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压旋喷桩对福银高速公路桃同段软土路基的沉降抑制效果,采用ANSYS建立了旋喷桩加固和未加固路基模型,对比分析了路基加固段与未加固段的沉降量,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路基不仅可以抑制路基变形而且能有效提高路基强度。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速公路中的匝道路基为例,从高压旋喷桩技术原理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对高压旋喷桩的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对高速公路软基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效果,加强对高压旋喷桩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必须首先解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压缩沉降过大、沉降稳定持续时间长等问题。实践证明,旋喷桩因为能与桩间土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形成复合地基,所以它在增加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土体压缩变形等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旋喷桩在解决软弱地基上填筑路基和非桩基桥涵构造物地基承载力不足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14,(5):1-1
正《施工技术》07/2014高压旋喷桩处治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基分析高压旋喷桩是处治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针对其在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在不破坏既有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结构层的情况下,对已通车高速公路的软基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江苏沿海高速公路连盐段某路段的工程实例,通过对该路段路基不均匀沉降情况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同时对逐年加铺沥青和高压旋喷桩处治软基两种不同处治思路的处治效果和处治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加铺沥青5.82年后,高压旋喷桩处治费用与加铺沥青层达到一致;至10年后(2023年),高压旋喷桩处治费用是加铺沥青费用的58%。(顾红伟,孔纲强,丁选明,吴跃东)  相似文献   

5.
对高速公路路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压旋喷桩治理高速公路路基的技术措施及施工要点,并提出了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策略,以促进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布袋桩复合地基与旋喷桩复合地基深层沉降和路基边缘的深层水平位移。通过2种复合地基深层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对布袋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采用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方案,其技术效果与旋喷桩复合地基相近,但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实际工程背景,对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设计,该方案中包含了对施工过程中对水平旋喷桩成桩直径的预测方法,为旋喷桩施工过程中控制和调整桩体直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中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加固和水平旋喷桩加固后地层竖向变形、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化和地层塑性区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不加固和加固后地层变形结果发现,采用文中的水平旋喷桩加固措施能大幅度提高高铁铁路下方地层的承载能力,并能有效的控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过程中的地层沉降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压旋喷桩加固黄土区涵洞的工后承载力,对高压旋喷桩的成桩原理进行分析。以兰州某公路连接线涵洞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为依托,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该工程3根成桩进行了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注浆压力、降低转速及提升速度,3个试验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达到了350 kPa,在最大试验荷载700 kPa下的沉降也控制在85 mm左右,旋喷桩复合地基大大提高了黄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黄土路基涵洞基底进行旋喷桩加固的承载力提升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压旋喷桩是处治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针对其在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在不破坏既有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结构层的情况下,对已通车高速公路的软基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江苏沿海高速公路连盐段某路段的工程实例,通过对该路段路基不均匀沉降情况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同时对逐年加铺沥青和高压旋喷桩处治软基两种不同处治思路的处治效果和处治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加铺沥青5.82年后,高压旋喷桩处治费用与加铺沥青层达到一致;至10年后(2023年),高压旋喷桩处治费用是加铺沥青费用的58%。  相似文献   

