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含硫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固态硫沉积将降低储层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极大地破坏气井产能,此时常规气井产能计算模型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建立含硫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十分重要。本文考虑硫元素在近井地带沉积引起的储层渗透率变化,将储层分为沉积区和非沉积区。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含硫气藏直井、水平井在平面径向非达西稳定渗流条件下的二次三项式产能方程。通过分析硫沉积、启动压力梯度、水平段长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认为气井产能随硫沉积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无阻流量与启动压力梯度呈负相关关系,水平井段长度越长,产能越大。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井产能受地质和压裂改造参数综合影响,在开发初期,难以确定可靠的地质模型来预测气井产能。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气井产能,在研究页岩气物质平衡方程和产能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吸附气和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弹性能量影响,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方程的页岩气井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需要参数较少,可在开发初期快速对页岩气井产能进行预测。涪陵地区X1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页岩气吸附气解吸、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弹性能量的影响,产能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吸附气对气井累产气量影响明显,约占总累产气量17%,对定产生产气井的稳产期影响不大;吸附气的贡献在2.5~4年逐渐体现出来,定压放喷生产初期产量高,地层压力下降快,吸附气的产出贡献比控制产量的定产生产方式要早;考虑岩石弹性能量的影响,气井稳产时间和累产气有所增加,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开展低渗气藏渗流机理研究,通过应力敏感实验获得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规律,并结合启动压力梯度模拟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启动压力梯度取值。在渗流机理研究基础上,对Joshi模型进行扩充和改进,建立了低渗气藏的水平井稳态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和非达西效应对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气藏应考虑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和非达西效应对产能影响较小,在计算时可做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4.
气井系统试井过程中,往往由于井底有积液造成指示曲线呈现异常,此时做出的系统试井曲线二项式中产能方程系数A或B为负数,指数式方程中的产能指数n大于1等。为了利用这些异常资料来评价气藏生产能力和流入动态,必须首先判断积液类型,然后对这些异常资料进行校正,从而得到正确的气井产能方程。  相似文献   

5.
水力压裂是目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而对压裂油气井产能进行预测是评价油气井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压裂气井产能预测做了相应的研究,在对影响压裂气井产能预测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压裂气井产能预测的新方法。压裂气井产能预测的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基于电模拟理论基础上的产能预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影响压裂气井产能预测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有裂缝的影响、裂缝面漏失的影响、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李陈  巢海燕  侯伟 《煤矿安全》2020,51(5):169-172
为了弥补煤层气藏产能评价模型的不足,提出针对基质收缩特性的产能评价模型。阐述了基质收缩效应在煤层气藏产能评价中的影响,通过结合稳态扩散定律、达西渗流定律、Duhamel褶积以及裂缝导流能力转换因子,引入新的拟时间函数,实现了在煤层气藏产能评价中考虑基质收缩效应、有限导流裂缝以及矩形边界,研究了准确高效计算产能评价模型的方法,通过对算法的优化和验证,表明评价方法达到了商业软件化的强度。拟合结果表明,新的评价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现场生产数据,评价结果符合储层及气藏基本认识,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的深化与延续。农用地生产能力包括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及实际产能3个层次。通过建立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理论单产和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和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分别核算分等单元的理论单产及可实现单产,以此为基础核算区域理论产能及可实现产能。农用地实际产能主要是依据核算区域内指定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核算。结合农用地产能核算研究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县进行了农用地产能核算实际案例研究。最后,本文对农用地产能核算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井产能分级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河 《中国煤层气》2007,4(1):28-29,27
煤层气井产能的分级便于煤层气开发管理、产能的调整,对科学地规划煤层气开发方案、调整气井作业动态,以及对煤层气开发的各项作业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综合考虑了煤层气开发方式、开发阶段以及开发的技术和工艺,按照气井产能的稳定程度、井口压力、产量大小,把地面垂直井分为高产气井、较高产气井、中等产气井和低产气井4类。  相似文献   

