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中国铜矿资源不能满足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收藏铜矿实物地质资料为加强铜矿资源勘查,加强铜矿床研究提供服务。根据中国铜矿资源特点、成矿背景、成因类型,确定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铜矿床收藏名录,提出了符合当前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收藏保管的37个铜矿床名录。选择性地收藏典型铜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更好地反映中国铜矿成矿特点,反映中国铜矿勘查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地矿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质资料的一类,筛选问题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重点和难点,做好筛选工作将使具有保管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进一步得到妥善保管,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提供坚实基础。本文从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意义、筛选的原则、影响筛选的因素、分级、结论和建议等方面对实物地质资料筛选进行阐述,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质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强的独立分支科学,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勘查等多种地质手段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形成大量的岩芯、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城市地质的实物地质资料定量化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使用加权参数来确定不同城市地质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优先分数,并藉此对实物地质找资料进行分类定级,提出收集、保管建议。采用这样的优先评分,能够将城市地质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选择最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优先保管对象。  相似文献   

4.
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采集保管的重点矿种。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仍较为薄弱。在分析我国铅锌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参照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提出筛选铅锌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筛选名录。从21片国家级重点成矿区(带)出发,初步筛选出38个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作为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优先收藏的对象。反映了中国铅锌矿的成矿特点和地质勘查水平,为系统开展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锰矿资源具有资源量丰富、矿床规模小、分布不均、品位普遍较低、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底,国内锰矿(矿石)查明储量为15.51亿t,矿床数量庞大,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基于中国锰矿资源现状,结合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本文总结了国家级锰矿的筛选条件,即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成因典型,分布在重点成矿区或主要成矿时代和其他入选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筛选出35个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的锰矿目录,反映了中国锰矿的成矿特点,为系统开展锰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镍矿资源具有分布高度集中、开采条件差、矿床类型以岩浆型为主、伴生矿种多、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基于中国镍矿资源现状,并结合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归纳了国家级镍矿实物资料的筛选条件:成因典型、产于重点成镍带或主要成矿时代和矿床规模大,并提出了33个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的镍矿目录,反映了中国镍矿的成矿特征,为建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钼矿资源现状及国家级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钼矿床的成矿类型、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和分布等特点,简述了我国钼矿资源现阶段状况,提出了我国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需要考虑的条件。结果表明:我国钼矿床类型多,以斑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热液脉型、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较少;我国钼矿床规模大,现阶段勘探、开发的矿床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主;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以燕山期成矿为主,其次为喜山期、印支期和海西期;钼矿床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在燕辽、东秦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大兴安岭4个钼矿矿集区。根据我国钼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规划,提出了当前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保管的34个钼矿床名录。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数量大、渠道多、来源广,但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应能反映中国总体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条件,显示国家重大地质工作成果,代表地质科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系统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库藏体系的总体定位,初步确定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收藏内容,研究了固体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条件,同时根据我国锡矿床的矿床规模、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等筛选要素,确定了个旧锡矿等32个锡矿床为国家级锡矿实物地质资料,反映了中国锡矿的成矿特点和地质勘查水平,为系统开展锡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水平,有利于我国地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新常态"下国土资源行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举了国外管理政策相关工作,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国土资源部"十二五规划"号召推进两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社会的今天,通过部"两化"建设的实施,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服务事业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集群全国各省市地勘单位建设统一的全国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真正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的深度共享和社会化利用,笔者从实物地质资料保存与服务现状,信息技术与平台的搭建方面详细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电子档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电子档案特性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储存管理、安全管理、维护管理和使用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地质资料电子档案的一般管理技术,以期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发挥电子档案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分级是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收藏的必要环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地质特征、成矿背景和经济特征3类8项为评判因素,建立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分级评判模型。同时,以我国典型锡矿床为例,根据锡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区(带)、成矿时代、成因类型等资源分布特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锡矿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筛选分级。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筛选分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福吉山铜矿成矿地质特点不同于山东已有的铜矿类型,属于构造热液成因类型。通过对福吉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矿区近南北向的断裂为铜矿的有利成矿部位,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而指出了相应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五子骑龙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物质来自燕山晚期岩浆及其后的热液流体,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和导矿构造,多期次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密切相关,铜矿(化)体沿构造带向浅部迁移,在裂隙带及两侧沉淀富集成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硫化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质钻孔成果分析断层参数的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区分断层走向与巷道走向关系的不同情况,阐述了利用煤矿井下钻探数据准确分析断层赋存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指出了根据钻探结果分析断层的局限性,以期通过钻探数据来准确判断断层情况,顺利通过断层。  相似文献   

16.
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很好地满足了海量地质空间数据处理的需要。根据地质空间数据的特点,对面向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地矿点源数据库、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体系结构、挖掘过程以及可发现的地矿知识进行了探讨,并以从样品数据中挖掘矿体各空间点品位之间关系为例,阐述了地质空间数据数据挖掘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赛什塘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赛什塘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阐明矿区内中酸性岩浆侵位受赛什塘背斜控制,总结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层与砂质碎屑岩层的接触带或层间滑动带、背斜的倾伏端和转折端、中酸性侵入体的舌状伸出部位等为铜矿化发育的有利部位,从而为矿区深部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土资源数据的重要组成,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查、评价、防治及管理等过程中也会产生海量的相关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等对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评价防治等工作,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国土资源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搜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的发展历程,结合大数据的特征,对大数据时代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的发展进行探讨,期望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质资料具有重大保存与利用价值。地质资料服务是地质资料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近年来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资源与多样的服务方式,但依然存在着地质资料网上服务能力偏弱、信息服务开发能力不高、信息共享程度低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质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建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级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