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P—1和9021符合普适校准。即 PS 标样在 THF 中的普适校准线同样适用于 DP—1和9021在3%LiCl 的 DMF 中普适校准线。基于此,用 GPC 测定了DP—1和9021的分子量分布。报告了 DP—1和9021在3%LiCl 和 DMF 中的Mack—Houwink 方程。结果证明,对于不同结构的聚合物,在各种不同溶剂中,普适校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利用静电纺丝法,通过调控溶液浓度、溶剂配比和喷丝孔径等条件制备不同形貌的聚苯乙烯(PS)电纺纤维膜.对所制备的纤维膜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浸润性及透湿性表征,探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纤维膜形貌与其浸润性及透湿性能的关联.结果表明:以纯DMF作为溶剂,当纺丝液中PS质量分数为5%时,纤维膜形貌为均匀分布的完全"珠状"颗粒;以DMF和THF作为混合溶剂并调控其配比,随着溶剂中DMF比例的减少,珠状结构逐渐变成纺锤状最终形成直径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进一步研究发现:当PS在纯溶剂DMF中的质量分数为5%时,随着喷丝孔径增大,膜中微球数量减少但直径不变;随着PS含量的增加,膜中微球减少纤维增多,而且纤维分布均匀且直径较大.当溶剂DMF和THF质量配比为8:2,PS质量分数为15%时,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透湿性能.  相似文献   

3.
溶剂对电纺聚苯乙烯的可纺性及"珠粒"形貌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聚苯乙烯(PS)分别溶于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3种溶剂中,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在亚微米级的纤维.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溶液的黏度,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各种PS溶液电纺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种影响可纺性及纤维形貌的因素.结果发现:溶剂的偶极矩、沸点及所配溶液的电导率是影响静电纺丝可纺性的重要因素.以THF、DMF做溶剂时,可纺性较好,用甲苯做溶剂时可纺性较差;所得纤维中珠粒形态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溶液的黏度.  相似文献   

4.
聚硅酸制备的数学建模及聚铁混凝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科研活动与产品工业化接轨,对聚硅酸(PS)的合成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同时采用PS作为半成品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以水玻璃及H2SO4合成PS,针对PS的成冻时间(t)与聚合pH值、初始SiO2质量分数(w(SiO2))及聚合温度的关系进行数学建模,并研究pH对具有一定聚合度PS形态的影响.采用共聚法用PS、FeSO4·7H2O及NaClO3制备PSF,对比研究PSF、聚合硫酸铁(PFS)及复合铝铁(PFA)对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性能及其微观品质.结果表明,将具有一定聚合度的PS的pH调低后,部分PS解聚,解聚后的状态完全不同于初始同样低pH时的状态.PSF的混凝效果优于PFS、PFA.对PS制备过程进行数学建模是工业制备优质PSF的基础条件.PSF独特的微观特征正是其具有优异混凝性能的根本原因.PSF对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机理是以电中和/脱稳为前提条件,以架桥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快速动态渗透压法和恒定外加盐浓度稀释法测定了丙烯酸和丙烯腈共聚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特性粘数,提出在25°.10.02℃下在分别含有0.03N;0.066N,0.13N和0.24N NaNO_3的DMF中,AA-AN的分子量和特性粘度经验表达式为: [μ]_(0.03N)=1.390×10~(-3)M~(0.610) [μ]_(0.066N)=1.455×10~(-3)M~(0.602) [μ]_(0.12N)=2.04×10~(-3)M~(0.557) [μ]_(0.24N)=3.077×10~(-3)M~(0.519) 并对盐浓度和温度对第二维里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快速动态渗透压法和恒定外加盐浓度稀释法,对磺化聚砜的级分试样分别进行了渗透压和特性粘数的测定。提出了在(30.00±0.02)℃下,在含有0.07N NaN0_3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磺化聚砜特性粘数[η](以分升/克表示)和分子量M的经验关系式为 [η]=1.45×10~(-4)M~0.725 该式适用于离子交换容量不同的试样。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聚砜(PSF)超滤膜的亲水性,采用浸没沉淀相转换法掺杂共混制备了聚砜/β-环糊精杂化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AFM)、膜性能评价仪等对传统聚砜超滤膜和聚砜/β-环糊精杂化超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β-环糊精添加量、搅拌温度及凝固浴温度对聚砜/β-环糊精杂化超滤膜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β-环糊精的总质量分数为1.5 wt%时,聚砜/β-环糊精杂化膜的膜通量比PSF纯膜提高了7.6%;β-环糊精的加入减小了膜的纯水接触角,改善了PSF膜的亲水性,降低了膜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膜的耐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8.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9,(2):143-148
为制备大粒径(接近20μm)、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种子微球,再经过多步种子溶胀策略实现制备目标。讨论了多步溶胀过程中稳定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对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Cv的影响,以及阻聚剂NaNO_2对聚合过程中二次核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PS微球粒径为(3. 15±0. 13)μm,在种子溶胀过程中,随着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加入NaNO_2可有效抑制二次核心生成;经三步种子溶胀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18. 76μm、变异系数为0. 209的PS微球。  相似文献   

9.
含聚苯乙烯侧链的两亲性有机硅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苯溶剂中,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运用阴离子聚合制备端乙烯基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V-PS);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通过含氢硅油与V-PS、端烯丙基聚醚(APE)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含聚苯乙烯(PS)侧链的两亲性有机硅接枝共聚物,并通过GPC1、H-NMR、FTIR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聚合物可作为一种多功能型的有机颜料分散剂,用于颜料印花。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以工业硫酸亚铁及废硫酸为原料,分别采用NaClo_3、KClO_3、H_2O_2及(o_2+NaNO_2)为氧化剂成聚硫酸铁的条件。在以(O_2+NaNO_2)为氧化剂的合成过程中,发现添加微量助催化剂(型号为HG-1、HG-2和HG-3),对提高合成速度及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