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采用在920、初始应变速率为1.0×10-3 s-1和1.67×10-3 s-1的条件下对TA15钛合金进行超塑拉伸,在超塑变形后的试样标距里截取后续拉伸试样,分析超塑变形量对TA15钛合金在室温和500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以及对金相组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延伸率不大的情况下(≤100%),超塑变形对TA15钛合金在室温和500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延伸率高于220%,变形后TA15钛合金的强度性能下降5~10个百分点,而延伸率由于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大幅下降50个百分点或更多。 相似文献
3.
对熔铸法(IM)制备的质量分数为15%、尺寸为14μm的SiC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轧制板材,在最佳超塑条件下进行了超塑拉伸试验,试验温度为520℃,初始应变速率为8.33×10(-4)s(-1)。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在此试验条件下把试样拉伸到不同阶段的组织结构。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在最佳拉伸速率下拉伸温度分别为490,510和520℃的试样断口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在变形初期,晶粒出现了等轴化。随延伸率增加,晶粒平均尺寸变化不大,而轴比稍有增加。当延伸率达到200%时,小晶粒数目急剧增多且分布极不均匀,从而造成晶粒的平均尺寸明显减少,此时轴比增到1.27。当试样拉伸到断裂时其晶粒轴比为1.58。位错的形态和密度随变形量的增大不断变化。变形初期位错的密度和形态与520℃保温15min的样品相近,并且呈一根一根的单体形式,彼此交割成网络。随变形量增大,位错密度明显增大,同时形成了蜷线位错,最后形成缠结和胞状结构。不同温度下的断口形貌明显不同,由低温韧窝状的断口形貌逐渐发展成高温表面被大量的波浪型流线所覆盖的混乱的断口形貌,此时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项子,其长度大约为20~60μm。 相似文献
4.
LY12CZ铝合金超塑变形时的电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yn截线法定量研究了外加强电场对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未经预处理L12CZ合金超塑拉伸和胀形进的晶料尺寸及其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使得LY12CZ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时第二相粒子(Al2CuMg)析出更多,且呈弥散分布状态,为稳定组织奠定了基础,电场不仅在超塑变形的主要阶段抑制了晶粒的粗化,而且也使得晶粒在超塑变形过程中趋于等轴状态,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具有类似的作用,由此证实,电场改善了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2091铝锂合金超塑变形的断裂行为。扫描电镜观察表明,2091铝锂合金超塑变形中存在晶内断裂,光学金相观察表明断裂试样存在较活跃的动态再结晶和较多的大轴径比晶粒,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断裂试样内部存在较多的晶内位错。研究表明,由于再结晶缩小了大轴径比晶粒的横截面使其在超塑变形的晶粒转动中受到很大的弯曲应力而造成了晶内断裂。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超塑变形组织演变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塑性变形过程中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超塑性变形的进行,接头内针状马氏体组织发生α′→α+β相变,同时针状组织长大为片层,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逐渐均匀化,促进超塑性变形的进行;随着变形的进行,等轴化率逐渐升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初始应变速率的降低等轴化率逐渐上升,促进焊缝超塑性变形的进行。提出采用平均晶粒尺寸来表征热影响区组织的转变程度。随着变形的进行,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初始应变速率的降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这有利于接头组织的均匀化。 相似文献
8.
9.
10.
脉冲电流对铝锂合金超塑变形断裂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2091铝锂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超塑变形的力学行为及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脉冲电流可使2091铝锂合金在高应变速率区间(10~(-2)S~(-1))仍有高应力应变速度敏感指数和超塑性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施加脉冲电流后,2091铝锤合金在高应变速率区间的超塑变形断裂由通常的晶界撕裂机制转变成典型的超塑性断裂(粒子及晶界处形成孔洞并相互连接以致断裂).对断口的观察表明,施加脉冲电流的试样表现为典型的超塑性沿晶断裂,未加电流的试样是带有浅韧窝的沿晶断裂.研究表明脉冲电流促进高温下的原子扩散是产生这些结果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钢回火后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使用B-P算法对结构钢回火性能预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99种钢450余组训练数据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结构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与金属成分和回火温度之间的隐性函数。并针对训练用样本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为网络提供自学功能软件,在钢完全淬透的前提下,用此神经网络模型可在一定精度范围内预测结构钢的回火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超塑性拉伸变形后的Ti-11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TiAl基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现象,动态再结晶使晶粒显著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γ晶粒内有位错运动,位错运动导致γ晶粒内形成位错墙,位错网。这些显微组织特征与TiAl基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一方面,激光束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热源,由于其潜的优势,使其在焊接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已逐渐成为传统焊接技术的补充和发展,对其工艺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为其在国内的应用建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焊接过程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同时具有大量随机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而人工神经网络(ANN)由于其具有非线性映射及自学习等特点,使其在焊接领域的研究中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对YAG激光深熔焊试验的正交设计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网络模型,并且基于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YAG激光深熔焊的熔深预测和针对不同熔深要求对主要工艺参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提出了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试验数据辅助分析,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编程处理能力,减少人为参与次数,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自动化。通过对具体数据、图表的实际应用表明,此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表达原数据关系,数据的识别精度更高,能够满足实际试验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工艺试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电子束焊接参数与二次熔焊接头力学性能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电子束焊接参数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选择合适的二次熔焊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工艺试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电子束焊接参数与二次熔焊接头力学性能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电子束焊接参数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选择合适的二次熔焊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模糊神经网络预测钢件热处理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的知识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根据零件的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回火温度、回火时间等参数,用该模糊神经网络预测为钢件热处理工艺制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