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中国古代城市拥有与西方城市不同的空间营造逻辑和规划设计方法,尤其是结合山水元素的人居环境营建理念及方法,曾指导人们创造了大量"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城市空间。本文以清涧古城历史人居环境营建为例,在古城历史城池图复原的基础上,借助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自然山水中地表和河流灾害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城市营建择地经验,并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城市历年空间结构的演化发展,总结其空间结构构架经验。与此同时,运用Arcgis视域分析方法对城市建筑群体肌理以及重点建筑视线关系进行剖析,以提取城市建筑布局经验。希冀通过科学定量的分析方法发掘转译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智慧,以启发当代于山水之间实现人居和谐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徽州水口园林的营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徽州人民为追求理想人居环境,对山水环境利用与改造的智慧。以徽州较有代表性的20个古村落水口园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等方法,在梳理水口园林基址与山水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山峡紧嵌”“山环盆地“平原望山”“临江背山型”4种山水基底类型,提炼出徽州水口园林“真山真水”“真山+人工水系”“真水+人工山林”3种山水人居环境营建模式,以期为保护和恢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建设宜居乡村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功能发展鼎盛,激发了沿线聚落活力,促生出一批具有独特地域人文特征的运河城镇.以山东临清古城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地图判读法、系统分析法,通过分析古籍文献,对比历史舆图,借助ArcGIS地图配准,剖析古城山水形胜特征,挖掘人居环境营建智慧.研究表明:受区域水系变迁、运河漕运变化和城市...  相似文献   

4.
南阳古城的山水环境特色及营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宇  叶林 《规划师》2005,21(8):88-90
南阳,古称“申吕之国”,春秋初楚置宛邑,始称“宛”。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故又被称为“南阳”。南阳在历史上位于南北故道要冲,曾为繁荣之都,现为豫西南政治、经济、化中心,是国家第二批历史化名城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茜  赵桠菁  张超 《中国园林》2021,(z1):183-187
晋祠基于山水环境建设的历史演变历经3个显著的历史时期,分别是营建初期的山麓水源择址建,转折时期的山水祠庙促城兴和营建盛期的山环水绕生景境.在营建过程中,采用依山选轴定格局,理水塑景兴水利的方式,以水为纽带促进古晋源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展现出晋祠山水营建意匠.分析晋祠山水营建的人居环境价值,在体天相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6.
7.
李嘉华  史立宾 《四川建筑》2001,21(Z1):49-51
历史文化名城会理位于四川最南端,在此繁衍生息了数千年的汉、彝两个民族共同创造出了完全异于周边城镇的独具特色的聚居文化,各种会馆、寺庙、庙宇、民居星罗棋布,形成了"有街即有庙,无村不祀庙",城内"街街有庙宇,巷巷有寺现"的独特的人居文化景观.本文对古城的历史沿革与城垣迁建、建筑环境空间的文化现象和居民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和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露湖村为典型案例,探讨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的营建问题,包括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居住子系统、支撑子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魏秦  王竹  徐颖 《华中建筑》2010,28(2):179-181
该文针对我国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思考了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定位与地区营建体系的研究意义,并对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与进一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无序扩张,在暴雨之后,城内街道仍会出现积水成河的情况,形成严重的内涝之灾。广府古城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座洼淀城池,因其独特的水环境营建智慧,极少出现内涝。通过对广府古城的选址布局特征、空间形态、街巷空间进行实地调研,系统分析广府古城旱地水城、洼淀中心、城水相依的选址特点以及因地就势、双水绕城、龟背地势的营建特色,探究水环境影响下城市营建模式,提出城市营建与水环境适应方法与措施,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丽江大研古镇聚落形成始于唐宋,经过元、明、清的演变,到民国已确定了基本形态.本文从边界、节点、中心空间、水网与路网、建筑空间几个角度对大研古镇聚落的形态进行分析,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汉族文化、东巴文化、茶马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作用,形成了大研古镇聚落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由灵活的空间布局,以及富有民族特色、丰富多样的建筑特色.然而,在国际化及旅游业发展的冲击下,大研古镇聚落的发展正面临着本土居民及本土文化消失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3)
Ancient village as a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is hailed as the "eco-museum" of classical folk cultures and "living fossil" of rural history culture. This paper elaborated human 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Dongyuan Zengs' Village, Jinxi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illage environment, history evolution, village layout and village building, and explored the substantial content of village human settlement protection, and proposed specifi c approaches of protecting the human settlement, such as ancient village layout,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protecting human settle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2800多个县市中,仍保留有近1/3的古镇或古村。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一方面,不少承载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镇被连片拆除,丧失了自身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古城镇改造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造就了如丽江、周庄、同里、婺源等成功案例,使古城改造之风尘嚣不绝,并迅速产生大量千篇一律建筑形态单一的旅游古镇,产品同质化严重,一味以江南水乡为蓝本,缺乏产业突破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张新克 《华中建筑》2011,29(8):132-135
嘉兴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端,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水是嘉兴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一般因水设市,依水建房,独具一系,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但却保留着沪、苏、杭不同的特点.嘉兴传统民居聚落的留存较为丰厚,且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文章从古镇民居聚落的分布状况,民居聚落的空间构成形态--水网,商住建筑、廊棚与过街楼,河埠头和系船石,石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瑞安当地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从宏观到微观分析,找出适合本地的历史街区、单体建筑保护以及开发利用模式,以达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师宏儒  张涵  李军环 《华中建筑》2010,28(12):144-145
该文从研究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街坊格局入手,通过对里坊、街巷及院落空间特征的分析,探究出历史街区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目的是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刘炜 《华中建筑》2012,(5):126-128
该文从功能类型、空间布局、建筑立面与装饰构造等方面研究湖北古镇的街屋建筑。结果表明:作为古镇的主要建筑类型,湖北古镇街屋具有店铺街屋与工坊街屋两种类型;空间布局呈现小开间、大进深的特点,并有着特色的天斗空间;建筑立面包括排门式与石库门式;在装饰构造上,马头墙与挑檐都具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北方高纬度地区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李,地域气候特征对于人居环境建设产生的自面影响一直是困扰寒地人居环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减少寒冷气候的负面影响.克服气候因素的制约,许多发达国家寒地城镇都针对严寒地域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气候规划论文在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寒地人居环境建设中气候规划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寒地人居环境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补充气候规划的编制内容、建立气候城市设计控制体系以及制订设计管理激励性政策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寒冷地域人居环境气候规划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高纬度地区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地域气候特征对于人居环境建设产生的自面影响一直是困扰寒地人居环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减少寒冷气候的负面影响,克服气候因素的制约,许多发达国家寒地城镇都针对严寒地域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气候规划.论文在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寒地人居环境建设中气候规划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寒地人居环境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补充气候规划的编制内容、建立气候城市设计控制体系以及制订设计管理激励性政策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耿红  柳婕 《华中建筑》2014,(10):124-128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更是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扩大内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方法。而小城镇住区现阶段却面临着地域特色不足,城镇文化流失的问题。同样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传统聚落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创造出的生活环境。它是以生活环境可居性为导向,更能反映居住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该文通过对传统聚落的形成与特色的分析,探讨传统聚落与社会发展的协同进化的途径,并从中寻找到一条适合体现小城镇生活特色塑造的规划方式,将其运用到小城镇住区建设中,完善小城镇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