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某含铷矿石中Rb_(2)O的含量为0.046%,铷元素没有独立的矿物存在,以类质同像赋存于含钾矿物(钾长石和黑云母)中,且铷的载体矿物与脉石矿物石英紧密共生,属于极低品位难选含铷矿石。为确定该含铷矿石的选矿工艺,较好地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对其进行磨矿细度试验、捕收剂条件试验、精选条件试验和浮铷尾矿综合回收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确定使用组合捕收剂椰油胺+SDS和抑制剂水玻璃的药剂制度下,固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采用“一粗两精两扫”浮选回收黑云母和部分钾长石中的铷,浮铷尾矿经磁选—浮选回收长石的工艺。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Rb_(2)O品位0.114%、Rb_(2)O回收率57.23%的铷精矿和Na_(2)O品位4.21%、Na_(2)O回收率48.66%,K_(2)O品位3.96%、K_(2)O回收率31.92%,白度为69%的长石精矿,有效地回收铷资源和长石产品,为该含铷矿石工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西大余某钨锡多金属矿非金属矿物含量高的特点,以其选矿厂钨锡尾矿为研究对象,试验以硫酸作调整剂,十二胺作捕收剂浮选云母;浮云母尾矿以氢氟酸为调整剂,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长石,浮选长石尾矿即为石英精矿,实现了云母、长石、石英的分离。开路试验获得的云母精矿中Al_2O_3含量为21.54%,SiO_2含量为57.62%,K_2O含量为7.69%,产率为31.17%;长石精矿K_2O+Na_2O品位为13.02%,产率为12.44%,石英精矿SiO_2品位为99.31%,产率为37.60%。云母、长石、石英精矿品质均达到了建材原料使用标准,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栗木锡矿选矿厂重选尾矿经强磁选脱铁,非磁性物中石英、钠长石、钾长石及云母矿物含量合计达98%,为充分、高效利用该二次资源,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磨矿、硫酸调酸的情况下,采用1次云母浮选、1粗3扫3精浮选长石、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矿样,获得了K_2O与Na_2O总含量达10.18%、长石矿物含量达90%的长石精矿,SiO_2含量达93.71%、石英矿物含量达85%的石英精矿,以及云母矿物含量达90%的云母精矿。石英精矿、长石精矿、云母精矿品质均满足工业应用要求。探索了一条实现栗木锡矿非金属矿物绿色、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某难选铷矿石选矿预富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某大型铷矿床资源储量约10万t,矿石中的铷呈分散状态赋存在钾长石及铁锂云母中,主要脉石矿物钠长石和石英不含铷。根据铁锂云母有弱磁性、钾长石的可浮性与石英相差较大的特点,以强磁选富集矿石中的含铷矿物铁锂云母、浮选富集矿石中的含铷矿物钾长石的磁浮联合流程进行了铷预富集试验。结果表明,Rb2O含量为0.13%的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以PL为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强抑制剂、EZ+十二胺为长石类矿物的捕收剂,经1次强磁选,1粗1扫2精、中矿合并再选的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Rb2O品位为0.39%、回收率为69.91%的铷精矿。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分析、光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单矿物分析和MLA等方法,对甘肃国宝山铷多金属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矿为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铷多金属矿。Rb_2O含量为0.13%,主要赋存在铁锂云母和钾长石中。Li_2O含量0.10%,主要赋存在铁锂云母中。脉石矿物主要为钠长石、石英。通过研究发现:有用元素分散、钠长石含量高且与钾长石浮选性质相似是该矿难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低品质长石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赣南某钾长石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和可选性试验,确定了"高梯度强磁-分级脱泥-反浮选除铁-石英分离"的选矿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钾长石精矿中钾钠含量达到13.7%,Fe2O3含量降至0.12%,并获得Si O2含量为99.26%,Fe2O3含量为0.08%的石英精矿。所得长石精矿达到平板玻璃用一等品等级(JC/T 895-2000),石英精矿达到日用陶瓷用优等品质量标准(QB/T 1637-2016)。  相似文献   

7.
