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严佳庆 《建筑施工》2014,(5):492-494
介绍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流程改造工程中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由于环境特殊,基坑施工中采用了信息化施工技术,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了实时跟踪和分析,并及时改进设计、指导施工,保证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本体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可为类似的基坑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坑支护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但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易对周边建筑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重点关注该问题。该文首先对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的施工特点、施工技术类型、施工要求等进行了简介,其次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分析了该工程施工场地自然条件情况和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情况、探讨了该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提出了该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施工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基坑围护施工前的分析和准备工作,然后从钻孔灌注桩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土方开挖、钢支撑施工、现场环境监测五个方面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施工技术。最后从坚持基坑支护的综合处理原则和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地下水处理两个方面研究了基坑围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施工过程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施工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等特点。本文结合建筑基坑工程,就基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了基坑的支护设计、施工控制和基坑的监测方面的要求和做法,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类似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福喜  韩洪彬  何文 《广东建材》2011,27(5):121-124
通过长沙市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案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了长沙地区复杂基坑周边环境下典型岩土条件适宜采用的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为长沙地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董文澎  朱哲 《山西建筑》2012,38(15):63-65
以某一大型逆作法施工基坑为工程背景,研究实现了基坑工程相应构筑物数字模型的构造方法及基坑全逆作法过程数字模拟等,并结合基坑施工监控,设计了基于基坑逆作法的数字化监测模块系统,完成了基坑逆作法施工数字模拟、监控一体化研究,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梁书源 《云南建材》2011,(17):115-116
本文笔者通过北海市长和商住楼及地下室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案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了该地区复杂基坑周边环境下典型岩土条件适宜采用的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为该地区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3)
本文以中山大信东方丽城场地基坑支护施工项目为例,首先分析了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作业区域工程概况以及主要参数,进而分别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基坑截水、施工降排水施工、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双轮铣铣削搅拌水泥土止水防渗墙+H型钢工艺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筑物的最基本施工部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进行,是一种临时结构方式。而面对形势复杂的场地基坑施工,也给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复杂场地基坑施工中,基坑支护工程监理质量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上海LB泵站开挖深度达14.4m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地下土层含厚达10余m的粉土冲填层,该基坑邻近高级住宅楼及其它地下建筑设施,基坑开挖难度很大。采用包括基坑围护方案,施工要点和施工监测等施工措施,成功地完成了该基坑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岩体产生分区碎裂化现象机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弹塑性应力场,得出了等效应力变化曲线,说明巷道的开挖在围岩中产生了峰值应力,求出了支撑压力区的应力分布状态[1];分析了岩石分区碎裂化现象的形成机理,说明了支撑压力区的劈裂破坏是岩石分区碎裂化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将支撑压力区的应力情况采用对径压缩公式进行调整推导出岩石分区碎裂化发生的条件公式,得出岩石分区碎裂化现象的出现不仅与深度有关而且也取决于岩石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2.
以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采用DeST软件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了外窗材料、室内温度、室内湿度与通风次数等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采用SPSO-BP模型对影响建筑能耗的6个主要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建筑实际节能潜力,给出了高校宿舍建筑能耗的定额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FDS模拟研究在"聚能罩"作用下燃烧过程的"聚能效应",并与无聚能罩的燃烧情况进行对比,对聚能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模型建立主要通过Pyrosim实现,模拟燃烧物选取黄杉木。研究结果表明:在有聚能罩的情况下,燃烧热释放速率降低,燃烧时间延长,热通量和温度波动较大。聚能效应主要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到达聚能罩后会向中心产生反射,反射后沿中心向下产生聚合。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站场路基比一般铁路路基宽度大,为此,在清水河高温细粒土地段进行了专门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深度处地温场变化、上限变化、阴阳坡温度变化以及积温等分析方法,对该试验段3个冻融循环过程中监测到的温度场分析,并与普通路基的温度场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站场路基下人为上限的上升幅度比普通路堤要大,路基表面以下同样深度处的地温,站场路基下的地温要低于普通路堤下的地温,因此路堤宽度较大的站场路基对多年冻土的保温效果比普通宽度的路堤好。由变形观测数据看出,冻胀量较小,变形主要为沉降变形,路堤阳坡冻胀板的变形量要大于路堤阴坡相应位置的冻胀板变形量。阳坡上层冻胀板最大沉降量是0.241 m;下层冻胀板最大沉降量0.237 m,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绿化屋顶因其特有的蒸发作用而展示出独特的隔热性能,其能力就如同给建筑增加了被动降温装置一样。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土壤水分在绿化屋顶隔热系统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了间歇灌溉、连续灌溉和不灌溉三种模式下不同含湿量对屋顶传热的影响。研究得出:绿化屋顶隔热能力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采用间歇灌溉,屋顶热流密度对土壤湿度反应更敏感,在土壤含湿量不超过0.2时,随着湿度的增大,热流显著降低,在含湿量超过0.3后,热流反应较为迟钝;采用连续灌溉,屋顶的隔热性能较间歇灌溉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6.
波浪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会使海床土体强度沿深度产生非均匀性变化。利用Biot固结理论,分析了波浪作用下海床土体的体积应变随深度分布情况,在此过程中考虑了土体的渗透系数、剪切模量、海床厚度、波浪周期和水深对海床土体的体积应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限厚度的粉质海床,波浪作用下在0.12个波长深度处有强度硬层存在;当沉积物的厚度小于0.5个波长时,波浪引起的强度硬层位于海床表面,当沉积物的厚度大于0.5个波长时,波浪引起的强度硬层所处的深度随着海床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波浪引起的土体强度随着土体的剪切模量、水深、波浪周期及其渗透系数的影响在深度上呈现明显的非均匀变化。  相似文献   

17.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苏  吴娇颖  富尔康 《混凝土》2012,(5):44-46,49
讨论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合成条件。试验表明:引发剂用量达到大单体质量的6.8%,大单体、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磺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235∶0.100∶0.027,反应温度约为80℃,反应时间为6~7 h,制备出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80 mm、分散性能较好的聚羧酸减水剂。红外光谱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分子中包含羟基(-OH)、磺酸基(-SO-3),羧基(-COOH)、酰胺基(-CONH2)、醚基(-O-)等特征官能团,说明特征官能团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排桩支护明挖深基坑施工技术,重点对基坑土方开挖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深基坑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监测的主要内容,得出了该工程综合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家峡大坝6号坝段坝基扬压力异常成因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李家峡大坝6号坝段坝基扬压力产生异常的现象,建立了该坝及坝基的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详细介绍了模型中防渗帷幕及坝基、坝体排水孔模拟的方法,并且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反演了岩体的渗透系数张量,对坝基进行了渗流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防渗、排水以及基岩地质条件下的坝基渗流场,评估了各种因素对坝基渗流场的影响,结合坝基钻孔取芯、水质分析等试验成果,分析了扬压力异常的物理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扬压力异常的原因是防渗帷幕局部存在缺陷,且帷幕前浅部岩层存在强透水带。建议对右岸6号坝段坝基进行灌浆处理,以阻断渗漏通道,提高防渗帷幕的阻水效果,并加强对渗水的抽排工作,以有效地降低扬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密度为8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数据,设计了一种振弦式应变计测试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试了采用普通水泥和双快水泥配制的两种泡沫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绘制了变化曲线,计算了弹性模量.采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泡沫混凝土,7 d的弹性模量在200~300MPa之间,采用双快水泥配制的泡沫混凝土,2 h的弹性模量在350~500MPa之间.测试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速度快、测试结果离散性小、数值符合泡沫混凝土的特点和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