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来源的淀粉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其质构特性在食品工业上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淀粉质食品的口感、速食性能等方面。论文选取了谷类淀粉(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薯类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豆类淀粉(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和其他类淀粉(马蹄淀粉)等4种类型的8种常见的市售淀粉为原料,采用质构仪测定其凝胶强度和TPA质构特性值(包括硬度、黏性、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回复性等),并探究了直链淀粉含量对质构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类淀粉有较大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和咀嚼性,较小的黏性;薯类淀粉有较大的黏性,较小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马蹄淀粉有最大的内聚性和回复性;谷类淀粉的各质构特征值偏中等。在不同来源淀粉的TPA质构特征值的线性相关性中,硬度与咀嚼性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弹性与回复性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来源淀粉的凝胶强度与硬度、咀嚼性呈正相关。不同来源淀粉的凝胶强度、硬度、胶着力和咀嚼性与其各自的直链淀粉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TPA质构分析法和Masson三色染色法研究水发条件对东海海参微观结构和质构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水发条件下体系组织结构和质构特性的差异。研究表明,不同水发条件所得的海参质构参数差异显著,水煮温度对海参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有显著影响,保温温度则对海参的硬度、黏附性、咀嚼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有显著影响,而且海参硬度和黏附性两个质构参数还受水煮温度和保温温度间交互作用的极显著影响。与之相对应,在不同的水发条件下,海参的组织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水发海参的各项质构参数间,黏附性与硬度、咀嚼性、弹性、凝聚性之间均呈现负相关,硬度与咀嚼性之间以及凝聚性与回复性之间分别呈现很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解法、全质构、RVA、XRD和DSC方法分析蚕豆、豌豆和绿豆淀粉回生过程中消化特性、质构特性、糊化特性、结晶特性和热特性,以探讨主要豆类淀粉凝胶的回生特性,为豆类淀粉凝胶的生产及品质调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4℃储藏7 d内,淀粉凝胶抗性淀粉含量增加,硬度、黏性和咀嚼度增加。凝胶在储藏过程中,蚕豆和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低于绿豆淀粉,而糊化温度高于绿豆淀粉。淀粉在回生过程中衍射峰强度增加,但未出现吸热峰。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市售的14种台湾烤肠进行了感官评定、TPA质构特性检测、色差仪Lab值检测,并将感官评定结果与TPA质构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感官评定还是仪器测试的参数,反映出的14种样品的品质有一定的差异;TPA质构特性硬度与感官评定测定的硬度、粘聚性、咀嚼性达到了极显著相关;TPA质构特性硬度与感官评定测定的嫩度达到了显著相关;TPA质构特性咀嚼性与感官评定测定的硬度、粘聚性、咀嚼性达到了极显著相关;TPA质构特性咀嚼性与感官评定测定的嫩度达到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10种大米的基本成分及其所加工成的米发糕品质进行分析,并对大米基本成分与米发糕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影响米发糕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大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米发糕品质的影响最大;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米发糕的比容、结构、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发糕的外观形状、硬度、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与米发糕的外观形状、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负相关;大米的水分含量与米发糕的弹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淀粉-鱼糜为研究对象,探讨添加仙草胶(hsian-tsao gum, HG)对淀粉-鱼糜复合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形成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G可改善凝胶感官特性和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破断力、形变和凝胶强度均最大。添加HG可促进蛋白质聚集,增加淀粉-鱼糜凝胶形成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增强凝胶网络结构,改善淀粉-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最大;但添加HG降低了淀粉-鱼糜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经主成分分析,疏水相互作用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呈现正相关性,二硫键与样品弹性、黏性和凝胶强度呈现正相关性;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与疏水相互作用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咀嚼性、黏性、弹性和凝胶强度呈现负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添加HG改善淀粉-鱼糜凝胶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7 种不同作物来源淀粉对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制备不同重组粉面包,进行比容、色泽、质构特性等分析。