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海军 《煤炭学报》2021,46(5):1670-1684
柳江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在盆地内及其周缘形成了大面积的岩浆岩体,为探究岩浆对盆地石炭二叠系主力煤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首先,采用地面水文地质调查结合9个水文动态观测站1个水文年的观测与统计,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其次,采用1∶10 000水文地质填图结合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机、民井抽水试验,水地球化学采样测试,分析盆地构造形态和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划分盆地水文地质单元;然后,在不同构造位置和水文地质单元内部署了6个水文地质勘查钻孔,完成了13层次抽水试验,结合62个地质勘查孔的岩芯精细描述、水地球化学测试、含水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率等物性特征和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岩浆岩对主力煤田含隔水层物性特征的影响;之后,通过奥陶系地下水连通试验和矿井与钻孔的联合抽水试验,分析地下水的径流及其岩浆岩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盆地内矿井的充水因素、涌水量特征及其矿井水害特征,提出矿井防治措施,指明供水水源勘查方向。研究表明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盆地四周露头区的大气降水,其次为大石河等地表水;径流方向为自北向南,自东、西向中部径流;主要以泉眼、...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岩性、构造、地貌等控制较明显,水文地质条件制约因素更加复杂。以举例的方式分析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的重要性,认为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应加强区域岩溶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应加强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的研究工作,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价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确保拟建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基岩地区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该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以及基岩裂隙水4类,并总结了其含水岩组富水性;分析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演化以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圈定了有集中供水意义的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地段3处,总结了地层阻水型蓄水构造和断层储水构造2种基岩蓄水构造类型.区内地下水质量以Ⅲ类、Ⅳ类和Ⅴ类为主,超过Ⅲ类水标准的组分主要是硝酸盐、总硬度、铁,其次为氟化物等.利用总结的区内找水模型,共施工具有供水意义的水文地质钻孔10眼,总涌水量7017.84 m3/d,可解决近10万人生活和59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对于寻找新的供水目标含水层及找水定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南京某水源地的电测深资料,对其与岩溶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关系及岩溶的空间分布的确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韩城矿区奥灰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溶形态有溶蚀裂隙、溶洞、蜂窝状溶孔等,而以溶蚀裂隙为主。同时利用灰色聚类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奥灰岩溶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并且提出了防止水质恶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高效环保,都离不开水文地质工作的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的有效方式,及其对煤矿生产的重要影响进行的介绍,论述了水文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强化水文地质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区干旱或生产用水需求量较大,自来水供应不足或不便,为了满足水量的使用要求,需寻找地下水,在岩溶地区,可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综合物探、钻探等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找出富水地段,选择宜井区进行水文成井,开采地下岩层水,解决生活用水或生产用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维电阻率测井方法应用于煤田的理论及探测方案的分析,在淮南煤田2个岩溶陷落柱发育区进行了探测试验,探查距钻孔半径450 m范围内,700~1 200 m不同埋深电阻率的分布情况,查清了研究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并通过6个地质钻孔揭露及联通抽水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探查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地质钻孔与地面电极的有机结合,可查清深部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突水疏放试验及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以往对突水过程认识和利用上的不足,通过综合分析突水点附近背景场及风险评估,利用山西某矿井巷道突水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流场进行了疏放实验。结果显示,矿井突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疏放试验来加以利用,可用来确定补给水源、记录突水量变化过程、获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揭示岩溶介质条件及突水原因等。该方法的实施,获取了常规方法难以获取的水文地质信息,为进一步分析突水原因、合理高效处置突水灾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收集野外第一手资料,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构造要素的处理,提出了南芬地区NNE(NE)向断裂具有先压后张的特征,从而为开发该区基岩地下水奠定了理论基础,使该区的基岩找水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莱芜盆地内广泛分布大厚度古近系大汶口组砂泥岩地层,传统认识单井涌水量小于100 m3/d,长期作为弱富水含水层形式出现,不具有供水意义,特别是口镇-方下“长埠岭”地区,第四系厚度薄,水资源匮乏。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口镇官水河村施工的探采结合孔,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贫水古近系地层找水中的作用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今后同类型地下水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和顺地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划分出三个主要的含水层组,得出影响煤层3、15煤安全开采的含水层为二叠系K10、K9、K8、K7砂岩和奥陶系K4、K3、K2灰岩;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发现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补给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和太原组的含水层,以及采空区积水,采动裂隙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陷落柱、断层封闭性较好;得出该区3、15煤的水文地质类型分别为二类一型和三类一型,进一步选择采用大井法预测出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34.23 m3/h。  相似文献   

13.
