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江侠 《海河水利》2011,(1):9-10,14
分析了南水北调通水初期海河流域农业和生态补水方案编制的必要性,提出了补水方案制定前需要对南水北调通水初期当地和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的年景进行分析,选取补水对象,测算农业和生态的需补水量.统筹考虑南水北调工程余水过程与补水候选对象不同季节的缺水过程,采用"过程匹配,典型归类"的方法,将海河流域补水年份归纳为4种类型,即单补...  相似文献   

2.
王峰  刘梅 《中国水利》2021,(10):39-42
实施生态补水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大举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河南、河北、天津等地方河道先后实施了多次生态补水.为更好地发挥中线工程生态效益,在分析相关工作现状基础上,从补水启动条件和程序、各方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机制、用途监管、水量计量及水费收缴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设想,为指导规范后续生态补水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在分析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丹江口水库在满足汉江中下游及北调城市供水的同时,向调水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的潜力。结果表明:在1956—1998年的42 a中,除了8个枯水年或者连续枯水年无水可补之外,其余34 a均可向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多年平均生态补水量可达21亿m3,年生态补水量最多可达45亿m3,具有向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水调度的实际需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三级区为基本单元,从生态条件、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资源三级区进行生态水文分级,为研究中线受水区生态补水目标及优先级别提供依据;在分析生态补水目标确定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水方式,初步界定中线工程生态补水对象主要有三类:湿地、地下水、河流;最后根据水资源三级区生态水文分级结果,确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水目标及优先级别。  相似文献   

5.
立足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补水实践,从生态环境供用水水量、设备设施及环境条件、调度方案、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了现有分水口门条件下2019-2024年中线富余输水能力相对充足;指出现有退水闸作为生态补水通道的有利条件和总干渠调度方案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实施生态补水时需要关注水面线变化过快、地方配套工程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官厅水库是永定河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为探究官厅水库在永定河生态补水中的作用,通过对官厅水库1997—2020年调度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通过前期规划、组织实施、开展治理及调度调整等措施,提升和增加了水库的水质、水量,提高了官厅水库的供水保障能力,实现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目标,在永定河生态补水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分析长江、淮河和黄河的来水丰枯遭遇规律,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工程基础,重点研究了东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的可能性及补水潜力。认为东线工程无论是水源还是工程运用条件均有能力向黄河相机补水,补水不仅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有利,而且对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补水的缺水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和补水关键期,以永定河官厅山峡段为例,采用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两种方法,计算不同阶段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生态水量。结果表明:水文变异后,永定河生态严重退化,实施生态补水迫在眉睫;现状1. 7×10~8m~3补水水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满足河流正常需水;未来3个典型年(75%、90%和95%)最低的生态补水量为4. 88×10~8、6. 11×10~8和6. 37×10~8m~3,同时推荐3-6月份为生态补水关键期。通过对生态补水量和补水时机的研究,为永定河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南水北调通水后海河流域的供水格局变化情况,探讨了通水后的调度情景及各调度情景下与调度有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本身的工程运行管理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需求等非工程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调度管理模式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河流域环境用水与南水北调配水问题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全国七大江河中名列前茅。海河流域水资源不当的开发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尽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面分析和科学预测海河流域现状和未来水资源短缺量及其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建设和运营以及地下水库参与水量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流域与区域(省级)两层次调度管理体制以及计划调度与市场调度相结合的调度方式框架下,探讨了市场调度过程中流域级水资源年、月调度计划的生成机制,提出了流域级和省级水资源市场调度的水价结构以及相应的水价形成机制。这些机制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水资源调度中的主导作用,并能保证各调度主体具有参与管理的空间,同时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障海河流域民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问题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介绍海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修复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水生态环境的目标,建议采取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水污染防治、抓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提高调控洪涝水能力和加强管理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斌 《海河水利》2002,(5):9-10
从历史上看,生态环境意识的变迁决定着水资源管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50年来,由于人口猛增,加上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不断地侵夺生态环境用水,从而造成了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实施水资源分类分级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了江苏省旧有的江水北调工程,形成了现有格局。从而形成了东线工程供水成本核算的复杂性组合。本文从该工程供水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人手,解析这一组合成分,剖析了核算依据的指导思想,为今后各类相关综合性工程中的分项目标的成本核算及相关新、旧工程运用中的成本分摊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管理制度决定着调水工程的成败,基于国情和水情,水资源配置的准市场机制是其必要的制度选择.在南水北调工程水市场机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建立协商机制、完善水权流转制度等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1工程概况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工程之一,是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补济汉江下游流量的一项大型输水工程。工程由引水干渠、进出口控制工程、跨渠倒虹吸、路渠交叉及东荆河节制工程等建筑物组成。引水干渠的引水口位于荆州市龙洲垸、出水口为潜江市高石碑,线路地跨荆州、荆门两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和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和仙桃市,途中穿越荆江大堤、汉江干堤、长湖湖叉、拾桥河、西荆河  相似文献   

18.
何杉 《海河水利》2003,(6):45-46
在介绍生态水工学的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海河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利用生态理念提出对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进行改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用生态学的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生态水工学的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海河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利用生态理念提出对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进行改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不断恶化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展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当前流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务院近期批复实施的《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全面分析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现状,梳理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思路和布局,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方案,明确了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