结果表明:大米、玉米、豌豆和红薯淀粉均会降低面包发酵体积和比容(大米面包降低最多,分别为75% 和1.38 mL/g),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面包硬度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淀粉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面包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和老化性与面包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薯淀粉对山药凝胶肠理化特性的影响,对不同甘薯淀粉添加量下山药凝胶肠的质构特性、色度、热特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以及结晶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的添加显著增强了山药凝胶肠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但黏性、弹性和白度下降;当甘薯淀粉添加量达到20%时,凝胶肠硬度达到7 060.65 g,胶着性为5 263.38 g,咀嚼性为4 623.80 g,内聚性为0.75,回复性为0.42,接近市售火腿肠的质地。甘薯淀粉的添加降低了山药凝胶肠的含水量和水分子的自由度,导致淀粉分子运动受限从而使相对结晶度和回生焓降低,凝胶肠质地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直链/支链淀粉对不同来源(海水鱼/淡水鱼)鱼丸的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质构剖面分析法(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测定鱼丸的质构特性,结合感官品质评定方法对鱼丸质构进行综合评定,并辅以持水性分析和微观结构观察,研究鱼丸凝胶性质。结果表明:相对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鱼丸加工工艺中能更有效地提高其硬度和咀嚼性。以鲅鱼肉作为鱼丸原料相较于巴沙鱼肉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及更低的脂肪含量,更为优越的质构特性、感官品质以及持水性。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与油脂》2013,(5):16-19
研究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糊化特性及凝胶特性影响。通过对RVA和TPA数据分析,表明添加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后,二种豆类淀粉糊化温度随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增加而升高,其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终值粘度也随添加量增加而呈显著增大趋势;且添加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后,二种豆类淀粉凝胶硬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弹性则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面团发酵过程中小麦淀粉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麦粉为原料,结合水洗和离心提取小麦淀粉,研究面团发酵过程中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醒发工序对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溶胀度、糊化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提高3.7%~8.18%;采用黏度速测仪(RVA,Rapid visco analyzer)分析醒发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分别上升52 RVU、58.67 RVU和73.33 RVU;采用质构仪(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对发酵过程小麦淀粉凝胶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醒发后凝胶特性有所改善,硬度提高48.60 g,弹性提高0.03,内聚性、回复性分别提高0.05、0.15。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贮藏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梅鱼鱼丸为材料,通过色差分析、TPA质构分析和环境扫描电镜扫描观察梅鱼鱼丸凝胶的微观结构,评价了在0℃贮藏条件下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凝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添加浓度范围内(添加量0.5%~1.5%)水溶性壳聚糖不会影响鱼丸的色泽,同时可显著提高梅鱼鱼丸的凝胶能力,提高硬度、弹力和咀嚼性,保持弹性、黏着性和凝聚性。且在此范围内随着水溶性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凝胶强度也随之增加。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水溶性壳聚糖能使鱼丸的凝胶更加致密,减少鱼丸凝胶的孔洞和空隙,从而提高梅鱼鱼丸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3.
奶糖质构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售不同品牌奶糖的感官评定指标和质构仪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质构仪测定出的奶糖弹性、黏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回复性、硬度指标与其感官评价的硬度、黏度、咀嚼性、弹性及综合评分密切相关。为利用质构仪定量表达奶糖的感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淀粉对饼干口感润滑质地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质构仪、流变仪、模拟口腔摩擦、及感官差异检验等手段,通过添加六种淀粉考察其对饼干质地、口腔润滑及感官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淀粉后,不同淀粉饼干的明度(L*),黄蓝色(b*),硬度、酥脆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流变学结果显示绿豆、小麦、玉米淀粉的添加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面团中淀粉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口腔摩擦学结果显示,添加淀粉可以改善饼干的润滑特性,绿豆、红薯、豌豆、马铃薯淀粉对饼干润滑度的提升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淀粉饼干的润滑性结果为:马铃薯淀粉饼干>豌豆淀粉、红薯淀粉饼干>绿豆淀粉饼干,其结果与感官差异分析结果一致。淀粉作为润滑质地调节剂,可以提高饼干产品口腔润滑性能,同时该研究也为口腔摩擦学用于主观感官分析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玲  张彩霞  丛佩华  程云  王强 《食品科学》2014,35(21):57-62
