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石宏宇 《矿业装备》2021,(4):200-201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煤矿采煤作业中,顶板事故发生率约占整个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三分之二,直接影响到回采工作面的开采效率和质量.为了进一步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开采安全,有必要对各种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便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鉴于此,文章在阐明了顶板事故类型的基础上,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以对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分析,就冒顶事故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类型的分析,论述了事故的基本规律及重点防范的时期和部位,揭示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一起复合顶板工作面险些垮面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皖北局顶板事故的案例,对顶板事故发生的条件、特点以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支护改革为中心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工序与发生的地点把局部冒顶进行分类研究,提出防治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它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极大。本文从把好初采和初次放顶关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综合治理采掘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对策,对煤矿综合防治顶板事故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建伟 《煤》2007,16(5):46-46,50
顶板事故是影响回采工作面生产的一大隐患,正确区分各种顶板事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了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数据统计显示,工作面顶板事故占所有事故的7成左右,可见工作面顶板事故是关乎煤矿生产安全的最重要一环,需要正确认识各种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加强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李凝 《中州煤炭》2003,(4):45-46
通过对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类型的分析,论述了顶板事故的基本原因和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途径、控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乐琦 《中州煤炭》2009,(11):100-100,102
偃龙煤田主采的二1煤层为三软煤层,煤层多具粉状及鳞片状结构,层状构造,顶部或两帮如存在缝隙或空顶,易发生煤炭不间断漏出,造成漏煤堵巷事故.采用煤层注水和超前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煤层顶板,杜绝了冒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顶板管理工作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切实掌握顶板动态,消灭隐患,加大对事故多发点和薄弱区域的管理,探索顶板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5.
吴谦 《煤炭技术》2007,26(4):56-57
伪顶是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存在的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采时,会常常遇到。由于其稳定性差、维护困难,经常造成工作面顶板冒落,给顶板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对平岗煤矿5#煤在托伪顶回采时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煤柱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的特点及支承压力分布情况,总结了梨树煤矿防治煤柱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F313回采工作面为例,对工作面进行了顶板支护设计,对顶板管理中时常会发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和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文华  魏凤山 《煤炭技术》2012,31(8):230-231
深部煤层矿压大,顶板难以维护,尤其是对于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顶板支护问题以及码石墙取料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城山煤矿145综采队在中部区24#层左二面沿空留巷的具体做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魏广军  谷树伟 《山西煤炭》2011,31(10):58-59
介绍了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片帮冒顶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1246大采高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矿压显现及贯通期间压力显现,对该面末采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得知,末采阶段支护不到位、工作面推进缓慢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工作面四周均为采空区,该面形成孤岛,支承压力影响较大。文中一并给出大采高采场末采矿压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指导类似工作面末采回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