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聚丙烯(PP)采用熔融法接枝马来酸酐(MAH)聚乙烯(St)双单体。实验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率随其加入量增加而提高;添加两种单体时,马来酸酐添加量保持不变,马来酸酐接枝率随苯乙烯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经转矩流变,红外,热失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均与聚丙烯发生接枝反应,且有交联网络出现,因此推断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预先发生交替共聚,共聚物与聚丙烯反应生成最终接枝物。接枝物应用于PP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乙丙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及DSC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通过对共聚物中乙烯、丙烯含量对交联、降解反应影响发现:在丙烯含量较高时,同时伴随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研究了两种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其用量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黏结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共聚物接枝率和用量的增加,LLDPE/SEBS-g-MAH共混物的黏结性能呈上升趋势;在LLDPE/SEBS-g-MAH共混物中加入POE-g-MAH,可在保证共混物黏结性能的基础上降低SEBS-g-MAH用量,当吸光比为0.1378的POE-g-MAH用量为15%时,体系的拉伸剪切强度达到5.52 MPa;当接枝物用量过高时,接枝物富集区与贫乏区之间的分子链缠结作用减弱导,致黏结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接枝低等规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等规聚丙烯(LIPP)是由等规立构和间规立构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低的结晶性能,良好的粘接性和加工性能,在胶粘剂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IPP的非极性和低的机械性能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采用溶液法,以过氧化二异丙本(DCP)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作为共聚单体,将马来酸酐(MAH)接枝到低等规聚丙烯(LIPP)大分子链上,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产物(LIPP-g-MAH-St)的接枝率(GR),并系统地研究了加料方式,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GR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加入引发剂的加料方式有利于马来酸酐对低等规聚丙烯的接枝反应,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时间7h,MAH的加入量为9份(以100份LIPP计),引发剂DCP的加入量为0.45份。 相似文献
7.
马来酸酐及苯乙烯同时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采用双螺杆反应挤出的苯乙烯、马来酸酐2种单体同时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单体总浓度、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对PP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苯乙烯的加入使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比单独的马来酸酐接枝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二甲苯为溶剂,BPO为引发剂并采用滴加引发剂的方法合成了马来酸酐(MAH)接枝PP树脂。在研制过程中,考察了引发剂用量,MAH与引发剂的配比、溶剂用量,引发剂滴加时间对PP接枝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引发剂用量来控制接枝率,引发剂用量对产率影响不大;随MAH/BPO比例的增加,接枝率有增加的趋势,但产率有明显下降;溶剂用量对接枝率无大影响,但产率随溶剂用量增加而降低;随引发剂滴加时间的延长,接枝率有明显提高,而产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DMC)代替传统溶剂丙酮,在120℃、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为9:1及氮气环境下,以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化学滴定等表征方法确证产物为R-SMA,并研究了两种溶剂及其用量对R-SMA组成、结构、分子量、转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DMC作溶剂时,R-SMA以苯乙烯作为分子主链,其中SSM、MSS、MSM三种结构在分子链中随机分布,呈无规排列;随着DMC用量的增加,R-SMA的分子量降低,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马来酸酐含量变化不大;与丙酮作溶剂相比,DMC作溶剂时,产物的分子量及马来酸酐含量均较低,耐热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PP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系统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丙烯的固相反应工艺,探讨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在惰性气体环境中,于100~150℃范围内,MAH和PP可进行固相接枝反应,较好的配方是PP100,MAH10,引发剂1(质量份);较好的工艺条件是130~150℃,30~40min.与熔融接枝相比,在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均相同的情况下,固相接枝的接枝率高于前者,所制备的MAH—g—PP在PP—CaCO_3复合物中起到了显著的增容和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引发剂DMDPB在LLDPE熔融接枝MAH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用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DMDPB)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两种不同的引发剂将马来酸酐(MAH)接枝到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用二甲苯溶解-丙酮抽提(或沉淀)法处理接枝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在新型引发剂DMDPB的引发下,马来酸酐成功地接上了PE。用化学实验方法定量测定了接枝率的大小和凝胶含量,结果发现DMDPB引发的接枝物无凝胶现象。通过溶体流动速率的测定说明了接枝物加工性能的优劣。并对两种引发剂做进一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UHMWPE微粉辐照接枝MAH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辐照方法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用水在UHMWPE膜上的润湿角作为目标函数,依据试验优化设计和灰色系统控制理论,研究了辐照剂量、微粉的粒度和MAH单体的浓度对润湿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考查的三因数对润湿角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顺序为:辐照剂量>UHMWPE微粉粒度>MAH浓度。从关联角度看,三因素对润湿角的关联度没有明显的差别,表明在UHMWPE微粉辐照接枝的反应过程中,所考查的三因素对接枝反应过程的影响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由于辐照剂量在UHMWPE的接枝反应中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接枝反应中要严格控制其辐照剂量,其次注意微粉粒度,适当调整单体加入量。至于交互作用,尚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大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PE-UHMW接枝马来酸酐(MAH)(PE-UHMW-g-MAH),以二甲苯、十氢萘和白油为界面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接枝单体MAH对PE-UHMW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酸碱滴定等测试方法对PE-UHMW-gMAH进行表征。讨论了界面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及接枝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接枝率的影响。最终选用二甲苯作为界面剂。由FTIR可知,MAH已接枝到PE-UHMW分子链上;当二甲苯、BPO和MAH用量分别为10,1.2,3份,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 h时,PE-UHMW-g-MAH的接枝率可达1.54%。 相似文献
17.
MAH改性SEBS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螺杆熔融接枝反应制备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考察各种因素对接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AH的加入量从0.8份增加到1.2份时,接枝率从0.60%增加到0.85%;随着SEB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反应接枝率逐步降低;对双叔丁过氧异丙苯(BIBP)的用量为0.10~0.12份时,有利于接枝产品综合性能的控制;共聚聚丙烯(CO—PP)的加入能改善产品的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法制备POE接枝MAH,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MAH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接枝率及熔融指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AH用量增加,接枝率逐渐增大,熔体流动速率逐渐下降;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接枝率也随之增加,熔体流动速率却显著下降。同时对POE接枝MAH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共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MSP)作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PP/滑石粉复合材料,研究了MSP对PP/滑石粉复合材料热行为、拉伸强度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SP降低了PP/滑石粉复合材料中PP相的熔融温度(Tm),但随着增容剂MSP含量的增加,Tm呈上升趋势.MSP改善了PP/滑石粉间的相容性,促进了滑石粉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相的Tco随着MSP含量的提高,Tc呈下降趋势.MSP增容剂提高了PP/MSP/滑石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动态贮能模量,并存在一最佳的增容剂添加量.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配方;并且探索了接枝反应过程中PP自由基的降解抑制方法。结果表明,以引发剂A为引发剂,以嵌段PP为基础树脂,以MAH为接枝单体,以St为第二单体的PP/A/St/ MAH反应体系使PP自由基降解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制备接枝为1.5%-4.0%的接枝聚丙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