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支护形式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综放回采巷道的围岩特征, 以围岩强度、煤层强度、巷道埋深、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采动影响系数、顶煤厚度、护巷煤柱宽度和断面面积作为支护形式选择的指标, 借鉴距离判别分析理论, 建立了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应用表明: 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选择能力强, 识别精度高, 是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道稳定性分类及支护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马道头矿厚顶煤大断面综放回采巷道支护难题,调研了综放回采巷道工程情况与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影响煤巷围岩稳定的因素。根据已有的支护理论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支护方案并分析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最后综合现场地质工程概况、模拟研究、理论分析及工程类比确定了厚顶煤大断面综放回采巷道的锚杆索联合控制方案,并将围岩控制方案在现场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3.
采用支持向量机“一对一”分类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围岩分类问题.选择6项影响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主要指标,利用30组巷道围岩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平顶山矿区4条回采巷道围岩进行了分类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类别与实际类别完全吻合,这说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巷道围岩影响指标与围岩类别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有限差分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方法,对淮南谢桥煤矿1121(3)综放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的巷道围岩(煤)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规律.研究结果对合理选择综放回采巷道支护形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回采巷道围岩分类与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石门铁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破坏形式复杂。本文通过对西石门铁矿的现场调查,得出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分类指标,根据模糊聚类分析原理,采用VB6.0语言建立分类程序,对西石门铁矿回采巷道围岩进行分类。在回采巷道围岩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又进行了回采巷道支护方法研究,针对不同类别的巷道围岩分别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富  华心祝 《采矿技术》2006,6(1):21-22,51
通过引入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及指标的聚类中心值,建立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关系矩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了各分类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淮南潘一矿2322(3)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系统稳定性的UDEC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的沿空巷道顶、帮均为煤体或煤柱,其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以南屯煤矿综放沿空巷道为原型,进行了围岩稳定性的离散元数值模拟,提取表征巷道围岩系统的顶板下沉量ydis、煤柱表面水平位移xdis、煤柱垂直应力syy等指标,判断巷道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和支护方式。通过综放沿空巷道稳定性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一定地质条件下,综放沿空巷道稳定性与煤柱尺寸及支护方法的一些关系,对煤矿成功解决综放沿空巷道的支护,提高围岩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谢桥煤矿1151(3)综放工作面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在对影响该条件回采巷道护巷煤柱宽度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FLAC2D),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煤柱及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获得了不同煤柱宽度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的力学特征,为综放开采回采巷道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支护参数选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及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厚煤层综放开采窄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大难支护的特点,分析了影响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合锚杆、锚索、金属网和U型钢不同支护方式作用机理,设计了"锚索网+U型钢"联合支护方式,并对锚杆和锚索的锚固力以及现场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不大,可以保证综放开采沿空巷道回采期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大阳煤矿综放回采巷道采动影响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阳煤矿综放面布置的具体条件,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综放回采巷道在回采过程中的围岩表面和内部变形进行了实测研究,得出了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的变形规律,有助于改善回采巷道的维护和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影响综采放顶煤工艺设备配套及选型因素的前提下,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主要设备进行选型分析,确定出选型要求和原则,特别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煤层地质条件(急倾斜特厚煤层、缓倾斜中硬厚煤层、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液压支架的选型原则;阐述了综放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套要求,可为厚煤层综放开采设备选型及配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平分段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是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较好的现代采煤方法,合理提高水平分段高度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并能够确保回采率完成。通过提高段高,能有效缓解采掘接续紧张的矛盾,实现矿井的集约化联合开采,使建设千万吨级的急倾斜煤层开采矿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影响综放工作面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创建了综放面生产能力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多个综放工作面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看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预测的误差最大值为9.1%,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对预测综放工作面生产能力具有可靠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砂墩子矿井4-1号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分层开采、大采高综采和综放开采的适用性,总结了各采煤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综放开采,同时分析了4-1号煤层的顶煤冒放性|并根据规范要求对综放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主要设备选型计算进行了设计研究。开采实践证明,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砂墩子矿井4-1煤层条件,工作面选取的配套设备合理适宜,实现了“一井一面”的高产高效矿井生产模式,为三道岭矿区4-1煤开采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鲍店煤矿1310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基点位移、钻探等综合方法,对中硬覆岩厚煤层综放开采冒落带特征进行了探测,获得了综放开采条件下冒落带发育特征,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及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采高综放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毛德兵  康立军 《煤矿开采》2003,8(1):11-14,21
根据当前综放开采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概念并指出该方法是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重要途径。按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要求,主要从设备配套的角度分析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梁峰 《煤炭技术》2007,26(1):74-76
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用采空区综合防灭火措施,成功地消灭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煤层自燃发火隐患,确保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安全回采,为类似条件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防灭火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鉴于冲击地压对深部厚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具有严重的影响性,采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综放工作面采场周围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分析综放开采对于有冲击危险性厚煤层的动压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对于具有冲击危险性的厚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是有利于冲击地压防治的[1],在采用放顶煤开采方法时形成的"高位结构"改变了支承压力在煤层上的分布形态,支承压力的范围明显扩大,从而达到对采场周围动压显现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康矿一采区西三缩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气体成分和温度的监测。初步掌握了采区内各种气体成分及温度的成分规律,为综放采空区灭火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Sublevelcavingminingisakindofefficientmethodofunstableseammining,whichhaslotsofevidentadvantagessuchashighproduction,highefficiencyandlowcostpertonandsoon.Inrecentyears,manyauthorsathomeandabroadhavealreadydonealargenumberofworkaboutcavingmechanism,activityregularity,roofbehaviour.However,thefullymechanizedsublevelcavingmininghasacomp1icatedproductionsystemandmanysequences,currentoutputissomewhatlowandlatentcapacitycannotbebroughtintofullplay.ThefullymechanizedsublevelcavingminingfaceinLiuj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