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肌电信号的手部动作识别中,肌电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本文以使用最少的肌电传感器和获得较高的动作识别率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ANOVA(方差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肌电信号测量位置优选方法.使用4个肌电传感器采集受试者做出指定动作时的肌电信号,提取肌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并按测量位置组合构成15个不同的样本进行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测量位置对动作识别结果影响的显著性,采用Tukey HSD将测量位置进行归类,并从动作识别率最高的子集中选择测量位置最少但识别准确率最高的测量位置组合作为最优的肌电信号测量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测量位置对动作识别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测量位置数的增加,动作识别准确率呈上升趋势,最优的测量位置组合为P1+P3+P4,其动作识别准确率为94.6%.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基于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 Graphy, sEMG)手势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深度森林相结合的手部运动识别方法.将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树引入深度森林模型,与随机森林和完全随机森林共同组成深度森林的级联结构.深度森林模型在每个层次上集成3种不同的基于树的分类器,共4个决策森林,包括1个随机森林、1个极端随机森林和2个极致梯度提升树,利用不同学习算法之间的互补性来提高分类性能.为评估该模型性能,采集4名健康受试者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手部动作识别验证试验,并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及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等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对16种常用手部动作的平均识别精度为94.14%,对表面肌电信号实现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使用上肢表面肌电信号对上肢动作进行识别是实现康复机器人持续被动运动和主动辅助运动模式的重要方法。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的上肢动作识别精度,分别采用了分段时域信号和拼接频谱图的两种肌电动作识别方法。分段时域信号方法采用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自建网络对上肢动作进行识别;拼接频谱图方法将预处理后的时域信号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转换为对应频谱图,利用两种微调的预训练模型VGG16和Resnet50对所有通道竖直拼接的频谱图提取特征并将特征拼接,结合支持向量机对上肢动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方法在采集的受试者肌电信号数据集上均表现出90%以上的识别精度,可有效区分不同的上肢动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人体上肢动作识别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双谱分析的动作分类方法,以信息增益作为表面肌电信号起止点分割效果衡量标准,结合TKE算子提取出肌肉运动起止区间的表面肌电信号,对提取到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双谱变换,提取双谱的正反对角切片作为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以概率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以100次10折交叉验证为一次动作分类实验,计算10次分类实验的平均正确率,最终得到正对角切片、反对角切片和正反对角切片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4.56%、90.93%和95.48%.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脑电信号鲁棒特征学习中提取更多脑电抽象和深层特征,本文在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混合网络。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多通道的脑电信号转换为一系列具有空域、时域、频域相关信息的频谱图;将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和神经图灵机组合搭建完成深度学习混合模型卷积神经图灵机C-NTM;通过认知工作负载脑电的分类任务对改进的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在相应的数据库上取得了94. 5%的准确率,优于目前在脑电分类任务中效果最好的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学习不同受试者之间和同一受试者不同状态时的脑电特征,实现更好的脑电鲁棒特征学习。  相似文献   

6.
针对脑电信息在识别疲劳时不能完全反应疲劳状态和传统BP神经网络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与心电信号融合的疲劳识别算法,运用到单兵精神疲劳状态的预测.首先,利用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脑电和心电的数据采集.然后,对生物电数据进行伪迹去除和噪声滤波的数据预处理,利用小波包变换和Pan-Tom...  相似文献   

7.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非平稳性及小波包变换系数维数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小波包主元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相结合的表面肌电信号动作特征识别新方法。以表面肌电信号用于智能轮椅为例,对采集到的两路SEMG信号进行小波包主元分析,提取SEMG信号的运动特征矩阵,并将运动特征矩阵输入到线性判别分类器进行分类,实现了前臂动作识别。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小波包系数矩阵由16维降到4维,并且对前臂的四种动作模式(握拳、展拳、手腕内翻和手腕外翻)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98%,与传统的小波包变换相比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直接、客观地反映了人体肌肉的活动情况,其作为一种便捷的无侵入式肌电检测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动作识别领域.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手势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特征和向量正则核函数逼近方法(Vector-Valued Regularized Kernel Function Approximation,VVRKFA)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MYO臂环采集到的sEMG数据进行活动段检测以提取出活动段;随后,从活动段信号中提取平均绝对值、波形长度、过零点数、均方根和Willison幅值等五个时域特征;最后,应用VVRKFA分类器对提取到的sEMG进行分类识别,同时采用花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FPA)优化分类器参数以保证最佳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手势动作模式识别上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表面肌动作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小波变换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相结合的模式分类方法。通过虚拟仪器采集肱桡肌和尺侧腕屈肌的两路表面肌电信号,运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小波系数最大值作为表面肌动作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特征分类,并在分类过程中引入粒子群算法对SVM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能成功地识别表面肌内翻、外翻、握拳、展拳4种动作,较传统SVM方法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神经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方法.在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免疫RBF神经网络模型中抗原集合作为网络的输入数据即为表面肌电信号,抗体为抗原的压缩聚类映射作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隐层中心,则网络的输出为下肢各关节的角度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免疫RBF神经网能明显提高对肌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这对于肌电假肢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单个通道肌电信号识别效率,对多通道肌电信号进行融合处理.