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的格局由于村落中新建现代砖混房屋的出现逐渐改变,演变出了新的村落形态。本文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坡只屯为例,通过分析该村落格局的现状特色,研究其演变过程与原因,并探究了村中民居的典型平面布局,以了解民居形式演变过程中所受的经济和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志蓉 《华中建筑》2006,24(10):170-173
迪庆州香格里拉东北部的格咱乡翁水村的民居建筑属中甸藏族高原民居,其村庄格局是中甸高原地带众多藏族村庄的一个普遍例证。本文在对其进行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分析总结了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因素与当地村落格局和民居建筑的密切关联,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民居建筑.村落蒂观的现状问题和社会价值,对村落形态发展演变的空间架构和民居建筑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聚居动态进化的视角,对山背村民居建筑、聚落组团和村落结构进行了形态演变过程的4个阶段划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表明:(1)在村落建筑形态演变过程中堂屋空间一直是民居的核心空间;(2)在聚落组团形态演变的前两个时期受到瑶王庙、溪流、耕作半径的影响较大,反应了信仰空间和耕作半径在聚落形成初期对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在聚落形态演变的后两个时期,信仰空间对聚落的影响出现裂解,人口结构、政策、旅游发展、交通优势等社会发展动因成为村落形态演变的主导;(3)在村落结构演变过程中受到多种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且每个发展阶段中主导性作用力有所不同。研究成果旨在为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和聚居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东梅州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特性、文化区划、文化演变规律研究为基础,浅析了基于文化地理研究的传统村落及民居"动态"保护策略,包括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民居特性保护、传统村落及民居"群""链"保护、传承与创新设计等概念。  相似文献   

5.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研究了张壁古堡村落格局中公共建筑、民居场院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并通过对建筑元素与装饰艺术的研究试图解读当地宗教与生产生活的演变,集中展示张壁古堡典型建筑所反映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期望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灾后忠山十八寨的空间构成以及传统民居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村落空间肌理依然存在,但传统民居的类型和平面空间发生了演变,分析研究传统民居空间演变中哪些影响因子对演变产生了影响,以此为忠山十八寨的空间演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周玮 《建筑与环境》2009,3(2):118-120
本文以岭南的大都会佛山为时空背景,以现存的佛山老城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大量史料和文献,研究在佛山独特的城市形态演变历程(自然村落-集镇-城镇)中民居与聚落的互动关系,把握民居-聚落的基本单元-发展与演变,探寻佛山老城传统民居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见证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及文化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文学价值。本文以豫南大别山区毛铺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的方式,从空间格局、民居建筑等方面展开研究,揭示出村落空间格局及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龚恺 《建筑遗产》2021,(1):1-14
徽州传统民居是一份宝贵的建筑遗产,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建筑本体,还需要同时考量村落中人的生活方式.村落、宗族和家庭是观察过程中的三个层级,从熟人社会中的交往中可见传统村落的建设和演变,从血缘社会的联系可见宗族建筑的兴起和渐渐消逝,而从家庭生活的层面才能见到民居原本及当下的使用意义.文章是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期对徽州村落测绘和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以建筑和使用者结合的人文地理角度,循着微观、中观乃至宏观的线索对徽州民居进行讨论和思考.在过去或是现在,民居这类建筑遗产总是与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林市大岗埠村唐氏庄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聚焦宗族聚居类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空间的演变。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大致分为宗族文化、文化革命、现代文化三个阶段。同时,传统民居经历了以宗族文化为主导的空间生长、以阶层结构重建为缘起的空间分裂、以新物质文化追求为主导的空间功能边缘化的三阶段变革。而村落整体民居布局也呈现从类梳式布局到自由式布局、条状式布局的变化。探索民居建筑空间和文化的关联性演变,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