鲁西南煤矿区农田耕层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芳  李新举 《煤炭学报》2018,43(7):1990-1998
为了研究煤矿对周边农田耕层土壤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影响,以鲁西南地区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104个农田耕层土壤样品,利用ICP-MS测定重金属(Cr,Ni,Cu,Cd,Zn,Pb)元素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地累积指数法,结合GIS技术,分析6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评价污染程度。研究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在矸石山、工业广场、煤运中转站、运输线路等周边区域都有明显积累,空间分布特征各异,仅有Cu,Ni元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体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Cr元素无污染,Cu,Zn,Pb元素较为安全,Ni元素存在小范围轻度污染区域,Cd元素存在轻度污染区域与小范围中度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省博山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状况的计算和研究,统计N、I、V、F、Cd、Cr、Hg、Co、K、P、Mn、Mo、Ni、B、Pb、As、Cu、Se、Zn、Ge、Sb、Fe、有机质等28种指标的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参数,查明了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对其与全国、全省同类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量的显著特征是高Mn、F、P、Sr,而低Hg;大部分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的成分特征,但Cd、Cr、Hg等受人为活动和污染源的作用在表层土壤中明显富集。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较好,部分重金属元素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污染地块面积小。研究区Se、Zn、Ge等元素丰富,特色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铍铌钽矿以新泰石棚铌钽矿较典型,为一花岗伟晶岩型小型铌钽矿床。在充分收集山东省铌钽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新泰石棚铌钽矿作为典型矿床进行了实地踏查及综合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铌钽矿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找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山东省内共划分找矿远景区2处,并对远景区进行了找矿远景评价,提出了铌钽矿勘查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山东省铌钽矿床的地质研究水平,可为山东省下一步铌钽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东北部首次发现的流纹斑岩进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流纹斑岩形成于98.9±1.3 Ma的早白垩纪,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表明本区深部可能存在有大量的印支—燕山期隐伏中酸性花岗岩体,这些隐伏岩体与本区中低温热液型矿产具有密切关系。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其年龄的确定,对于探讨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的构造-岩浆演化,特别是指导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产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正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发展型缺水的严峻形势,从长远发展来看,仅仅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节水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社会人口、经济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分析,讨论在未来30~50年的时间尺度上是否可以合理地加大省内地下水资源量的开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范家庄金矿位于胶东昆嵛山-乳山凸起西北部,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北端。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控矿构造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划分了蚀变组合分带及成矿阶段,总结了矿体赋存规律。矿体严格受北北东或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尖灭再现特点。围岩蚀变主要有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并具明显蚀变分带现象。矿床的成矿期次划分为五期,其中主要的金成矿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通过区域及矿区两方面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具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鄣公山地区属江南钨锑金锡多金属成矿带九岭-鄣公山钨锑金成矿亚带,对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研究显示:金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受溪口岩群和瑶里-江潭构造基性岩带控制,产于韧性变形带叠加的后期脆性构造破碎带中,并赋存于次级断裂和裂隙中;锑、钨、钼矿化与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赋存于岩体中及内外接触带;金、钨、锡、铋为研究区优势成矿金属;鄣源基性岩和新元古界地层(包括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具壳幔混源特征,暗示壳幔相互作用参与利于成矿,中酸性脉岩类形成时代基本为晚侏罗-早白垩世,属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同一岩浆演化晚期产物,基性脉岩具与晚白垩世玄武岩源岩浆特征和成因亲缘性,与陆壳引张构造背景密切相关;韧性变形带叠加的次级断裂系统形成的蚀变破碎带或挤压片理化带中的后期破碎带,及挤压破碎带两侧的张性破碎带是聚矿有利部位,区内以燕山期为主的成矿特点,有早期动热变质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改造叠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