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宇 《土木工程学报》2012,(Z2):253-257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形式多样的保障性住房,在对保障性住房公共产品属性认识的基础上,将现有多种保障性住房形式按照供给主体的差异划分为政府供给型和企业供给型,分析两类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探讨政府供给型和企业供给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形式,建立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模型,并着重讨论了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2):61-65
文章从土地财政的视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障房实物建设与土地财政发生抵触的根本因素在于土地。保障房用地的无偿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可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加重了地方发展的财政压力。因此,政府会在逐利动机和财政压力的驱使下或明或暗地规避保障房土地的供应。文章利用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比逐利动机更好地预测了城市政府规避供地的行为。与大多数呼吁彻底改革现行分税制的政策建议不同,文章提出,在现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降低土地因素抑制保障房建设成效的可行办法是淡化对保障房供地的要求,更多地通过其他措施推进建设工作,如住房保障的货币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沈磊 《时代建筑》2010,(5):10-15
近年来,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正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天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建设的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天津城市中心结构的规划调整,集中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城市中心公共职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的可持续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保障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架构。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天津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尝试,为中国特大城市中心结构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实际政策,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及各自效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运用经济学的供需工具和住宅过滤理论分析政府放开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指出住房保障政策具有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的双重职能。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大城市目前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方式和效用,提出建立在良好供需机制和合理空间布局基础上的有效供给是实现住房宏观调控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十二五规划年间,我国制定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的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本文就此进行思考,浅析如何在低碳城市下,进行生态宜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城市空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与空间的视角出发,在两个层次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在住房制度与城市空间层面,国内外的研究均较为充实;在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城市空间层面,国外的研究无论是涉及面、方法还是研究深度,与国内的研究相比均走在前列。微观空间下涵盖多内容层面的我国保障性住区的实体案例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在十余年前就提出了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的政策主张,希冀以此缓解单中心城市结构导致的城市拥挤等问题.为了检验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上海多中心结构的形成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从居住中心和就业中心两个角度对上海的多中心结构进行了测度,指标分别采用分街道的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岗位密度.数据的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显示,上海基于居住和就业功能的多中心结构尚未形成,且随着时间推移,单中心城市蔓延趋势明显,给下一步多中心结构的形成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探寻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原因,运用了住宅选址理论分析框架,同时结合上海实际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最后就上海多中心结构的战略走向提出了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核心的城市区域,是世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客观规律.本文概述了世界主要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卫星城镇建设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中国特大城市构建多中心城市模式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砚茹  豆丁 《城市住宅》2021,28(3):193-194
近年来,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关注点从政策逐渐转为研究社会居住空间及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以济南市为例,研究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变化及影响住房选址的因素,以及城市居住空间是否已从分异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代后期,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现象--"就业次中心(Em-ployment Subcentre)"和"多中心城市(Polycentricity)" 出现在北美和西欧的大都市,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基于2004年广州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中的就业人员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旨在揭示"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已经在中国的一些大都市中形成,并解剖其后的动力机制.最后笔者认为"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已经存在于中国大都市,其形成机制来源于第二产业,与西方的第三产业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房价风险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论证房价风险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并比较分析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测度方法,根据房价风险的特性,回顾风险预警理论及价格风险预警的应用研究概况,最后针对目前研究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状况,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建立非营利保障性住房资产管理公司,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健全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建立统一的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的回顾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条发展路线的梳理,结合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住房保障是住房市场的必要补充,是对社会财富合理再分配的观点。提出了住房保障应当与住房市场相互协调,住房保障的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互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住宅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日渐成为国家住房政策的重点.本文界定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并结合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意图,借鉴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过程,对我国今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政府应起的作用及代建制、工程总承包等建设模式在保障性住宅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理论的保障住房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障住房推行过程中存在资金难落实、监管不到位、隐患易聚集等问题。为完善保障住房制度的建设,在分析过滤模型的基础上,建议加大二手房市场扶持力度,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开征相关税费等,构建完备的保障住房运行机制,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Neo-liberalism has dominate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ree decades and been influential in reshaping urban housing provis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ever, the nature and impact of neo-liberal housing policy developments are also affected by previous arrangements, the exact nature, timing and pace of policy change and by how governments and markets have responded to emerging global and local challenges. This paper examines neo-liberal urban housing reform and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focuses on market performance 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following initial reform. The era of neo-liberal housing polic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urbulence, market changes and unequal housing and asset distribution. Housing reform and regulation policies have changed frequently in response; and this maturation of the neo-liberal syste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17.
郭祖军 《建筑经济》2015,36(2):54-57
从解析住房需求特别是保障房需求特点入手,阐述住房保障政策选择的原则、目标、方式及路径,回答目前困扰政府和学术界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系列基本问题。同时,针对当前的保障房供需不匹配问题,从法制、规划、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在介绍层次分析法(AHP)及熵权法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分析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层次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对轨道交通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价,避免了由于单独运用层次分析法造成的大量主观因素的误判及熵权法带来的个别因素无法量化的情况。以大连地铁一号线作为实例,选取其周边住宅的实际开发楼盘作为数据样本,确定轨道交通周边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对后期轨道交通周边住房价格的预判及城市规划中实际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35个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跨区域联动的基础上,借助GVAR模型与网络分析方法,从总体、个体两个层面,考察跨区域联动的具体模式。结果显示:城市住房价格呈现显著的正向跨区域联动;总体层面上,跨区域联动相互交错呈网络结构;个体层面上,单个城市住房价格变动对全国、区域层面住房价格的影响呈现非均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因此,应深化对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认识,以更准确地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对于改善人居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杭州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六房并举"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并取得实效。基于杭州的探索与实践,就进一步创新住房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其他城市建设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