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感觉派作为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支,与上海旧式都市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以穆时英、刘呐鸥等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作家借鉴日本新感觉派的"感觉叙事"手法,曲尽其态地展示出旧上海都市的独特的都市图景.本文试从新感觉派小说典型文本的剖析出发,从都市的繁华表象和都市落寞之感两方面论述"新感觉小说与旧上海都市意识生成"之间的联系,并将其置于较为开阔的时代文化视野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新感觉派小说中复杂而庞大的都市世界由互为表里的现实世界与感觉世界构成,新感觉派小说家追求整体感觉同捕捉瞬问感觉的结合.本文对新感觉派的都市知识分子与都市叙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语境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女作家张欣的都市题材小说将视角始终时着都市的饮食男女,展示了现代女性生存的窘困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源自民族心灵的幻想与记忆,它易在殖民语境下被唤醒并通过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香港特定的殖民语境,司马长风的新文学史叙述是其民族认同的曲折表现,其文学史观带有浓厚的民族性,这与当时夏志清的文学史建构的现代性追求产生了对峙与冲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司马长风的民族性文学史现有其独特性与积极意义,但也显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持续繁荣的官场小说创作,坚守和弘扬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独特视角聚焦国家和地方政治生活,描写官场权力生态,揭露官场腐败.表现出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无论是其主题内蕴、人物形象还是叙事技巧都全面超越了清末“谴责小说”,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归纳法,梳理1979-2009年间大陆对香港文学都市性特征的研究状况.香港文学的都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学写作主题上体现的都市影响,包括都市文化对香港文学的整体影响,都市文化与作家之间的互相建构;第二是写作策略上体现的都市文化影响,即前卫的现代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李光地作为"庙堂理学家"参与乃至影响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解读其关于"教化"的思想主张及日常实践显影的东亚早期现代性追求。在新时代语境中重塑这一精神传统,能为打造闽南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传承创新中华美育传统,促进两岸文教互动融合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少儿小说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与批评方法独树一帜.值此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之际,在女性主义文学视域下重新审视英美少儿小说研究具有时代性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女性主义文学视角出发研究英美少儿小说已呈"百花齐放"之势,但亦存在"顾此失彼"的诸多"失衡"问题,因此阐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英美少儿小说研究的独特影响,并对女性主义文学视域下的英美少儿小说研究的未来走向予以前瞻则具有独特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他对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作出的一种审美反应.他的思想脱出崇奉理性、膜拜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主流,属于关注人的感性样态,追求诗意生存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鸳鸯蝴蝶派作为影响中国电影的重要流派,在电影音乐创作上同样值得重视.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主力,但在电影音乐研究中,音乐的民族性与政治性的结合,成为新中国电影音乐研究的主调,鸳鸯蝴蝶派的电影音乐创作往往被忽视甚至批判.如果将电影音乐创作者、电影音乐作品和电影音乐观众置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考虑,就能看出鸳鸯蝴蝶派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所在.20世纪20年代通俗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影响,为后来电影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鸳鸯蝴蝶派小说、电影中建构起来的通俗市民主义空间,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重要环境.鸳鸯蝴蝶派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与诗词曲赋的创作,发表,亦成为20世纪40年代他们投身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11.
荒诞作为正式的美学概念是在"二战"之后西方文化语境中确立的现代性事件,作为一个哲学和美学范畴,荒诞是现代人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展下的现代社会中对人生的认知和反思的结果。作为一个自然的人被社会异化成为现代的"非人",人之为人的自由、情感、甚至人性方面体验和态度被打上了各种社会的物质的烙印,置于社会中的人越发展,越追求未来,却越成为社会的物质的附庸,这种处于近乎悲剧的无可奈何的的感觉状态被美学家称之为"荒诞"感,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被重新予以关怀,人类的荒诞感在经历各种现代艺术利用各种手法如抽象,扭曲变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批评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中的历史因素并主张将文本置于大的社会语境中加以考察.约翰·邓恩的诗素以玄学和奇思妙想著称,他那颇受一部分现代学者青睐,一部分学者争议的爱情诗尤其受到他独特的感情生活影响.本文试图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解读邓恩感情生活对<歌>和<告别词:莫悲伤>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故事意识和小说理念从创作初期就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他以后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出悖论关系.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定位正体现在沈从文的故事模式及其与小说理念的悖论式的内景中.20世纪30年代成熟期的沈从文往往在小说中自觉而且刻意地营造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对故事语境的自觉,同时体现的是自觉的小说意识.沈从文的创作因此既表现出由故事形态向现代小说模式演化的渐进历程,又表现出对叙事意义的艰难探寻,最终以其对"叙事,,的自觉超越了"故事"与"小说"的二分,呈现出某种本体性.审视30到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一个乡下人是怎样从乡土闻到都市,逐渐在大学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讲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标志设计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有着两股热潮:一是追求现代潮流的"赶时髦",而忽略了具有重要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二是具有"民族热""复古热""随大流"等喊口号式的摒弃现代信息,追求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应该在现代信息和传统文化中找到平衡点,设计出具有丰富内涵和中国特色的优秀标志。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象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基本单位.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保留文化意象以保持原作的异域风格和艺术特色,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芙享受.同时,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文化意象不可避免地被遗失、被改变和被重构.在诗歌、小说的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动态对应反映出译者的主体操控.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感觉派是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尽管日本新感觉派缺乏自身独立的文学理论体系,但其作品却带有明显的自身创作特色.文中拟从表现对象、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对日本新感觉派作品所呈现的思想艺术特征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罗伯·格里耶一生致力于小说叙事理论的革新,来"挽救"由于对巴尔扎克式的传统模式的恪守而"濒于死亡"的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其"新小说"(或称客体小说、视觉派小说)创作中,他对传统小说进行了不遗余力的颠覆式的解构,本文试图以罗伯·格里耶的<嫉妒>为例,从情节,叙事的人称机制,叙事的结构模式等几个层次分析其"新小说"叙事:即格里耶如何通过对传统小说中细节描写的过度模仿,叙述者"在场"的缺失及"深度神话"的模糊,来完成对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解构.  相似文献   

18.
施蛰存创作小说,用西方现代主义的眼光审视都市文明,对外国文学有选择地借鉴,但又深深留恋和执迷于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作品中流露出悠悠的古典美,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偏爱和反叛,又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制约和束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新感党派小说大多表现的是半殖民地社会都市生活的种种病态和畸形现象.分析了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小说中塑造的被当作消遣品的男性和在都市生活中迷失自我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现代舞,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舞蹈学科,是由于文化领域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现象。"现代""现代派""现代性""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术语,出现在舞蹈领域的语境中,同时遍及各个文化领域,如雨后春笋般的传播开来。针对目前国内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对现代舞的认识存在一系列的误解和偏差,本文将从现代舞的形成入手,从中国现代舞的几个方面,即:什么是现代舞、现代舞的训练、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和本土定位等几个方面,来表明自己的看法,以期望获得共识。目的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确了解并且热爱中国现代舞,同时也为了中国现代舞能够更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