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柴北缘毛牛山地区牦牛山组火山岩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阶段,对牦牛山组火山岩的系统研究发现其岩石组合为安山角砾岩、杏仁状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和石英安山岩,总体上属于钾玄岩系列。其地球化学特征如下,主量元素:SiO2的含量变化范围在58%~66%、w(Na2O+K2O)为8.56%~10.31%、铝饱和度(A/CNK)的值均大于1、w(Na2O)/w(K2O)为0.7~1及贫钛;微量元素:高场强元素U、Th、Pb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等适度富集,亏损Sr、Y、Yb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为明显右倾型,具有显著的负铕异常。 相似文献
4.
5.
大兴安岭中部晚侏罗系火山岩是我国东部中生代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露最广泛的是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通过对分布在东沟营林站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岩相的研究,说明该期火山岩属富含SiO2及K2O+Na2O,Al2O3过饱和的碱性流纹岩,属大陆边缘钙碱性流纹岩建造。根据微量元素含量以及w(Al2O3)/w(TiO2)值以及Ba、Nb、P、Ti含量等,推断其物质来源具有壳幔双源性,火山岩岩石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6.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热水喷流沉积铅锌矿床,其容矿岩石为早古生代滩间山群变质火山岩和碳酸盐岩.重点对矿体附近的大理岩和矿石分别行进了地球化学与金属硫化物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大理岩的Fe/Ti比值为40.59 ~ 97.83,(Fe+ Mn)/Ti比值为57.06~356.51,Al/(A1+ Fe+Mn)比值为0.03~0.22,具有热水沉积成因的化学成分特征.容矿的大理岩稀土元素具有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较强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特征.与现代大洋底热液喷口附近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相似.微量元素明显富集Rb、Sr、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活泼的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分析认为容矿围岩大理岩的原岩碳酸盐岩至少部分属热水沉积成因.锡铁山铅锌矿主要金属矿物中的杂质元素与典型热水喷流矿床具有可比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8.
岩石化学特征研究是地球化学找矿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白银矿田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含矿火山岩产于造山带岛弧环境,以早期钠质钙碱性火山岩为主,矿床直接产于中酸性火山岩的顶部,与分异良好的双峰式火山岩或连续的火山活动有关,从而为为本区找矿评价提供了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SEM-EDX等技术手段测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克鲁克组煤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配分模式以及指相意义。结果表明,石灰沟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煤、世界煤和美国煤中稀土元素均值;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形式赋存,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部分稀土元素源于植物本身或受到微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研究发现,该研究区煤层中轻、中型稀土明显富集,且稀土元素与酸性沼泽水介质条件有关,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同时煤层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受到以玄武岩为主要源岩的陆源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太平川钼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成矿带满洲里—莫尔道嘎段(中段).通过对矿区岩石进行地质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表明该矿区花岗斑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亚碱性系列,似斑状花岗岩属于准铝质高钾亚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亚碱性系列.花岗岩类为“I”型—“S”型,代表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化学成分与中国花岗闪长岩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K2O,较低的Al2O3、Na2O、MgO、CaO.花岗斑岩的A/CNK值和OX值较高.为下一步找矿提供地质及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巴里坤膨润土矿区内的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火山凝灰岩,矿体基本赋存于中性火山碎屑岩体界面外侧。鉴于矿体的产出与火山岩体密切相关,谨从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入手,分析各类火山岩的成因及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调查区为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等四幅1:5万矿调区,地处我国重要的北山成矿带,区内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体,其中闪长岩体主要分布于西林陶勒幅,该闪长岩体多侵入在公婆泉组地层中而被后期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所侵入。闪长岩体中构造很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地表矿化线索和化探异常显示,该区化探异常明显,地质单元有侵入岩也有变质岩,断裂纵横交错,非常发育,是成矿的有利地质部位,闪长岩体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花山寨英碱正长岩位于随州洪山镇与三里岗镇之间,侵入于震旦系随县群,Rb—Sr等时线年龄为215Ma。本文对该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岩石主要由条纹长石、石英和钠闪石组成,其次有少量霓石、钠长石及黑云母等。重要的付矿物有锆石、独居石、褐帘石和褐钇铌矿等。岩体以中粒英碱正长岩为主,东南边缘有细粒相出露。从中粒相至细粒相,Q、Or+Ab,REE、Nb、Zr、Th有明显增高趋势。REE模式大体相同,但δEu有所区别,中粒相>0.5,细粒相<0.4。岩石化学特征是Na_2O+K_2O高,δ>4,属碱性岩范畴。 Sf~(87)/Sr~(86)(I)=0.70917,δO~(18)smow=13.47‰,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33、15.57和38.42。其成岩物质来源与下地壳有关。据矿物包体均一温度测定和据钠闪石中Na_(M4)和Al~(Iv)值估算,岩石形成温度为1000—1120℃,压力约6—7Kb。 相似文献
15.
扎兰屯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扎兰屯地区硅酸盐、重砂等样品的采集、化验与分析,w(SiO2)为70.10%~75.97%,w(Al2O3)为12.50%~15.60%,属于酸性岩石且SiO2、Al2O3过饱和,样品以亚碱性岩石为主,w(K2O)为4.20%~5.77%,平均为5.03%;w(Na2O+K2O)为7.56%~9.95%,平均为8.6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和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在原始地幔蛛网图解中明显异常。经CIPW标准矿物重量百分比计算,δEu为0.05~0.68,平均为0.38;δCe为0.88~1.02,平均为0.98。通过等离子质谱(LA-ICP-MS)技术对火山岩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分析,并根据年龄谐和图与权重图发现区内的火山岩年龄为125~135 Ma,属于早白垩世白音高老组。综合考虑其研究区内火山岩特征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认为扎兰屯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或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有关的受流体交代的地幔及其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
黄梅县婆婆寨岩体属于南大别地体南缘广泛出露的花岗岩体之一,迄今研究较为薄弱。为查明该岩体成岩时代,探讨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对婆婆寨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并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婆婆寨岩体遭受了强烈的韧—脆性变形,主要岩性为碎裂岩化正长花岗岩。岩石中锆石为自形—半自形双锥长柱状,一般发育较完好清晰的振荡环带,显示岩浆成因锆石特征。婆婆寨岩体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792.7±5.9)~(780.1±5.5) Ma,属于青白口纪侵入岩。婆婆寨岩体主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Rb、Zr、Hf、U、Th,亏损Ba、Nb、Sr、P、Ti、Cr、Ni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且轻稀土较重稀土分异明显,显示较强烈的铕负异常。婆婆寨岩体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是桐柏—大别微陆块和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运动结束之后初始拉张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