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增强材料的特性和增强方式把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分为纤维增强、微粒增强、聚合物合金(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增强等4类,主要介绍近年来不同种类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增强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对比了自行研制的无卤阻燃增强PET与传统的卤系增强阻燃PET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电性能、结晶性能、耐热性能、流动性.结果表明,在满足相同阻燃要求时,无卤阻燃增强PET和卤系阻燃增强PET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当;无卤阻燃增强PET的电性能明显优于卤系阻燃增强PET;无卤阻燃增强PET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略优于卤系增强阻燃PET;二者的流动性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溶胶凝胶原理的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方法,按照生成的增强填料种类的不同,将原位增强体系划分为SiO2、TiO2、ZrO2等五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原位增强方法、增强机理以及由此获得的增强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这3种典型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并针对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医疗等民用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比了连续性碳纤维增强的方式与短切及粉末碳纤维增强方式的效果差异。以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骨外科医疗部件为对象,对其耐磨性、生物相容性、耐高温性、X光射线透过性能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论增强现实广告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增强现实广告的作用机理。方法分析增强现实的本质,论证增强现实广告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再从移动广告、网络广告、户外广告等领域来分析增强现实广告作用的经典情形,最后从体验、融合、智能、O2O这4个方面揭示增强现实广告的作用机理。结论增强现实的本质是一种更真实和奇妙的混合现实,它通过创造虚实交融的新型体验,完全融入日常生活,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加速线上传播向线下营销的转化等环节,达到既增强营销又增强传播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醋酸纤维素-纤维素(CAC)增强膜的孔结构特征以及干、湿增强膜,增强膜与非增强膜,增强膜整体与膜表皮层孔尺寸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吸附在金属薄膜或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分子的红外吸收强度会发生很大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增强红外,它与表面增强拉曼具有类似的增强机理,能极大降低红外检测的下限。简单介绍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特点、增强机制、测试方式及其应用,总结了近10余年纳米材料作为红外增强基底在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中的研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各向同性、比强度高、优良的高温强度、成本较低等特点而受到高度关注。TiC及TiB增强颗粒以其稳定的复合结构、良好的增强效果得到发展,成为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最终优选增强剂。从制备方法、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等方面概述了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纸张增强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氮气的保护下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纸张增强剂。探讨了合成过程中阳离子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湿部应用中增强剂用量、pH值、浆种与纸张增强效果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80℃、乳化剂用量5%和引发剂用量0.75%时,乳液聚合物的增强效果最佳。增强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增强剂用量0.8%,体系的pH值为7。使用增强剂时,应先调体系的pH值,再加入增强剂以充分发挥增强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各种弹性体对GPPS增强,在国际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增强方式主要分为聚合反应增强、材料预混增强.例如HIPS多是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丁二烯橡胶增强,PP多是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预混增强.NCM新产品Polytuf PS-1则是采用亚微米分散技术预混合增强的新型PS增韧剂,已通过FDA、UL燃烧等级测试.亚微米分散技术是增强剂和载体均被分散到小于1μm的直径,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CAC增强膜孔结构特征及孔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醋酸纤维素—纤维素(CAC)增强膜的孔结构特征以及干、湿增强膜,增强膜与非增强膜。增强膜整体与膜表皮层孔尺寸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4种不同增强形式的铝基复合材料:SiCp均匀增强(A)、SiCp集中增强(B)、Si3N4网络骨架增强(C)以及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D),研究了它们在各种循环应力幅度和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响应规律以及预力学循环对常规力学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力学循环过程中,材料A、B、C均存在循环硬化,并都在最初10次循环内达到稳定;存在一个特定的预加载应力幅σm8,能使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最理想;作为非连续增强体SiCp增强材料A,其T6时效态的屈服强度明显优于其他材料;连续增强体Si3N4网络陶瓷增强材料C强度较高而塑性不足;SiCp集中增强材料B兼具了非连续增强体和连续增强体的塑性和韧性;碳纤维增强材料D由于内部碳纤维混乱排布导致在力学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循环软化.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增强体材料、增强机理、制备方法等方面简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的选用原则、种类和特点,并根据增强体材料的形态重点阐述了4种增强机理,介绍了7种制备铜基复合材料方法的工艺机理、特点,最后指出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白松浩 《材料保护》2004,37(Z1):111-112
填料增强是进一步改善聚合物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填料增强聚合物的热点纳米填料增强、最佳含量、表面处理和填料混杂进行了平述,并提出了今后填料增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泡沫玻璃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泡沫玻璃力学性能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对其进行增强处理。评述了泡沫玻璃的微晶化增强、纤维增强、高密度增强等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它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总结了泡沫玻璃几种新强化技术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目前泡沫玻璃增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热压罐成型工艺, 选择了树脂柱Z向增强泡沫芯材、碳纤维Z向增强泡沫芯材、Kevlar纤维缝纫增强泡沫芯材3种Z向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对夹芯结构进行了低速冲击损伤和冲击后压缩(CAI)性能研究, 考察了不同Z向增强方式对冲击损伤面积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 Z向增强对泡沫芯材产生了初始损伤, 其冲击后损伤面积大于未增强泡沫夹芯结构; 但Z向增强改变了夹芯结构的压缩破坏机制。通过选用合适的Z向增强材料和Z向增强参数, 能够提高夹芯结构的压缩强度和CAI强度。其中当增强材料为碳纤维, 增强参数为10 mm×10 mm时, 压缩强度提高了13%, CAI强度提高超过40%。  相似文献   

17.
增强现实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雁飞 《包装工程》2018,39(7):27-30
目的研究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方法阐述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包装的互动体验,重点介绍增强现实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趋势。从增强现实技术在不同包装材质上的应用、增强包装产品信息传递面、增强包装产品社交化、突破传统包装营销应用效果、替代传统纸质说明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包装通过创新思维在包装中加入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其既具有传统的功能,还具有新的应用方向,如RFID盘点检测、检测产品温度和新鲜度、增强现实展业发布平台等。结论通过研究当前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现实和虚拟世界应用可以得到连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合成制备的TiC/Fe(Mo)复合粉末为增强相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探讨复合增强粉末中金属相的种类、含量对增强相结构及烧结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Mo为10~20(Wt%)的TiC/Fe(Mo)粉末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探讨了一条粉末冶金材料增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热膨胀的研究进展,叙述了温度、增强体体积分数、增强体颗粒尺寸、增强体颗粒形状、增强体种类和热处理及其他对镁基复合材料热膨胀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热膨胀的理论预测模型,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4种改性聚苯硫醚贮存寿命热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颜色(黑色和本色),长玻纤和碳纤增强、增韧增强改性聚苯硫醚进行了热空气老化试验研究,通过选择拉伸性能下降超过30%作为贮存寿命判据,预测40%长碳纤增强聚苯硫醚(黑色)、40%长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本色)、40%长玻纤增韧增强聚苯硫醚(黑色),40%长玻纤PA66增强聚苯硫醚(黑色)贮存寿命分别为32.4、55.5、23.8和60.3年,适宜在武器装备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