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层的重复采动对采空区地表变形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近距离煤层的重复采动对地表影响更大。以鸿锋煤矿为例,利用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计算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并经分析研究得出,由于上下煤层间的厚层砂岩控制作用和上层煤开采卸荷作用,因此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而理论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2.
邸建友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4):74-75
本文通过对翟镇煤矿一采西翼2^#、4^#煤层采出后地表移动变形情况的对比,分析了重复采动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今后矿井多煤层开采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神东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构建了上湾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选取了该矿12401工作面近1年地表移动观测数据,根据解析法计算工作面岩层移动角值参数,并运用FLAC3D对地表下沉及水平移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下沉量与覆岩岩性成正比,下沉速度与覆岩岩性成反比,在厚松散层工程地质条件下,基岩离层被压密,岩体结构被破坏,造成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增大,地表移动变形对矿区建筑物造成影响和损坏,衍生为地质灾害的诱导因子,当开采综合边界角为60°时,可减少地表移动范围,降低矿区地质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5.
对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肯定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思想的前提下,深入讨论了该技术的理论实质;通过对采动覆岩离层发生、发展时空规律的物理模拟和分析,认为可注浆离层即“潜在下沉”的空间体积总量很小,即使注入充填物,最大限度地保持其离层状态,减沉效果也有限;在对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的下沉系数进行修正后,经重新计算得出已进行的现场试验的实际减沉效果应为15%-20%左右而不会更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兖州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兖州矿区同一煤层不同工作面重复采动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矿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一些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复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得出合理的岩移参数,保证留设煤柱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在西山某矿建立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对该矿下组煤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地表下沉及水平移动的规律,根据矿区内实际地形及开采条件,得出了该矿区开采时地表移动的规律,可指导该矿区进行"三下"开采和保护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揭示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凤凰山煤矿在154309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岩移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给出了重复开采时地表沉降曲线,获得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和岩移角值,探讨了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研究认为,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剧烈,下沉盆地陡峭,变形分布集中,地表下沉系数大,采动影响范围大。地表动态变形剧烈,下沉速度快,最大下沉速度为143.4mm/d,地表移动持续时间较短,活跃期约占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30.7%,其下沉量占地表总沉降量的96.3%。 相似文献
12.
采深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淮北矿区童亭煤矿322工作面和临涣煤矿1095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UDEC软件就采深对地表下沉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采矿条件相似、采宽接近的情况下,随着采深的增加,地表下沉系数减小,地表其它各项移动变形值也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西山矿区杜儿坪煤矿南三盘区为研究区,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矿区2#、3#煤层重复开采后的地表下沉系数演变规律。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沉陷预计结果与原有成果、PS-InSAR监测结果均吻合较好,下沉系数随重复采动次数增加呈现增大趋势,表现为2#煤层分层开采时的下沉系数是一次采全高的1.1倍,继续开采下部3#煤层时下沉系数是2#煤层分层开采时的1.27倍。研究结果为多煤层重复开采下的地表沉陷防控和地物保护提供了依据,也为开展重复采动生态损伤及恢复治理等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矿区开采地表下沉率及采动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提出地表下沉率与采动程度的关系是非连续型变化。在采动程度较小时有一突变点,突变点之前呈弯曲型下沉,突变点之后呈断裂型下沉,在厚冲积层下采煤时,应用采区尺寸与基岩厚度之比值作为衡量采动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矿山开采沉陷与弹性薄板理论,提出了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预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给出了具体的估计方法。为预测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预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矿山开采沉陷与弹性薄板理论,提出了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预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给出了具体的估计方法。为预测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为获得地质构造发育区域在重复采动情况下地表非连续变形规律,采用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对翟镇煤矿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非连续变形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翟镇煤矿地表非连续变形主要集中在矿井西部,沿地质构造发育并与工作面成一定角度,地表斑裂深度不大,裂缝宽度为300~600 mm,长度为320~2143 m,台阶下沉量0.4~2.4 m;特殊的覆岩结构、较小的采深采高比、采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活化是并田西部产生地表非连续变形的重要条件;地表斑裂及台阶下沉现象受特殊覆岩结构、采深采高比影响,采动引起地质构造活化是地表非连续变形产生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覆岩岩性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侯长祥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9,14(2):20-24
通过覆岩岩性与开采影响传播方向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倾斜煤层在三下开采时,覆岩越软,对地表最大下沉值影响赵大;煤层倾角越大,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变化越大的重要结论。并在开采时预计地表最大下沉的位置和量值,正确选择最大下沉角,以及预示开采后顶板的运移方向,预防顶板冒落和安全生产较大。图2,表2,参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