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原理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风化淋积型稀土矿矿床特征及原地浸出机理,矿石渗透性、浸出剂种类及浓度、浸出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布液、收液方式等对原地浸出速率及稀土总收率的影响,并论述了计算机在原地浸出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湿法冶金处理氧化镍矿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概述了湿法冶金处理氧化镍钴矿石的现状,详细叙述了加压浸出的基本规律及澳大利亚三个采用加压浸出技术开发项目的运营情况,指出了湿法冶金处理氧化镍矿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两种加压浸出工艺处理锌浸出渣的试验研究。“加压还原浸出+氧压浸出”取代原针铁矿工艺的“三段逆流热酸浸出+还原”,锌焙烧矿到铅渣的渣率为15.74%,锌、铁、铜、铟、镁的浸出率分别为99.32%、93.50%、95.02%、91.03%、99.97%,各项指标均优于原工艺,锌、铟的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82、11.03个百分点,反应时间由14 h缩短为4 h,液固分离次数由4次减少为2次。“两段逆流加压浸出”取代原黄钾铁矾工艺的“硅浸+预中和+黄钾铁矾沉铁”,锌焙烧矿到二段渣的渣率为35.88%,锌、铁、铜、铟、镁的浸出率分别为98.50%、4.94%、90.48%、2.69%、93.77%,各项指标均优于原工艺,浸出后液(相当于水解除铁后液)可以直接返回中性浸出工序,反应时间由16 h缩短为4 h,液固分离次数由3次减少为2次。加压浸出采用密闭的加压釜,更容易实现整个炼锌系统蒸汽平衡,无需额外增加蒸汽锅炉。  相似文献   

4.
加压氰化法提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光  吴润身 《黄金》1999,20(3):35-37
采用加压氰化浸出法研究了从含金银矿石中提取金银。该工艺与常规氰化法相比,具有浸出周期短、效率高,投资少、成本低、浸出率高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硫酸溶液从澳大利亚某红土镍矿中浸出镍,考察了酸度、浸出时间和矿石粒度对镍浸出率和酸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粒度对镍浸出率影响较大;在酸度2.51mol/L、矿石粒度-8~+2mm、两段逆流浸出时间均为12d的最佳条件下,镍浸出率为78.52%,浸出液中残酸质量分数小于5%,酸耗在64t/t镍左右。该工艺投资少,流程短,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常压下用两段逆流浸出工艺浸出某国外进口菱锰矿石,考察了酸矿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以及磨矿细度对一段浸出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最佳条件为矿石细度-0.124mm(-120目),浸出温度60%,酸矿质量比为0.7,浸出时间4h,最佳条件下做两段逆流浸出综合试验,锰总浸出率可达到98.33%,浸出渣锰含量为1.49%。  相似文献   

7.
陕西某钒矿石钙化焙烧—酸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钙化焙烧—酸浸工艺从陕西某钒矿石中浸出钒,考察了焙烧温度、添加剂种类与用量、焙烧时间、空气通量、矿石粒度、浸出条件等对钒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100目、焙烧温度920℃、加入4%CaCO3+2%CaCl2作添加剂、空气通量50m3/(m2·h)条件下焙烧4h,然后在硫酸总用量8%、液固体积质量比1.5∶1、常温条件下2段逆流浸出3h,钒浸出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从含铜锌粉置换渣中回收铜的工艺流程和应用情况,其中含铜锌粉置换渣采用二段逆流加压氧化浸出和一段常规浸出工艺,铜浸出率大于96%,浸出液采用碳酸钠中和,中和后酸度控制在2~8g/L,中和后液经二段过滤进出铜萃取流程,萃取工艺采用3级萃取、2级酸洗和2级反萃,铜萃取率达到99%以上,铜反萃液经纤维改性材料除油,电积...  相似文献   

9.
镍蛇纹石矿石中含有大量的Mg,Ni等有价金属,但其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试验研究了采用硫酸浸出工艺从镍蛇纹石中浸出Ni,Mg.常规硫酸浸出试验结果表明,Mg,Ni浸出率较高,但会导致浸出液酸度大及生产成本高,所以提出了二段逆流浸出新工艺.采用新工艺,Mg,Ni浸出率分别可达到99.3%和97.8%,而且浸出液中游离硫酸的质量浓度可降至1~5 g/L,使最终浸出溶液的pH值保持在1.0~2.0之间,适于下一步净化除杂,同时降低了硫酸用量,是从镍蛇纹石矿石中综合提取Ni,Mg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铅锌矿加压酸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气为加压气体,探讨了采用加压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铅锌矿,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浓度140 g/L、浸出压力0.6 MPa、浸出温度130℃、液固体积质量比5∶1、反应时间120 min、搅拌速度600 r/min、矿石粒度0.074 mm以下占90%以上条件下,浸出矿浆的过滤性能良好,锌浸出率大于96%,铅入渣率98%以上,渣中锌质量分数1.8%左右,铅质量分数达30%以上,可送炼铅系统。  相似文献   

