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民 《当代矿工》2005,(2):59-59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五十七条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开关。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跳闸试验。”1977年2月24日9时18分,江西丰城某矿219回采工作面因盘区变电所电工试跳检漏继电器引起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又因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14人,轻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62.8万元。一、事故经过2月24日9时18分,盘区变电所值班电工听到变电所铁门发出剧烈震动响声,随后发现219工作面和2502煤斗送电系统总开关掉闸,3~4分钟后,又发现一股刺…  相似文献   

2.
<正> 一、概述《煤矿安全规程》第405条规定;“……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装置,或至少应装短路保护装置。……”目前井下上述馈电线均采用DW系列自动馈电开关实现过流保护(只有极少数带电子式脱扣器的DWKB30型开关)。但由于DW80和DW81系列开关的过流保护和整定采用开关内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来实现,多年来现场普遍反映该装置整定不便,也不准确,特别在开关的过流保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弹簧疲劳,其整定值与实际动作  相似文献   

3.
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原因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亮 《煤矿机械》2007,28(2):160-162
针对矿井低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生漏电时电流序分量的组成特点,得出了上级漏电保护装置影响下级漏电保护动作可靠性的结论,提出在分支馈电开关处采用零序有功电流作为特征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了直接采样零序有功电流的数据采集系统。该方案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可有效提高矿井电网检漏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低压电网中,变压器的二次侧及各低压配电点均装有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DW),同时需设置检漏继电器;以便对电网的绝缘水平进行监测,当电网对地绝缘电阻降到某整定值时,能可靠地自动切断该电路,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本文介绍当检漏继电器动作后,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DW)重新向电网送电,安装在隔爆型磁力起动器中各低压漏电闭锁装置只有故障点的漏电闭锁装置动作,使得该磁力起动器不能再向负载送电;从而避免因二次送电而引起的事故扩大,并可缩短处理故障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从馈电开关、检漏继电器和接地装置三个方面分析了DW80型空气式馈电开关所组成的煤矿井下低压漏电保护系统的故障成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零序电流方向选择性漏电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中须装设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文中阐述了基于零序电流方向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以单片机80C196KB为核心,通过相敏整流的方法来判断零序电流方向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干扰性能好,实施电路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DSP的矿井下电网漏电保护配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保护装置的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DSP的井下供电网漏电保护装置,该漏电保护装置重点解决了井下电网总馈电开关、分支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问题,针对漏电位置的不同,分别配置了附加直流电源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功率方向型漏电保护。实验证明该漏电保护装置反应灵敏、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8.
史丽萍  朱林  朱元顺 《煤矿机械》2012,33(10):217-218
介绍一种新型低压馈电开关保护器装置,针对目前煤矿井下6.6 kV电网低压馈电开关的2种漏电保护:附加直流电源检测式漏电保护、零序功率方向式漏电保护,分析其保护原理及优缺点,给出了实验数据及现场应用情况,对煤矿井下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漏电保护装置所采用的漏电保护方式及其在线路发生漏电故障时的动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快速查找故障点的方法,提出了提高漏电保护可靠性和灵敏性的方法,最终保证了井下供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井下电网漏电原理和选择性漏电保护的4种选线方式的分析,确定了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线判据,即依据零序功率方向原理并配合零序电流鉴幅法。装置采用高性能DSP芯片和软件比相算法迅速判断漏电并进行保护动作,介绍了井下漏电保护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通过对低压馈电开关进行选择性漏电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漏电保护系统安全可靠、动作灵敏,缩短了排查故障时间,防止了事故蔓延,有效提高了煤矿井下生产效率和供电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漏电保护装置最常用的保护方式:附加直流检测方式、零序电流方向式漏电保护。对工作现场中引起漏电保护不能实现可靠性、灵敏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1主要问题分析《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第457条规定: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 A。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但此装置对矿井井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的提出当前,煤矿使用的检漏继电器和漏电保护单元组成的漏电保护装置,其零序电压不仅与漏电电阻有关,且与系统的容抗、电网电压也有一定关系。因受系统电压和电容的影响,动作时间的误差较大,即使调整好分馈电装置和总馈电装置之间的动作关系,但随着电缆的不断延伸,系统电容也随之变化,故当支路漏电时,常常会出现分路开关不动作,造成总馈电装置跳闸误动作。  相似文献   

14.
<正> 新《煤矿安全规程》第423条(原规程第407条)规定,对井下低压馈电线上装设的检漏保护器每天应进行一次试验。但因变电所与工作面距离较远,控制设备又都选用磁力起动器,因此各设备的重新起动需经一段时间,其结果是: 1.使掘进工作面停风(下山掘进还停水泵)而造成瓦斯积聚,有引起瓦斯爆炸和水淹的危险。 2.有时影响工作面生产的连续性: 3.每天试验使电源馈电开关每年有近四百次的无意义跳闸,降低了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不停电试验检漏继电器的问题,我矿曾用两台馈电开关并联,其中之一作为在试验检漏继电器时临时合上之用,其缺点: 1.投资大,多用了一台开关; 2.在操作试验过程中,电网处在无漏电保护状态的持续时间至少有数分钟,这就  相似文献   

15.
对煤矿井下低压保护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除少数由移动变电站接近工作面供电外,大都由采区变电所向各工作点供电,供电距离较长。低压供电系统都是由低压馈电总开关、检漏继电器和分支馈电开关用电缆连接组成低压漏电保护与短路保护。这些保护系统多年来在煤炭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矿的生产与安  相似文献   

16.
井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低压漏电检测设备,是井下矿山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老式漏电保护装置在漏电电阻检测和选择性漏电保护技术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甚至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为了揭示新的漏电保护系统的优点,分析了新老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原理和实际使用效果,得出了新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井下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漏电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利用单片机实现井下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分析了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及动作参数;给出了装置的硬、软件结构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唐广徽 《煤矿安全》1990,(10):9-10,64
<正> 从1988年召开的“矿井6KV 电网高压漏电保护装置专题技术交流会”上统计的数字来看,目前,由沈阳继电器厂生产的BLD—3型高压漏电保护装置,在全国使用单位中发现约有90%左右的装置误动作频繁,直接影响矿井变电所的安全供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23条:“矿井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应该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的规定,又不能拆除该保护装置不用。如继续使用该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又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对此,谈以下几点分析看法及改进意见,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过电流保护在煤矿井下电气安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接地保护一起,被称为井下电气三大保护。井下低压电网过电流保护的执行,低压馈电开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开关在井下长时期使用,设置在固定设备峒室内,一用甚至好几年,使其整定值和实际动作值间存在较大误差。这种误差无法掌握,时间越长,差值越大,往往会使低压电网的过流保护出现误动作,甚至不动作。为解决这一普遍性问题,我们自制设备,对井下低压馈电开关作了误差测定,并进行了准确度校核。根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保护干线馈电开关的过电流继电器的电流整定值,按下列规定选择: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井下使用较为广泛的低压馈电开关漏电试验故障的问题,根据低压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试验工作原理,分析了低压馈电开关漏电试验存在的故障及对策,并对开关漏试故障、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低压漏电保护技术在现代化矿井生产安全供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