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景慧 《城市规划》2011,35(12):9-12
1982年我国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初衷就是设立一项保护措施,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与城市行政管辖有关的历史文化概念,它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在保护规划中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范围应该一致,重点是中心城区的规划。从城市历史文化内在联系的角度遴选保护内容,确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
许少亮 《规划师》2015,(1):67-70
漳州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背景之下,对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续工作进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应以市域为研究范围,从更大的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重新确定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实施动态的编制研究和规划保护,并通过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后的规划内容、加强文物普查与修复及加强历史文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5,(Z1)
漳州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背景之下,对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续工作进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应以市域为研究范围,从更大的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重新确定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实施动态的编制研究和规划保护,并通过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后的规划内容、加强文物普查与修复及加强历史文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国民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城市特色的呼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总结了国内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规划的方法经验,并结合黄山西溪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践案例,对其进行了研究。这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聚落民居、历史街巷的保护工作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规划建设》2014,(3):1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展示北京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在“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旧城是古都岁月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一、立项背景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01年,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南京曾分别编制过三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肯定这些版本保护规划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既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多局限于有限的历史资料和当代的历史遗存,且历史和考古资料多为文字描述,对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缺乏系统研究。只有通过对  相似文献   

7.
2011年,嘉兴市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的核心是古城格局,而位于古城中轴线上的嘉兴子城,是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子城,萌芽于汉,兴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嘉兴最早的城垣,是嘉兴城市的发轫地.因此,子城广场的规划建设,既是对嘉兴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现,也是嘉兴未来城市建设的象征和缩影.2012年,嘉兴市启动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子城广场是最先启动的重点片区.启动至今,经历了思想的碰撞、理念的转变和规划的变更,展现出一幅让广大市民"点赞"的子城广场规划"蓝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从区域统筹、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的视角,探讨济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济宁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以期为快速城市化时期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从区域统筹、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的视角,探讨济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提出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以期为快速城市化时期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玲  陶勇 《福建建筑》2014,(8):8-11
结合漳州市绿道网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墙范围界定与城门节点恢复、护城河保护、街巷格局梳理、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推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绿道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以绿界城、以绿护城、以绿兴城"的保护思路及方法,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有机更兴。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性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是山地校园重要的自然资源,本文从规划、景观、建筑等几方面入手,对原生态性山地校园规划进行探讨,提出以体现原生态性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以期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钢工业区是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历史地段,也是最有条件申报工业遗产的项目。随着首钢的整体搬迁,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一地区的各种工业遗存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首钢工业区内现存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的逐一调查,研究,确立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层次,提出了关于工业遗产保护区范围和单体建、构筑物保护与再利用名录的初步构想,并对保护与再利用的分级以及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为首钢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庞骏 《规划师》2011,27(11):102-107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作为遗产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文物保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遗产旅游的视野下,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问题百出,究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过程中对“规划思维路径”的抛弃,同时在一系列人为及管理机制的推动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逐步演绎为偏离发展的专项规划.据此,应遵循“规划路径的归回”或者“...  相似文献   

14.
安徽安庆倒扒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安徽省安庆市倒扒狮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建构基于GIS技术的历史街区现状调查、规划编制的方法;改变现有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提高该历史街区规划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相似文献   

15.
本体与背景环境间所具有构内在的本质关联,决定了本体是背景环境构成的最基本约定.本体不仅定义了背景环境的范畴和属性,同时也定义了背景环境的时空特征.保护规划实践表明,规划前期的历史研究不仅对本体与背景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至为关键,而且是合理有效地确立保护范围与控制地带,高水平完成保护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许险峰  陈昌勇 《规划师》2009,25(5):30-34
我国佛教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观念方法缺乏创新、价值准则偏失等问题.其保护规划可运用"文化再生"理念,通过"再造""重现"等方式重新焕发遗产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新陈代谢"等方式使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在具体规划中可采取的策略有可视化策略、体验化策略和媒介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Online discussion with spatial annotations has been proposed as a method of facilita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patial planning. It has been assumed that it will widen the knowledge base behind decisions by bringing local, first-hand knowledge into planning. However, what type of knowledge will be generated by such a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public discussion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by tracing how an online discussion that allowed spatial annotations was implemented in a real-life land-use planning process in Tampere, Finland.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wo distinct phas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First, discussion focuses on how establishing this particular technology as a public forum impacts on the type of knowledge that is provided by the participan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addresses how planners assimilate information from geo-referenced public discus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interplay between (1) the sit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wa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na of public discussion, (2) the issues that were deemed necessary to be cared for publicly, and (3) the people who were willing and able to enter the public arena and address issues in the way that the public arena afforded was crucial in shaping the type of knowledge that was generated.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straints set by the local planning procedures and practical work of planners effectively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to the domain of planning. The article starts to unravel contingenci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related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which use online discussion and spatial annotations.  相似文献   

18.
蒋怡辰  卢航 《中国园林》2020,36(12):117
意大利因历史遗产数量众多而闻名国际。其中,作为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农业文化遗产也是意大利一项不可忽视的保护和发展对象。农业文化遗产的再生、发展和创新可以看作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以米兰广域市为例,首先梳理其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其次分别从总体规划政策到具体新型农庄的产业振兴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了4个不同发展定位的农庄,探讨了其农业历史、发展模式及相应管理策略。旨在通过米兰经验的学习为中国相关的农业旅游、乡村景观及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和平  王敏 《新建筑》2009,(2):31-35
通过四个典型历史街区保护历程的分析,归纳了美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四种推动模式:城市规划主导、城市更新拉动、社区组织推动和保护基金带动,其经验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郁枫 《华中建筑》2004,22(2):115-118
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应涵盖其人居环境形态、生活习俗、地域文化等诸多方面。我们以浙江柯桥“三桥四水”历史地段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试图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并探索一种物质环境保护与生活习俗保护并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