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海南遗存的"约亭"进行调查,从文化地理视角分析约亭的建筑形态特征和演变线索。以此为基础,研究约亭与亭的渊源关系,认为海南约亭是由具有军事防卫功能的亭建筑转变为行政管理性亭建筑,并经过明代乡约制度催生在清代出现的产物,是功能性亭建筑在当代的存在形式。海南遗存的几座约亭是研究、追溯乡约历史的直接物质载体,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乡亭又称村亭、社亭,是越南乡村民众祭祀、聚会议事的场所,具有行政、信仰和文化的功能。乡亭遍布越南全国城乡,尤以河内地区较集中。乡亭里供奉城隍神、地方神或英雄。乡亭在形制、空间、构架和装饰上都表现出越南建筑的文化特质,其某些特征与毗邻我国的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亦有密切关联,是东亚建筑文化体系的重要类型,其斜梁构架也是东亚木构建筑最重要的构架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3.
乡亭又称村亭、社亭,是越南乡村民众祭祀、聚会议事的场所,具有行政、信仰和文化的功能。乡亭遍布越南全国城乡,尤以河内地区较集中。乡亭里供奉城隍神、地方神或英雄。乡亭在形制、空间、构架和装饰上都表现出越南建筑的文化特质,其某些特征与毗邻我国的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亦有密切关联,是东亚建筑文化体系的重要类型 , 其斜梁构架也是东亚木构建筑最重要的构架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盛 《中外建筑》2012,(4):40-42
摘 要:亭是最能代表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缩影.本文从亭几千年来的发展变化开始讲起,通过对亭的分类、亭的功能和文化内涵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系统阐述了亭这一极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揭示了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通过亭的历史的描述,分析出亭具有建筑艺术、环境艺术和文化艺术,最后分别从亭的位子选择、设计构思、深入设计等多方面阐述亭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南海沄台的东北侧,有一座秀丽的点景建筑,就是有名的中南海沄台流杯亭。流杯亭的建筑布局特殊,地面较低,但高于水面。流杯亭台基中心是汉白玉石雕,水槽深约十五厘米,水槽深约十五厘米。当年乾隆皇帝还在亭上亲题匾额“流水音”,所以流杯亭又名流水音。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极富特色的装饰形式之一,在传统建筑的梁柱桁枋等大小木构件上我们都能看到绘制着的各式各样的彩画图案与纹样。文章以南京近代亭式建筑中的建筑彩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比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对南京近代彩画图案纹样、构图、设色等进行归纳、比较与研究,对传统建筑彩画的纹样流变以及演化后的类型进行初步的疏解。而后从装饰纹样设计、文化语言建构等视角展开论述,探索南京近现代时期亭式建筑彩画中旋子彩画的演化机制、纹样特征以及历史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图式结构,以期对南京近代亭式建筑中旋子彩画的纹样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亭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别。应用最广的是建在园林当中供游人观景、休息并点缀园景。亭用于园林当中,始于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历史各个阶段亭子在型制、造形、功能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亭一般体量不大,造型极为丰富,建筑形式变化多端。本文具体介绍几种亭的构造方式、构造规律以及一般亭子的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亭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别。应用最广的是建在园林当中供游人观景、休息并点缀园景。亭用于园林当中,始于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历史各个阶段亭子在型制、造形、功能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亭一般体量不大,造型极为丰富,建筑形式变化多端。本文具体介绍几种亭的构造方式、构造规律以及一般亭子的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观光亭设计与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四会柑乡大桥观光亭廊设计实践,体现到在建筑景观中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与建筑、山水等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能登临眺望又起到观景、赏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杭州灵隐寺前的冷泉亭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历经1 200多年变迁,从一座山中路亭演变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它的演变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古代风景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景营造中的审美嬗变,具有研究价值。梳理了冷泉亭的景观变迁历程,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总结各时期发展特点。