间为360 min,温度为25℃的最佳条件下,BC和MBC对Cd(Ⅱ)最大的吸附量分别为76.93 mg/g和167.42 mg/g。经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MBC的Cd(Ⅱ)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BC的Cd(Ⅱ)去除率在55%左右,说明MBC具有更好应用于去除含Cd(Ⅱ)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天祝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对Cu(Ⅱ)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了Cu(Ⅱ)的吸附平衡时间、pH值大小及吸附速率方程,讨论了腐植酸用量和Cu(Ⅱ)初始浓度与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竹炭对铜(Ⅱ)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伟  王桂仙 《广东化工》2009,36(10):7-8,35
研究了竹炭对水相中铜(Ⅱ)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动力学研究表明:竹炭对铜(Ⅱ)的吸附拟用准一级动力学处理,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1n(1-F)=k1,弗测定不同粒径、不同温度下竹炭对铜(Ⅱ)吸附的表观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竹炭对铜(Ⅱ)的吸附的焓变△H=-22.6kJ/mol,说明竹炭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H〈4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同时测得吉布斯自由能△G〈0,且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表明吸附质从溶液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竹炭与壳聚糖复配的方法,并以海藻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竹炭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的交联剂种类、原料配比、操作条件及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时间、溶液酸度等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壳聚糖比活性炭壳聚糖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壳聚糖的交联剂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不大;当m(竹炭)∶m(壳聚糖)为1∶2,吸附t为30 min,溶液pH为5~7时,竹炭壳聚糖吸附剂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