为了细致研究"华红"苹果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变化和不同苹果品种质构特性差异,本实验以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为试材,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以及以不同熟期"华红"、"华苹"、"寒富"、"红星"、"嘎拉"、"津轻"为试材,比较不同苹果品种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同时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华红"套袋和未套袋果肉质地参数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未套袋果肉的各项质地参数稍高于套袋的。硬度呈下降趋势,在黏附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方面,贮藏0 d的果实与48 d相比稍有升高。"华红"果肉贮藏期间质地参数变化相关性和6个苹果品种之间质地参数相关性有相似处,内聚性与弹性、回复性、咀嚼性都呈正相关,弹性与回复性、咀嚼性都呈较好地正相关,回复性与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不同的是,"华红"果肉硬度与黏附性、内聚性呈负相关,而不同品种之间果肉硬度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呈高度正相关。不同品种之间各质地参数也进行了量化比较。综上说明本实验选用的P5探头测定的果肉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能反映"华红"果肉质地变化规律,适用于苹果果肉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硬度、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质地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作为评价"华红"果肉质地和比较这6个苹果品种果肉质地差异性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绿豆的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绿豆淀粉品质的品种变异性并从中筛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选取我国16个绿豆品种,从中提取淀粉,并对淀粉的基本组成、糊化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总淀粉差异最小(变异系数2.32%)、抗性淀粉最大(变异系数22.77%),直链淀粉变幅为23.65%~34.08%。淀粉的糊化特性中,成糊温度的品种间差异最小、破损值差异最大,变幅分别为66.8~72.1℃及4.5~46.5 BU。凝胶特性中,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度的差异尤为显著(变异系数>40%)。在所选取的绿豆样品中,中绿1号的淀粉易糊化,且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强;郑绿8号及中绿10号的淀粉易老化、凝胶硬度大、弹性好。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木薯变性淀粉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P)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凝胶质构、静态流变和热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10%的木薯变性淀粉增加了蛋白凝胶的弹性,而凝胶的硬度、强度、内聚性、咀嚼性和胶黏性相对适中,从而改善凝胶的质构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发现木薯变性淀粉添加量为10%时,降低了蛋白的热相变温度和焓值,促进蛋白变性;另外,木薯变性淀粉的添加也改变了凝胶的表观粘度及触变环面积。当木薯淀粉添加量为10%时,凝胶的表观粘度和触变环面积最小,改善了凝胶的塑性能力及流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压榨型鲜湿米粉条凝胶品质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大米粉基本理化指标、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 analyze,RVA)糊化特性、大米淀粉结晶特性对压榨型鲜湿米粉条的食用品质及其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米粉直链淀粉的质量分数与米粉条的感官得分、质构特性指标(除黏附性、弹性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大米粉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与米粉条感官得分、质构特性指标(除黏附性、弹性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P0.01);大米粉粗蛋白(除与恢复性呈显著正相关外)、粗脂肪质量分数与米粉条凝胶特性和食用品质相关性不显著(P0.05);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2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结晶度RX和RI均与米粉条的凝胶特性指标和食用品质感官得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RVA糊化特性参数中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与米粉条的感官得分、质构特性指标(除黏附性、弹性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P0.01);衰减值虽与感官得分、凝胶质构特性指标(除与黏附性显著负相关外)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但均不显著(P0.05);而回生值则与米粉条感官得分、凝胶质构特性指标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恢复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及RVA糊化特性参数可用来预测压榨型鲜湿米粉条的食用品质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熏煮香肠中脂肪、食盐、淀粉和水分含量对其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质构是熏煮香肠的重要品质特征之一,脂肪、食盐、淀粉和水分含量是影响其质构的主要原辅料组成。文中应用质构剖面分析方法(textureprofileanalysis,TPA)对脂肪、食盐、淀粉和水分含量四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熏煮香肠质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脂肪含量对熏煮香肠的硬度、粘聚性和咀嚼影响最大(调整R分别为129·34、0·051和33·14),而水分添加量对熏煮香肠的弹性影响最大(调整R为0·20)。通过感官评定与机械测定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感官评定指标与机械测定的相应指标硬度、弹性、粘聚性和咀嚼性相关性较好(特别是硬度r=0·94和弹性r=0·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