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聚乙烯(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有机玻璃两种热塑性材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火蔓延速率以及CO体积分数在不同厚度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在竖直贴壁自上而下的燃烧情况下,材料的燃烧特性主要是受厚度、流动性以及材料自身热物性的影响。PMMA的质量损失速率和CO体积分数随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并且厚度的影响随厚度的增加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
表述了几种常见的火蔓延模型,在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导出了描绘坡度火蔓延过程的微分方程及其初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在燃料床上模拟了坡度地表火蔓延过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测取和分析,讨论了火蔓延速率和温度场分布等随坡度大小变化的关系.最后将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揭示火蔓延规律,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关于林火蔓延的结论,如上坡火能够加速火的蔓延和转化等。  相似文献   

3.
金属面EPS泡沫夹芯板的对火反应特性和火蔓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强度汽油火源引燃金属面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夹芯板(EPS彩钢板),分别采用ISO9705房屋/墙角试验装置和热电偶束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板材对火反应特性和火蔓延特性.结果发现,3种强度火源下封边加固板材峰值热释放速率为未封边板材的0.1倍、0.5倍和0.8倍,最高温度范围分别为35~249,℃、61~820,℃和50~527,℃,水平方向0.1~0.3,m距离内最高平均蔓延速率分别为0.09~2,cm/s、1.4~10,cm/s和4.4~10,cm/s,火源功率增大可使达到同一温度的传播速率最高增大100倍,同一时刻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同测点温度呈现一阶指数衰减的分布规律.采用槽铝和白铁皮覆盖夹芯板面板边缘处并均匀使用铆钉加固后,夹芯板整体燃烧性能被有效抑制,对外墙保温板材的应用方式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固体可燃物火蔓延速率对于火灾的蔓延有重要的影响。以此为背景,采用热电偶瞬态测温技术,测量了牛皮纸、硬纸板的火蔓延速率。探讨了对流环境下风速的大小对薄片可燃物火蔓延速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经验公式。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薄片可燃物火蔓延速率的简化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对二维线性火羽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际测量了二维线性火羽流中心线上的温度分在分布和速度分布,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得较好,实验结果表明,二维线性火羽流可以分为4个区域,除了在轴对称火羽流中出现的火焰区,间断火焰区和浮力羽流区外,还有一个过渡区域,这个区域的长度取决于线性火源的长宽比。  相似文献   

6.
热塑性材料的流动燃烧火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对热塑性材料的流动燃烧火灾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油池火、点火源、材料厚度和地板材料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塑性材料燃烧过程中油池火的形成与发展控制着火灾的发展过程,点火源、材料厚度和地板材料对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表现为点火源功率越大火灾发展越快,火灾危险性越大,材料越厚火灾初期发展时间越长,但火灾危险性越大,地板材料则通过自身的理化性能影响火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拉萨高原地区和合肥平原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木材表面火蔓延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火蔓延过程中一些重要特性参数(固相热解温度、气相火焰温度、燃烧区长度和燃烧速率等)的测量,分析了高原地区的火灾危害特性.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的固相热解温度与平原差别不大,但是气相火焰温度要略高一些.火蔓延过程中高原地区的燃烧区长度比平原的小,而且两...  相似文献   