选择了具有kaiser窗的FFT变换,对多通道肌电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并提取出能表征各通道肌电信号特性的奇异值.在奇异值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从多通道中实现了单个通道的信息识别,有效地识别各动作模式,为康复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多通道肌电信号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个无线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人体小腿比目鱼肌和腓骨短肌的踝关节背曲、跖曲、内翻、外翻动作信号,对两通道的原始信号进行归一化,将归一化后的数据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对踝关节4种运动进行模式识别。实验采集6名健康被试,针对单个被试的最高分类准确率为98.19%,平均识别率为97.04%,模式识别模型和采集通道能以较高分类准确率区别踝关节的4种动作。针对6名被试的整体分类识别率为95.11%,说明个体之间的肌电信号存在共性。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控制智能假手的可靠性,构建一种基于网格划分(Grid Search)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手势动作识别模型.从Ninapro数据集中截取部分动作信号数据,通过提取5种时域特征和基于小波包的时频域特征,利用SVM和Grid Search-SVM对不同种手势动作进行分类,并对比分类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数据量不同时,分类效果不同;且在训练程度相同时,优化后的分类模型较未优化模型分类效果更好,平均准确率相比提高了21.37%.该模型的建立为以后实时控制智能假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性、鲁棒性以及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和动态调整学习率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改进原始残差块中的ReLU激活函数,通过降低改进后残差块与卷积核的数量来减少卷积层参数;对改进后的残差网络模型进行动态学习率的调节和动量的优化选择;将重建好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验证手势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目前,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手势动作识别研究的重要信号源.本文以肌电信号为对象,从非平稳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采用ICA独立成分分析和经验模式分解的方法,消除表面肌电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对处理后的信号建立AR模型.将模型系数作为信号的特征,对6种手势动作进行模式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获得的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的识别效果,结合计算机视觉分析,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视觉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采用模糊数据多频谱方法进行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视觉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图像用Harris角点检测和多传感识别方法进行多模状态分层特征点标定,用卷积神经网络视觉融合方法提取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动作的边界轮廓特征点信息,分析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的层次化分割特征,用图像分割和边缘信息增强方法,提高动态手势图像的分辨能力,结合角点优化检测技术,用视觉动态跟踪分析实现对手势动作特征点的自动化标定,根据动态手势的帧点分布规则实现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动作图像的自适应特征检测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识别的准确性较高、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神经网络集成(Neural network ensemble,NNE)算法应用于人体手臂运动模式识别领域中,通过对手臂不同运动模式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识别出与其对应的手臂运动模式。主要利用小波包分解(WPD)算法提取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特征向量,利用集成神经网络对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向量进行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集成模型由Bagging算法生成,参与集成的个体神经网络均为BP神经网络,集成神经网络的输出由单个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相对多数投票法产生。最后,对手臂4个不同运动模式下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了模式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个体神经网络相比,集成神经网络可以显著地提高手臂动作的识别率,证明了将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用于手臂运动模式识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中轴承机械故障发生概率较高,而传统诊断依靠人工专家来进行故障特征识别,难以实现风电机组自动化故障检测和智能运维。基于振动信号检测、信号变换、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思路,设计了具有三对卷积-池化层和两层全连接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诊断算法。基于公开数据集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基于振动信号经过振动灰度图、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图和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图三种不同信号变换方式对诊断模型准确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轴承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为风电机组机械故障诊断和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结合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二者之间的优点,提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采用能量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和改进BP算法,用正弦信号仿真模拟电路,应用小波变换对模拟电路的采样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再进行能量分布特征提取,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对各种状态下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实现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相对于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用小波变换对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数目,从而简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减少了它的训练时间,并提高了辨识故障类别的能力.对实例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识别各种故障状态,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小波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二者之间的优点,提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采用能量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和改进BP算法,用正弦信号仿真模拟电路,应用小波变换对模拟电路的采样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再进行能量分布特征提取,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对各种状态下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实现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相对于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用小波变换对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大大减少了神经网络的输入数目,从而简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减少了它的训练时间,并提高了辨识故障类别的能力。对实例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识别各种故障状态,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