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DSC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固相力化学方法制备的聚丙烯(PP)/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接枝共聚物(PPgHMA)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应力作用使聚丙烯的微晶尺寸变小,HMA在聚丙烯上的接枝聚合使其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固相接枝聚丙烯的晶态结构和热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固相接枝反应对聚丙烯晶态结构和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用马来酸酐固相接枝后,晶面间距基本不变,微晶尺寸增大,熔点降低,结晶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以2-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蚕丝纤维接枝共聚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丝纤维的部分理化性能亦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2—甲基丙烯酰胺在丝纤维上接技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蚕丝纤维与2-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采用液相法.本文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放样工艺、染色和织造工艺.对接枝共聚后的蚕丝纤维织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工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二乙氨基亚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了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含氮量,均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7.
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以丙烯腈和4-甲基-4羟基-2-戊酮为原料在浓硫酸作用下首先合成一种环状结构的硫酸盐,再经中和开环制成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的改进方法。探讨了原料配比对环状结构硫酸盐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差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产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产物的纯度99.8%。  相似文献   

8.
9.
利用Ce(4+)和炭黑表面的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了(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单体和硝酸的浓度以及铈离子的用量对该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在接枝改性炭黑表面存在着聚(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N—甲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盐酸存在下,用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低温下进行重氮化反应,然后加入Na2HPO4保持溶液的pH=1.7 ̄2.0,再加入N-甲基苯胺,置于60℃水浴中反应80分钟生成红色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6nm,当N-甲基苯胺的浓度为0 ̄8mg/L时,符合Lambert-Beer定律,最低检出浓度为0.0512mg/L。当甲苄胺的浓度小于510mg/L,苯胺的浓度小于50mg/L时不干扰此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改性聚丙烯,探讨了停留时间、单体组成、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在双螺杆挤出上可制备出接枝率高、流动性、色泽度良好的接枝产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高岭土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将制得共聚物与聚丙烯共混,用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其共混物的动态机械性能,得出共混体系中温度与内耗因子的关系,温度与储能模量的关系以及温度与损耗模量的关系,并对所得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种核壳结构的共聚物粒子与聚丙烯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提高聚丙烯材料的阻尼性能,且可降低聚丙烯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从而改善聚丙烯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高岭土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将制得共聚物与聚丙烯共混,用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其共混物的动态机械性能,得出共混体系中温度与内耗因子的关系,温度与储能模量的关系以及温度与损耗模量的关系,并对所得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种核壳结构的共聚物粒子与聚丙烯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提高聚丙烯材料的阻尼性能,且可降低聚丙烯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从而改善聚丙烯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浊度法和激光浊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氯化聚丙烯(CPP)-甲苯溶液浓度对正己烷稀释比值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稀释比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浓度大于0.01 g·mL-1,稀释比值随浓度改变的速率较小,可以作为一个特征数字表征该体系的性质.测定还发现CPP的稀释比值随其氯化度的增大而降低,CPP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物的稀释比值随其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小.对比可知,上述规律均是由分子极性的增加造成的.可以将稀释比值随氯化度和接枝率的变化关系统一在一个经验方程中.  相似文献   

15.
对多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熔融接枝无规聚丙烯(APP)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t的加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MMA的接枝率和接枝物的热稳定性而且可减少APP的降解.通过对不同时段的熔融接枝APP产物进行分析,推断其反应机理为:St首先接枝到APP上,形成稳定的苯乙烯大分子自由基,然后再与MMA发生嵌段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杂凝聚法制备了Al2O3-ZrO2(n)纳米复相陶瓷粉体,对经SPS烧结成型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块体进行了微观组织韧化机理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Al2O3-ZrO2(n)陶瓷中由于ZrO2的添加,改变了Al2O3的晶粒形状,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并细化了晶粒;其微观组织为典型的晶内/晶界混合型纳米复相陶瓷,其中不规则的ZrO2团聚体主要存在于Al2O3的多晶粒相交的晶界处,一些细小、分散的球状ZrO2纳米颗粒(70~200 nm)分布在Al2O3晶粒内部.由于基体晶粒的细化以及因其形成的"内晶型"纳米结构,提高了基体的力学性能.研究认为,Al2O3-ZrO2(n)纳米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改变是由于纳米粒子的增韧机制、ZrO2相变增韧机制和"内晶型"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杂凝聚法制备了Al2O3-ZrO2(n)纳米复相陶瓷粉体,对经SPS烧结成型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块体进行了微观组织韧化机理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Al2O3-ZrO2(n)陶瓷中由于ZrO2的添加,改变了Al2O3的晶粒形状,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并细化了晶粒;其微观组织为典型的晶内/晶界混合型纳米复相陶瓷,其中不规则的ZrO2团聚体主要存在于Al2O3的多晶粒相交的晶界处,一些细小、分散的球状ZrO2纳米颗粒(70-200 nm)分布在Al2O3晶粒内部.由于基体晶粒的细化以及因其形成的“内晶型”纳米结构,提高了基体的力学性能.研究认为,Al2O3-ZrO2(n)纳米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改变是由于纳米粒子的增韧机制、ZrO2相变增韧机制和“内晶型”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光学级钽酸锂单晶微观组织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钽酸锂单晶的微观组织及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在各项性能优良的钽酸锂晶体中,可见有较为均匀的同心环状生长条纹,这种条纹的产生是由于晶体中含有杂质引起的.整根晶体从头部至尾部其组分分布较为均匀,晶体结构为单晶结构;但在各项性能都较差的钽酸锂晶体中,则可见其生长条纹混乱无序,且晶体结构也表现为多晶态.钽酸锂晶体这种组分的偏离和结构上的缺陷是导致其性能变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轻烧氧化镁和锆英石为原料,采用电熔法制备了MgO-ZrO2合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材料中各物相的化学组成,探讨了其显微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熔过程中锆英石分解产生的S iO2在晶界的低钙区域中以2MgO.S iO2的形式存在,而在高钙区域将生成MgO.S iO2.CaO玻璃相.基体中的MgO和杂质中的CaO将进入ZrO2晶格中形成(MgO+CaO)ZrO2固溶体,该固溶体在降温过程中会析出MgO,并在其晶粒周围形成富镁的2MgO.S iO2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