重点辨析了冷泉亭变迁过程中的建筑选址、体量、存废三方面的权衡关系。认为在长期发展中,风景建筑受人的审美和环境作用,其形式和位置不断被调整,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该案例的研究,对于理解古代风景建筑的营造逻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亭本是供人休息的建筑,还是一种重要的点景建筑。亭的种类很多,以造型分,可分为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亭、扇面、卷书、天圆地方等。各种形式中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各种组合式亭。仅以北方现存亭子形式粗略统计,就有四五十种之多。本文对各种六角亭的基本构造和技术要点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亭本是供人休息的建筑,还是一种重要的点景建筑。亭的种类很多,以造型分,可分为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亭、扇面、卷书、天圆地方等。各种形式中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各种组合式亭。仅以北方现存亭子形式粗略统计,就有四五十种之多。本文对各种六角亭的基本构造和技术要点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文渊阁”为《四库全书》藏书处,规制最为壮观。文渊阁位于文华殿以北,阁前有一长方形水池。阁制面阔六间,前后出廊造。阁虽采用六间建制,但作为楼梯间的西梢间面阔仅一廊步深,其余五间仍明间坐中(见“文渊阁地盘图”)。这种变通形式在清代建筑中较为奇特。阁采用歇山式琉璃瓦顶,黑心绿剪边做法。文渊阁外观两层,内实三层。阁之梁架结构大体以《工程做法·九檩楼房大木》为准。但改硬山顶为歇山顶,于腰檐部位增设暗层,上檐金柱改为落地通柱。  相似文献   

15.
洪泉  董璁 《中国园林》2012,28(8):93-98
平湖秋月曾为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有着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唐代望湖亭时期的单体建筑到清末以御书楼为主体的建筑群落,景址屡经变迁,规模陆续增加,意境不断充实。利用方志、版画、山水画、照片等历史文献,对平湖秋月及其前身望湖亭的变迁过程进行考察,追寻历史原貌,探究变化因果。认为"建筑—平台—湖面"的布局关系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并保持至今。康熙年间景址的确定和园林建设对平湖秋月意义重大,使之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昌阁     
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亦称文昌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的。文昌阁坐东向西,主体建筑就是文昌阁楼,阁楼为三层三檐不等角的九角攒尖顶,底层平面近似一正方形,二、三层平面为不等边的九角形。阁楼架在梁架结构上,二、三层的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其下无金柱对齐。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增加了室内的使用空间,还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文昌阁内外均无华丽的装饰,翼角起翘较平缓。文昌阁是我国阁楼式建筑中一处杰出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17.
根据自然形态发生学的原理,文章提出各种古典园林建筑的形态结构具有明显的演化关系,其中亭是其它众多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的演化起点。亭、架、廊、桥、舟因具有明显的自然起源特征,属于原生起源的园林建筑,厅、榭、楼、阁、舫是次生起源的园林建筑,树木是所有古典园林建筑形态结构的自然原型,林中空地是古典园林建筑水平布局的自然原型。  相似文献   

18.
王文丽 《园林》2020,(3):46-51
天一阁藏书楼筑造于明朝中期,历经清代、民国,逐步形成现在南北园的园林格局。本文从选石、筑山、叠石、理水、点石五个方面,对天一阁南北园石景的建造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探究造园的独特匠心。天一阁南北园的石景艺术与地方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质高度结合,在造型意境、色彩取舍、环境营造、人文底蕴上存在独特内涵,既体现了道法自然和小中见大的传统,又围绕藏书功能,体现了"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是艺术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筑与周边及官式营造之差异,最后将结构类型延伸至与屋架“陡如山,平如川”形式上的统一,从“构件—结构—形式”探寻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独特的建构逻辑。 故此,从建筑类型研究上进一步完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大木营造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乔冠峰  李铁英 《工业建筑》2014,(10):170-175
古建筑的鉴定工作对古建筑的进一步的修缮保护至关重要。山西省万荣县飞云楼享有"天下第一木楼"的美誉,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因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飞云楼现场实测,变形数据的分析,得出飞云楼需重点修复的部位。通过对飞云楼古木楼阁构件残损状况的调查,对木楼构件分层分类进行了构件残损评价,并总结飞云楼历史修缮的措施与出现的问题,提出本次修缮加固的范围及修缮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