11.
何小燕  刘清 《甘肃冶金》2012,34(5):7-10
本文对铀的碱法浸出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碱法浸铀原理和各工艺浸出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浸出时间、浸出剂(氧化剂)浓度、矿石粒度等,加压碱浸和碱法堆浸除考虑这些外,还有各自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矿浮选尾矿进行了矿石性质及浸出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浸出工艺设计;设计采用两段浸出工艺,并对主要方案和设备选型进行了阐述。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两段浸出工艺可以有效地回收矿石中的铜、钴,其浸出率分别达到95%、84%。  相似文献   

13.
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工艺目前多用于湿法炼锌、湿法炼钴等行业,在湿法制砷行业比较先进的是立式釜加压浸出工艺,还没有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应用于湿法制砷领域。因此贵冶采用试验的方式对卧式釜连续加压浸出应用于湿法制砷进行了研究,并对进液量、风量等参数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成功地将卧式釜新工艺应用于湿法制砷,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本金属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持久的环境压力促进了对低品位矿石和废物开发利用的研究,并为此目的而采用了比较廉价的处理方法,如原地浸出和堆浸。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铜的原地浸矿技术及工艺 ,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研究成果。如何加强我国铜的原地浸出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对推动铜的原地浸出工艺向前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某铜金精矿进行了高温加压氧化—氰化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氧分压和初始NaCl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铜浸出率的影响以及后续氰化条件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条件下,即粒度-325目占90%、初始NaCl浓度40 g/L、浸出温度180 ℃、氧分压0.6 MPa、液固比5∶1、浸出时间2.5 h以及搅拌速度750 rpm,在氰化条件:振荡氰化、液固比2∶1、NaCN加入量10 kg/t浸铜渣和氰化时间24 h,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8.3%、94.7%和99.7%。该铜金精矿采用加压酸浸—氰化提取金银铜工艺具有对3种有价金属回收率高、氧化速度快、对矿石中杂质不敏感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丹霞冶炼厂综合回收锌粉置换镓锗渣浸出镓锗铜有价金属的生产实际情况,浸出流程设计采用原料氧化烘焙预处理与二段逆流加压氧化浸出加一段常规浸出,以及独立的混酸浸出工艺,镓、锗、铜浸出率分别为94%、94%和95%。在2017年试生产期间镓、锗、铜金属浸出率分别为94.06%、59.37%和98.90%,通过对锌粉置换镓锗渣成分和浸出机理的分析,基于最小化学反应量原理优化改进原有流程,取消氧化烘焙预处理操作单元,强化二段加压氧化反应条件,抑制溶液硅凝胶生成,锗的年平均浸出率由2017年59.37%提高至2019年的75.35%,镓、铜金属浸出率分别升高了0.75%和0.12%,优化后生产费用年节约355万元,流程更精简,生产现场更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8.
难处理金矿石的碱法加压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难处理金矿石碱法加压氧化预处理的技术现状、碱法加压氧化预处理的反应机理。通过试验证明,采用碱法加压氧化预处理低硫高碳酸盐含金矿石较为适宜。预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湿法冶金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荣骏 《湿法冶金》2007,26(1):1-12
根据收集的资料及多年的研究结果,系统地总结了湿法冶金中的新技术,分别阐述了浸出(加压浸出、活化浸出、细菌浸出、原地浸出)、溶剂萃取、离子交换、膜分离及电解方面的新发展与新技术,特别介绍了湿法制备粉体材料,并提出了湿法冶金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铜提取技术相比,原地浸出是一种更具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采矿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具有总投资较少、运营成本较低、无需在地表堆存矿石和废石等许多优点;除此之外,还能够解决某些新矿山因种种原因不适合用传统技术开采和提取的问题。实际上,铜的原地浸出萃取工艺已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过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未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3个在建项目即将开发成功,进行规模化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