某选厂铜锡浮选尾矿-0.074 mm粒级含量占55%,K2O品位为4.50%,主要以钾长石的形式存在。为回收利用其中的钾长石,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采用稀硫酸调节矿浆p H值、HF为钾长石活化剂、油胺为捕收剂,在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下,经1粗2精1扫浮选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4.68%、K2O品位为8.53%、回收率为46.20%的钾长石精矿,产品满足陶瓷工业对钾长石产品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结果为选铜尾矿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衡山石碑钠长石矿的基本性质和矿物组成分析,确定采用全湿法磁选除铁联合工艺对钠长石进行提纯。通过反复对比试验确定了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采用破碎、棒磨机磨矿两个小闭路循环及湿法磁选除铁工艺,将钠长石的Fe_2O_3含量由0.43%降低到0.082%,Na_2O含量为10.65%,钠长石的精矿产率达到73.4%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河南某钽铌多金属矿中Nb2O5、Ta_2O_5含量分别为236 g/t、56 g/t,达到工业开采指标要求;原矿中有用矿物主要为铌钽铁矿,还伴生电气石、长石,脉石矿物则主要为石英、磁铁矿、黑云母等;铌钽铁矿以针状或柱状形式被电气石包裹,嵌布粒度较细;电气石为铁电气石,嵌布粒度粗;长石与石英结合紧密;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阶段磨矿—磁选粗选富集—再磨—重选精选联合流程进行选矿试验,获得产率为0.02%的铌钽精矿,其中Nb2O5和Ta_2O_5含量分别为44.61%和10.29%,回收率分别为37.81%和36.75%;采用重选—浮选工艺对联合流程的磁选尾矿进行分选,获得K_2O+Na_2O含量为11.75%的长石精矿,其产率和回收率分别为36.17%和52.36%;对联合流程的重选尾矿采用摇床分选,获得了B_2O_3含量为8.31%的电气石精矿,其产率和回收率分别为4.90%和55.66%,通过适宜的联合工艺流程,实现了对该矿产资源中钽铌矿、电气石、长石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某铷多金属矿主要有价元素是铷和钽铌,Rb2O品位为0.11%、(Ta, Nb)O5含量为222.9 g/t,铷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云母和钾长石中,少量赋存于钠长石中,钽铌矿物主要是烧绿石。为回收铷和钽铌资源,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强磁选+重选回收钽铌-中性浮选含铷云母-无氟有酸浮选含铷长石”的工艺流程,硫酸调节矿浆pH值,CK-Y1+DDA组合捕收浮选云母,SDS+DDA组合捕收浮选长石,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产率为0.17%、(Ta, Nb)O5品位为4.33%、(Ta, Nb)O5回收率为33.22%的钽铌精矿和产率为70.26%、Rb2O品位为0.134%、Rb2O回收率为87.49%的综合铷精矿产品,尾矿中Rb2O品位为0.045%,实现了矿石中铷资源的充分回收和伴生钽铌资源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
陈巧妹  姜楚灵  欧阳林莉 《矿冶》2023,32(4):126-131
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等分析手段对内蒙古自治区某铷矿的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嵌布特征、粒度分布、铷元素的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Rb2O含量为0.107%,铷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钠长石、石英、钾长石、云母、高岭石,铷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云母和钾长石中,云母中含Rb2O 0.886%,分布率为47.49%,钾长石含Rb2O 0.226%,分布率为52.51%;矿石中的石英粒度最大,钾长石和钠长石的嵌布粒度较接近,为0.74~1.2 mm,云母粒度主要分布在0.02~0.85 mm,微细粒云母和穿插在长石或被长石包裹中的云母较难实现单体解离,也较易产生泥化,不利于铷的选矿回收。  相似文献   

12.
甘肃某非金属矿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云母,矿石中伴生有锂、铷、钽、铌等有价金属。针对矿石中钽铌比重大、具有磁性且矿石泥化严重、云母嵌布特性复杂等性质特点,采用“高梯度磁选、摇床精选钽铌—钽铌磁选尾矿脱泥浮选云母—云母粗精矿和钽铌精选尾矿合并再磨精选云母—云母浮选尾矿进行长石石英分离”的工艺流程,获得了Ta_(2)O_(5)+Nb_(2)O_(5)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0.16%、55.85%的钽铌精矿;Li_(2)O、Rb_(2)O品位分别为3.28%、0.59%,回收率分别为92.80%、42.35%的云母精矿;Rb_(2)O品位为0.18%、回收率为49.51%的长石精矿和SiO_(2)品位为99.23%的石英精矿,长石精矿和云母精矿中Rb_(2)O总回收率为91.86%,钽铌精矿和石英精矿可作为合格产品直接销售,云母精矿和长石精矿作为后续冶炼工艺提取锂铷的原料,研究结果为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某钽铌原矿经“阶段磨矿—阶段重选”工艺获得回收率大于90%的钽铌精矿。经化学分析,钽铌尾矿中钽铌品位较低,但有价组分锂含量较高且赋存在云母中,钾长石和钠长石含量也较高。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回收钽铌尾矿中的其他有价矿物,对钽铌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优先回收锂云母和长石,钽铌可作为副产品富集。