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充分认识工程全寿命周期规律性的基础上,阐述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与内涵,提出九项基本设计准则,并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形成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的准则体系;通过战略目标集成、工程系统集成、系统环境集成三位一体的设计集成思路,建立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的集成框架和配套的方法体系;基于映射模型构建EBS-OBS映射矩阵,进行工程系统和设计目标间的映射关系分析,形成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运用于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优势,分析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内涵与需求;建立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屋;编制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导则。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应用,验证QFD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有助于将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需求体现在设计方案中,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731-734
全寿命周期管理(LCC)设计要求按照统筹协调安全、效能和周期成本三者的关系,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和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以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作为重要经济性评价标准,对城市变电站中220kV配电装置按全户内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和户外混合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HGIS)进行方案比选,着重分析了220kV配电装置的LCC构成,给出配电装置选择的依据,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剖析传统设计存在的弊端,坚持建筑性能与生态性能、经济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并与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以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工程系统寿命匹配性设计、全寿命周期费用优化设计、可维护性设计、可扩展性设计、防灾减灾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九项目标为核心的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目标体系;构建大型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设计的集成分析路径由战略目标集成、工程系统集成、系统环境集成三个层次构成。为推动全寿命周期设计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实施,制定了实施流程和EBS-OBS矩阵方法,并以某办公楼为例阐述了全寿命周期设计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5.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寿命和费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在我国当今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本身上,还需要对设计质量的寿命和全寿命周期的费用进行评价。提出了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寿命评价和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传统风险的管理是不完全的、相对封闭的管理。本文提出了实施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四阶段划分法,探讨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集成风险管理子系统及系统模型的集成思路,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集成风险管理模型(LCIRM),并对LCIRM模型的应用载体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BIM技术,采用Autodesk Revit为设计平台.实现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三维数字化设计,包括电气设备族的建立,三维布置模型的生成,后期的碰撞检查、协同设计等,提出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数字化信息集成的载体,贯穿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指导建筑与结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基于BIM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在可视化设计、参数化设计和协同设计中的应用及工作机理,详细阐述了参数化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参数化建模、多方案优化设计、创建分析模型、自动出图以及工程量统...  相似文献   

9.
全寿命周期桥梁的设计较传统上桥梁设计来说,将桥梁的设计拓展到桥梁的整个使用年限上,分别从桥梁的安全、美观、使用以及经济方面进行了可拓展性研究。本文章就主要对全寿命周期桥梁在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高性能结构抗多次多种灾害全寿命性能设计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建立了其基本研究框架。对高性能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遭受的多种灾害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的发生概率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以碳化腐蚀作用和风致疲劳作用为例,论述了在结构全寿命周期内由环境作用引起材料及构件退化的时变模型研究现状,为开展多次多种灾害作用下高性能结构的全寿命性能分析研究提供了方向,并系统介绍了多种灾害作用下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和考虑灾害损失成本的结构全寿命抗灾性能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结构抗多次多种灾害性能设计方法,能够合理地解决传统设计方法中未考虑多种灾害联合作用和结构性能退化问题,对于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是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基适应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其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对支挡结构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某变电站进站道路加筋挡土墙工程为例,介绍模块式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着重阐述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同时对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BIM技术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理念,以实现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为目标。覆盖隧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形成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管理平台,促进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工程参与方多方协同工作。针对BIM平台开发过程中BIM标准不统一、BIM软件众多、相互间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初步提出了BIM全生命周期意义上的隧道工程协同管理平台,并从阶段、维度、功能、技术和用户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了BIM隧道协同管理平台的初步架构体系,为平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初期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山区500kV变电站工程基本情况,简要归纳了进站道路优化设计原则,对进站道路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作了阐述,进而确定了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减少了工程量及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4.
李朋 《山西建筑》2014,(34):55-57
结合某220 k V变电站工程建设实例,对变电构架设计特点及荷载选取进行了论述,为满足不具备大型计算软件的中小设计院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将变电构架空间结构简化为平面结构,采用手算加简单力学软件计算的方式进行220 k V变电构架的结构计算及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利生 《山西建筑》2014,(25):10-11
针对国网公司提出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标准配送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以某110 kV全户内变电站试点工程为例,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物、装配式围墙、预制式电缆沟、户内预制式半仓在全户内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特点及技术,为变电站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田毅  续君兰  游耀丽 《山西建筑》2007,33(34):176-177
从配电装置小型化设计、室内主变压器防噪声设计、通风设计、消防设计及小面积的接地装置等方面对城区变电站设计的技术问题做了探讨,以期设计出符合安全、合理、节省的城区变电站,并满足消防、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工程管理知识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建设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框架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针对建设工程的单件性和开发工程对管理知识及其创新的依赖程度越发提高的特点,分析了工程管理知识体系及其发展维度,包括思维发展维度和知识结构模块发展维度;给出了工程管理知识创新模式和结构模式;梳理并提出了在工程思维模式下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框架,包括工程管理研究所依据的基础知识体系框架和工程管理可应用的知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8.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表达,涉及整个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各个环节,而工程设计行业是应用BIM技术的先行军。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现阶段BIM在我国工程设计行业中的主要应用障碍,提出促进工程设计行业BIM本土化应用和发展的实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BIM可以由工程设计先行并实现其阶段性的价值,而多数设计相关人员不了解BIM的真正内涵,以及现有建筑行业体制、行业规程及法律责任界限不明的等障碍,是现阶段建筑行业亟需突破的。  相似文献   

19.
肖来国 《城市建筑》2012,(9X):19-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中小型桥梁施工项目也在不断增多。桥梁工程是实现道(公)路跨越河道、交通立交的重要城市交通设施,其结构比普通的道路工程更加复杂,重要性也高于道路。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必须在设计、施工中充分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性,进行最优化设计。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城市中小型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20.
季建乐  何疏悦 《山西建筑》2010,36(32):41-42
通过对公共休闲空间与绿化景观设施的概述,归纳了绿化景观设施的功能构成,针对现阶段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绿化景观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对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