8.
热塑性材料与底板间距对其燃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热塑性材料下端与底板间距对其熔融燃烧行为的影响,选择 6 mm厚和 4 mm厚 PP 板材作为研究对象,在 ISO 9705 燃烧室内进行了12组大尺寸燃烧实验,分别考虑了0cm、5 cm、10cm、15 cm、25 cm和35 cm不同间距的工况.实验过程中测量了热释放速率、消光系数、CO 体积分数以及温度场等火灾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热塑性材料的下边缘与底板的间距对火灾增长速率影响很大,但是对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间距的增加,壁面火和油池火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逐渐减弱,且当间距增加至 15 cm 以上时,各组实验的燃烧过程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气膜冷却实验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燃气轮机高温部件气膜冷却技术,设计了低速风洞试验台。用红外热成像温度测量技术,对平板单孔和排孔射流冷却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埋在平板内的高精度热电偶校正,得到准确的温度,并建立了校正关系。试验件为不锈钢平板,孔是35°圆柱斜孔,孔径D=4mm,长径比L/D=3.49,吹风比M=0.5~2.5。通过气膜冷却效率分布来描述气膜冷却效果,实验处理数据给出了在50℃、196℃、267℃时不同位置的气膜冷却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冷却空气量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力设备发热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首先对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简介,然后介绍了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最后通过某35 kV变电站35 kV穿墙套管发热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表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电气设备红外热像图谱分类编码与故障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电设备热故障分析和定位的关键在于分类存储和管理红外热像图谱。在分析研究变电设备热故障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易于拓展的热故障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树进行精确检索及热故障精确定位,能有效解决红外热图像分类存储管理及热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分类问题。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编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地下煤火燃烧煤炭资源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上覆岩层由烘烤烧变到熔融。煤火引起上覆岩层塌陷,地面形成裂隙,烧变岩内部孔隙变大,裂隙、孔隙则为煤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O2通道和散热通道。燃烧区后方,煤层燃烧殆尽、热量散失、温度降低、熔融状岩石冷却,形成了各种不同结构、构造的烧变岩区。对红外热像仪在煤矿隐蔽火源探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林火蔓延初期的增长模型与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均匀水平燃料床从一个点火源的着火过程,建立了林火蔓延初期的增长模型,采用数值法计算了蔓延初期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在燃料床上测取了林火初期蔓延速度。通过对着火后100s的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所使用的初期蔓延过程的增长模型在物理上是合理的。从实验结果分析看出,在着火后20s以内,及在着火的80s-100s锥形火焰向环形火焰转化时,火蔓延速度与加速度剧烈地波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尺度箱体及液化石油气模拟室内燃气泄漏的条件,通过电火花点火,实验研究了在燃气泄漏过程中的着火与火焰蔓延的现象与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火焰首先在燃料燃烧的浓限和稀限之间的可燃区域传播,并且在化学恰当比附近区域的传播速度最大,因此燃气的动态浓度场决定了火焰蔓延的形状.并表明可燃区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区域,最终其高度与窗沿高度相当,在此区域内点火最容易成功,因此是气体燃料泄漏后发生火灾的最危险的区域.实验结果还揭示了在火焰蔓延过程中,存在着由火焰面推进传播向空间整体燃烧过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利用热气机的性能参数与瞬时转速构建基于专家知识的热气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系统由瞬时转速测试与分析、热工参数监测、基于知识库的故障诊断推理组成,其中系统知识库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可以进行更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能够限制自然对流的水平窄通道,对薄材料表面逆风传播火焰的三维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参数包括气流速度、氧气浓度、燃料宽度等.结果表明,在足够宽的通道内,火焰传播随燃料宽度的变化,表现出随氧气浓度和气流速度的不同而变化的三维特性.侧面热损失和氧气扩散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在各种氧气浓度和气流速度下,都限于燃料宽度小于10倍扩散长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旋转火焰涡运动微分方程式的分析,研究旋转磁场引发火焰旋转时的磁场旋转临界速度与磁场参数之间变化的关系,以及旋转磁场方向的变化对旋转磁场引发旋转火焰时磁场旋转速度临界值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引发火焰旋转的磁场上临界转速增加,下临界转速则下降;磁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引发火焰旋转的磁场上临界转速较逆时针旋转时要小,而下临界转速较逆时针旋转时要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预热器转子红外热图分析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并采用三次样条法进行像素的插值,获取空气预热器转子的红外热图,然后采用小波变换的软阈值去噪法对其进行滤波,在此基础上提取能量特征,并采用能量特征对空气预热器的不同工作状态(正常、异常)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空气预热器的异常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