但由于该尾矿中Fe2O3含量为0.17%,会影响长石产品的白度,因此综合回收需要采用强磁选工艺除铁回收长石,同时采用浮选法回收锂云母、重选法富集钽铌。在优化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流程综合回收试验,最终可获得长石产品(产率71.48%、Fe2O3≤0.006%)、锂云母精矿(Li2O品位3.51%、回收率77.66%)和钽铌精矿(Ta2O5品位4.06%、回收率30.17%,Nb2O5品位4.07%、回收率36.39%),较好地实现了该钽铌尾矿中有价矿物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川西某伟晶岩锂辉石矿原矿性质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强化浮选分离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通过三种流程方案对比,确定最优的选别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组合捕收剂强化浮选分离技术",可分别获得产率为5.26%的云母精矿;Li_2O品位高达6.20%,回收率为87.34%的锂辉石精矿。通过对浮锂尾矿进一步回收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获得K_2O+Na_2O含量为11.33%,作业回收率为85.77%,全流程K_2O+Na_2O回收率达到50.57%,Fe_2O_3含量只有0.21%的长石精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此类难选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西某钨锡重选尾矿中石英、长石、云母含量高的特点,试验采用磨矿—磁选除铁—脱泥—云母浮选—石英与长石浮选分离的无氟少酸工艺综合回收石英和长石。在试样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占73.20%、磁场强度为1.0 T条件下进行磁选除铁,非磁性产品采用静置—虹吸方法脱去?0.020 mm细泥。磨矿—磁选—脱泥等预处理后的样品采用碳酸钠调整矿浆pH=10.5、捕收剂YF-1用量240 g/t 和十二胺用量80 g/t 联合浮选云母。对云母浮选尾矿以Ba2+用量120 g/t活化石英、YF-2用量250 g/t 抑制长石、捕收剂YF-1用量250 g/t 进行石英与长石的浮选分离。石英浮选尾矿即为长石精矿 ,石英精矿通过酸法反浮选长石工艺得到石英精矿和长石副产品。试验获得石英精矿产率25.30%,SiO2含量99.20%,石英矿物回收率50%;长石精矿产率22.69%,K2O+Na2O含量13.16%,长石副产品产率7.68%,K2O+Na2O含量9.23%,长石矿物总回收率约79%;云母精矿产率14.50%,K2O含量7.65%,Na2O含量1.65%,Al2O3 含量16.40%,云母矿物回收率85%。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南某钠长石矿中的方解石、含钛矿物和云母等杂质矿物,采用磨矿-脱泥-磁选-浮选联合流程对其进行了选矿增白试验研究,得到了精矿白度为66.09%,Na_2O含量为9.03%,Fe_2O_3含量低至0.05%,TiO_2含量降低至低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出限,产率为67.08%的长石精矿,此钠长石可达到日用陶瓷一级品标准。XRD分析可知影响长石精矿白度的含钛矿物为钙钛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甘肃国宝山铷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等手段进行了矿石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铷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钠长石和钾长石;矿石中铷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钾长石和白云母中,其中钾长石中占69.53%,白云母中占30.47%。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某铜钼尾矿中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和云母,采用反浮选工艺对其进行了综合回收长石的试验研究。以NaOH作为p H值调整剂、以NaCl作为活化剂,以油酸钠+氧化石蜡皂作为捕收剂,在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下,经过一粗两扫的全流程试验,最终可获得K_2O+Na_2O含量为11.23%,产率为40.4%的长石精矿,产品可作为玻璃的低档原料以及钾肥的原料。试验结果为铜钼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某低品位钾长石矿的主要矿物成分,K2O+Na2O含量为7.47%。针对该钾长石矿的性质,进行了单一磁选、脱泥-磁选、浮选、脱泥-磁选-浮选四个除铁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法除铁效果较佳。试验首先采用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石油磺酸钠反浮选除去长石矿中细粒的含铁矿物,再经HF法用十二胺捕收剂对长石-石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可得产率43.57%、含Fe2O30.25%、K2O13.10%、Na2O0.21%、SiO266.77%的长石精矿和产率41.33%、含Fe2O30.18%、SiO297.66%的石英精矿。   相似文献   

20.
某钾长石矿有害杂质Fe2O3含量为0.47%,严重影响其在陶瓷等行业中的应用。以该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磁选-反浮选”的联合选矿工艺进行除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最终可获得产率为72.62%,Fe2O3含量为0.087%的钾长石精矿,显著降低了Fe2O3含量,除铁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