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在云南省元江县引种的野生中国芦荟所含的化学成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共检测出 4 5种化学成份。并对不同生长期的芦荟叶所含成分进行了比较 ,除氨基酸外 ,大多数成分有随着芦荟叶的生长期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6,(1):40-42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联用分析法在线分析云南元江库拉索芦荟根、叶表皮、凝胶3个部位的香气主要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元江芦荟不同部位香气物质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芦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芦荟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基础作用 ,并对芦荟的研究开发现状、我国目前的主要芦荟制品进行了阐述。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 ,我国芦荟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产品的形式单一、附加值低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芦荟的种类、主要成份、药理作用和古代应用记载等,芦荟具有杀菌、消炎、关容、抗衰老、镇痛镇静等作用,在古今中外均有较多的应用记载,是很有价值、廉价的天然药材,预测芦荟在消炎、镇痛等天然护理牙膏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木立芦荟、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3种鲜品芦荟中芦荟苷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芦荟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超声提取法获得芦荟苷乙醇提取液,采用体外测试法考察不同品种中芦荟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木立芦荟苷提取物(ALMs)中芦荟苷含量最高(9.02 mg/g)。中华芦荟苷提取物(ALZs)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其EC50值分别为0.78 mg/mL、0.24 mg/mL和1.35 mg/mL。结论:不同品种芦荟中芦荟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为芦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功效奇特的植物——芦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医药化工》2006,(5):26-32
1芦荟品种之间的比较 芦荟是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Aloe)多年生多肉质草木植物。目前,芦荟属植物包括变种共有500多种。各国竞相开发的只有5-6种,最常见的为:库拉索芦荟,开普芦荟(Aloe ferox Mill),木立芦荟(Aloearboescens Mill),中国芦荟。  相似文献   

7.
芦荟的特殊功能及其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芦荟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阐述了芦荟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多种特殊功能及其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内容,从而为国内进一步深入开展芦荟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8.
用纳滤膜“浓缩”芦荟原汁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芦荟原汁采用纳滤膜分离成的“芦荟浓缩液”与“芦荟水”两个组分中各种成份含量比较 ,为膜分离法在芦荟原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芦荟粘胶纤维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芦荟的营养成分开发具有护肤保健作用的功能性芦荟粘胶纤维。就芦荟材料的选择、与纺丝粘胶的混合比例和产品性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芦荟具有保湿及美白和杀菌的作用,本文对芦荟护肤霜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的选择进行分析;研究了芦荟护肤霜技术指标的测定及其性能评价的方法;实验中运用高剪切的均质乳化机,采用二甲基硅油、羊毛脂、白凡士林、新鲜芦荟原汁等优异的护肤原料,运用合理的加料方式及乳化工艺制备芦荟护肤霜;对膏体色泽﹑香气﹑结构﹑pH值﹑耐热﹑耐寒﹑离心﹑颗粒度等指标按照国家化妆品标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芦荟护肤霜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芦荟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丽娟 《化学世界》2003,44(1):19-20
芦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品种极多。我们从中华芦荟中利用热水浸提法分离提取出了水溶性的多糖 ,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 ,经苯酚 -硫酸显色 ,于 489nm处测定 ,其中的多糖含量为 7.6 9%,该法测定芦荟多糖含量 ,简单、快速、灵敏 ,而且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毛泡桐(原变种)内桐皮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植物毛泡桐(原变种)(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var.tomentosa)内桐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反复纯化分离及制备,从其70%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到5种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香豆酸(ρ-coumaric acid,Ⅰ)、咖啡酸(caffeic acid,Ⅱ)、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Ⅲ)、异毛蕊花糖苷(isoverbascoside,Ⅳ)和肉苁蓉甙F(cistanoside F,Ⅴ)。化合物Ⅰ和Ⅱ为酚酸类化合物,Ⅲ~Ⅴ为差向立构苯丙素苷类化合物,Ⅰ、Ⅱ和Ⅴ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芦荟凝集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分别从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叶肉组织中分离提取得到的 3种凝集素 (命名为Lec1、Lec2和Lec3)进行了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考察了三者的分子质量 ,对糖抑制的专一性和糖基组成。结果表明Lec1和Lec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3 0 0 0 ,而Lec2为 2 6 0 0 0 ,只有Lec3能被麦芽糖抑制。糖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三者的糖链部分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N 乙酰氨基葡萄糖构成。三种芦荟凝集素能够识别并抑制K562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中华凝集素、库拉索凝集素、木立凝集素的抑瘤率IC50值分别为 4 1 93、2 30 5、1 41 8mg/ml。而在质量浓度 >2 5mg/ml时它们对成纤维细胞FC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动物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芦荟凝集素的抑瘤作用 ,同时表明芦荟凝集素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抵御癌细胞的入侵  相似文献   

14.
袁菊丽 《应用化工》2011,40(6):990-992
通过研究2年生、3年生西党参的不同月份的产量、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来确定西党参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2年生、3年生党参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多糖含量在相同年限的不同月份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综合考虑产量、多糖含量,确定西党参的最佳采收期为栽培第3年的9~10月。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广东遂溪产沙田柚果皮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2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58%。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37.18%)和β-月桂烯(26.93%),占总挥发油含量的64.11%。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MS法分析了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所提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月桂烯、反式-罗勒烯、顺式-罗勒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金合欢烯、γ-榄香烯和环十二烷己酮为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中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78.81%、45.9%、70.1%。在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顺式-罗勒烯,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44.3%和11.1%,固相微萃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大根香叶烯,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19.8%。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相对质量分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成分较完全,是提取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木蝴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木蝴蝶中挥发油组分进行了提取,测得木蝴蝶挥发油含量为0.3%,并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确认出18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和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92.35%。  相似文献   

18.
On the 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s in Garlic Mustard (Alliaria petiolata [M. B.] Cav. et Gr.) Garlic Mustard (Alliaria petiolata [M. B.] Cav. et Gr.) with reference to its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s a typical member of cruciferous plants (Brassicaceae). Analyses of 59 German and 8 Norwegian provenances resulted in an average fractional portion of 44% and 34%, resp., for erucic acid. Thus, this wild species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having a comparably high amount of this fatty acid. Indications that erucic acid is amounting to more than 75%, seem to be founded in a misinterpretation of an older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9.
In laboratory studies, water-soluble extracts from senescent western bracken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pubescens Underw.) fronds reduced germination of western thimbleberry (Rubus parviflorus Nutt.) and delayed germination of salmonberry (R. spectabilis Pursh.), but did not affect Douglas 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Mirb.] Franco). In greenhouse studies, unincorporated western bracken litter reduced emergence of all three species but did not influence root and shoot length or dry weight. However, bracken litter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reduced both shoot length and dry weight of western thimbleberry seedlings. Allelopathic interactions may explain the relative absence of woody shrubs such as western thimbleberry and salmonberry from sites dominated by western brac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