10.
胡华辉 《四川建材》2009,35(3):172-174
文中阐述了高压旋喷桩软土路基加固处理的基本施工原理,较详细地介绍了某高速公路段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已进行粉喷桩处理过的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工后再处理的设计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现场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有益经验,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附加应力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吉福  郑刚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2018,40(11):1995-2002
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基实际沉降超过计算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沉降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在分析桩土沉降关系和桩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附加应力法。首先根据桩土作用计算桩土附加应力,然后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经工程实例验证后,利用附加应力法研究了桩长、桩间距、扩底、桩帽等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与现行方法计算的沉降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附加应力法可以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桩帽转移荷载能力、桩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接近;利用桩帽将路堤大部分荷载转移到桩顶可以有效减小路基沉降;扩底比桩长加大更经济合理;按"强桩、大间距、大桩帽"原则设计的复合地基比密桩复合地基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某段道路扩宽工程,设计了柔性基础条件下的四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静荷载试验.试验证明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低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且沉降变形较大,二者破坏模式完全不同.桩土应力比在加荷初期较大,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一组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顶应力、桩间土反力的原位测试。试验结果表 明,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单桩承载力;桩体屈服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桩土分担荷载比、应力集中系数、桩 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随外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减少系数随外荷载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在典型工程的地基加固方案优化设计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短桩加固、长短组合桩加固、长桩加固等方案进行系统计算与分析。作用相同荷载时,短桩加固地基的荷载水平–变形曲线接近天然地基,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的荷载水平–沉降曲线接近长桩加固地基。基础中心剖面上土体的沉降分布及5 m深处平面上的沉降分布也是短桩加固地基接近于天然地基,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接近于长桩加固地基。短桩加固地基与天然地基具有相似的塑性开展强度及范围,且集中在上部土层。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则与长桩加固地基相似,塑性点往深部传递到桩端持力层。长短组合桩与长桩加固地基的反力分布及大小接近。  相似文献   

15.
刘吉福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1979,41(11):1992-1999
现行规范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单桩承载力、桩帽等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严重偏大,导致部分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滑塌。为克服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现有稳定分析方法的缺陷,在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滑塌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路堤滑塌时桩土相互作用,及刚性桩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机理。然后,在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现有稳定分析方法的缺陷的基础上,将修正密度法完善为修正重度法。最后,为研究单桩承载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修正重度法分析了刚性桩长度、间距、扩底、桩帽等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稳定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设计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单桩承载力对密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小,对疏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大;增大单桩承载力比减小桩间距更合理;刚性桩在持力层中扩底比加大桩长更有效;利用桩帽、土拱等措施将大部分路堤荷载转移到桩顶方可发挥单桩承载力对路堤稳定性的作用;软土强度随深度增大不明显时应慎用悬浮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宜采用“强桩大帽”的疏桩复合地基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等截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沉降和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较夯实水泥土等截面桩复合地基的大;随侧壁倾角的增大,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轴力的衰减速率不断增大,随荷载传递深度不断减小,楔形桩的工作性状远优于等截面,且侧壁倾角越大,桩体的性状能得到较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7.
考虑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实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假定复合地基桩间土和桩的接触应力按抛物线模式分布 ,通过地基与结构共同作用条件的满足来确定复合地基的接触应力的具体分布 ,使考虑共同作用的沉降计算成为可能 ,并对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受结构对地基的相对刚度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 ,得出若干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某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基坑开挖后,进行了多项原位载荷试验以及桩、土应力测试;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了沉降观测,并对复合地基应力变化做了跟踪测试。基于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荷载分担特性、桩身应力分布特征、基础沉降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桩底后注浆工艺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具有高承载力和低变形的性能;非挤土成桩工艺增强体,对桩间土也具有加固效果;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可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变形,加固效果在高荷载水平下较好;基础底板及上部结构刚度对桩的不均匀受力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提出了根据荷载和地基反力分布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变刚度调平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虑空间效应的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个考虑空间效应的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可计算基坑某一长度范围内每根桩顶处的冠梁刚度系数,给出冠梁的弯矩、位移分布;通过杆系有限元法计算任意开挖深度情况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可考虑任意排距(包括排距为零,即退化为一排桩)以及前排桩、后排桩长度不相同等情况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基于这一模型,编制了设计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在基坑边壁中点处冠梁水平位移大于其它位置的位移,且随开挖深度的增大位移逐渐增大;在支护结构桩顶部,冠梁的作用限制了水平位移的发展,而支护结构桩的中部则有较大的位移;此外,随冠梁刚度系数的增大,桩体的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而弯矩则增大。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对比表明,两者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优化桩型的观点,将柔性桩和刚性桩组合成复合桩,充分发挥了柔性桩、刚性桩的优点又弥补了两种桩型的不足.建立了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可靠度概率分析模型.用JC法进行可靠度计算.通过实例对刚柔组合桩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指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可靠性指标与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及置换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