9.
张先敏  冯其红  张纪远  胡秋嘉  樊彬 《煤炭学报》2017,42(10):2662-2669
目前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忽略了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中的吸附滞后现象,大多基于煤层气吸附与解吸过程完全可逆的认识所建立的,与实际煤层气藏的排水—降压—解吸开采过程明显不符,从而无法有效指导煤层气藏的开发规划决策或后续开发方案调整。基于煤层气的吸附滞后现象分析,提出了吸附滞后效应概念,进而建立考虑吸附滞后效应影响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某煤层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等评价指标预测。实例应用表明,采用物质平衡方法确定煤层气藏地质储量时,若忽略煤层气的吸附滞后效应,采用吸附等温曲线参数将可能会低估煤层气藏的地质储量值却高估采收率值,造成巨大的预测误差;与之相反,采用考虑吸附滞后效应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确定的气藏地质储量值及平均含水饱和度变化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较小,说明了所构建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藏的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评价指标,对于煤层气藏后续开发规划实施和开发方案调整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藏地层压力是气藏驱动能量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加经济准确地判断并预测气藏地层压力的大小,根据长岭气田低孔低渗的特点,分别采用3种不关井地层压力评价方法计算长岭气田单井地层压力,并选取了5口具有代表性的单井进行地层压力适应性评价及优选。结果表明,井筒未积液时,采用生产动态资料拟合法计算的地层压力误差较小;井筒积液时,采用拓展二项式产能方程法计算的地层压力误差较小。这对于其他低孔低渗气藏地层压力计算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低渗透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应力敏感的作用与常规的速敏、酸敏、水敏、盐敏和碱敏作用一样对储层的物性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了产能的物性下限.以四川盆地蜀南河包场地区气藏含束缚水储层的岩石实验分析资料为例,分析了应力敏感性研究机理、应力敏感性与物性下限的关系.通过模拟了气藏衰竭的开发过程,获知地层孔隙压力下降,即储层有效应力增加对储层有效渗透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低渗气藏,其衰竭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应力敏感损害不超过50%,即应力敏感性为弱-中等偏弱.低渗透储层的产能界限确定必须考虑固液耦合的影响,当岩样渗透率高于0.3×10-3μm2后,渗透率损害率呈平缓下降趋势,应力敏感损害弱.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井动态产能拟合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现代人工智能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煤层气井动态产能拟合和预测的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模型和月产/累产比值模型,并通过实例分别验证其在煤层气井产能拟合和预测中的有效性。应用实例表明,这两类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煤层气井的生产历史,并能进行准确定量预测,但各有差别。其中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点具有极高的拟合程度,且短期预测精度高,但中长期预测精度较差,因此,该模型适合对产气不稳定的气井进行短期产能预测;月产/累产比值模型对月产/累产比值的整体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且中长期预测精度高,但模型的有效性取决于气井产能的稳定性,因此,该模型适用于预测产气稳定的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13.
黄小琼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7):87-89,91
总结广安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岩性、物性等参数基础上,重点综合分析产能与岩性、沉积微相、井型、钻开储层方式、增产措施类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储层有利发育区沿长石含量相对较高的物源控制的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支河道及河口坝,单井测试产能10×104m3/d以上。水平和分支井钻完井时间长,泥浆滤液和完井液侵入深,水锁和泥浆高分子材料堵塞孔喉,产能反而低,斜井产能最高,其次为直井。直井及斜井加砂压裂改造后效果良好,斜井加砂压裂后产量明显高于直井,压裂前后产能最大增加61倍;水平井加砂压裂工艺技术不成熟,严重影响了其实施效果,获气率仅为60%。泥浆欠平衡、氮气钻水平井钻开储层的产能是其他方式的2~5倍。  相似文献   

14.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盒2、3段砂体微相与产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盒2、3段沉积微相纵横向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单井、剖面及平面沉积微相与产能关系的探讨,分析了该区域沉积微相分布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沉积微相控制着产能的分布,心滩、河床滞留均为有利油气分布微相区,高产井主要分布于河道沉积的心滩发育部位,为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层压力是物质平衡法计算水侵量以及储量规模的非常重要的参数,创新提出基于产能方程的半经验法求解地层压力,解决缺少测试资料引起的计算困难。由产能测试资料为基础通过迭代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地层压力,继而结合日常生产动态资料利用非稳态水侵计算方法求解水侵量,最后求解气藏水侵量以及储量规模,为地层压力资料匮乏情况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法的求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设计阶段是科学确定煤矿生产能力的重要关口,从根本上影响或决定着矿井的生产规模、安全保障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现行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计算时仅以储量备用系数进行调节,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科学采矿与科学产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指数的概念。以煤炭资源勘探程度、资源禀赋条件、开采机械化水平、绿色开采措施、资源采出率等为基础,构建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研究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的计算方法,开发了用于煤矿设计阶段的煤炭科学产能计算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7.
对于裂缝-孔隙型气藏,边水窜进将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及生产稳定性,甚至导致气井水淹。气藏的见水使得很多储层中的天然气被地层水封隔,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有效地将地层气释放出来。物质平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水侵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水侵量,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柯尔图版法,有效地确定气藏的驱替类型,同时应用修正的裂缝性物质平衡方法进行水侵量计算,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司训练  尚慧 《中国矿业》2021,30(4):29-35
在去产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之一的背景下,从政策视角探讨政府补贴对煤炭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40家煤炭企业的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其产能利用率,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究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煤炭企业产能过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政府补贴正向促进煤炭企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能弱化这一正向影响。进一步地,运用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测度了煤炭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过度投资在政府补贴促进煤炭企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政府可通过建立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导向的补贴机制、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等方式提升煤炭企业产能利用率。研究结论对促进我国煤炭企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孟尚志  李勇  吴翔  郭晖  徐延勇 《煤炭学报》2018,43(6):1709-1715
煤系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三气")资源量丰富,实现同井筒合采将极大提高资源动用率和开发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多层合采条件下气、水的流动状态并不清楚。运用等值渗流理论,建立两层气藏压裂直井模型,推导了煤层气和致密气合采产能方程,分析了排水期和气水同产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借鉴电路并联原理,可以建立多层合采渗流方程,求取排水期和气水同产期的合理生产压差;在排水期,岩石压缩系数越小,排水量越大,合理的排采压差也越高,泄流半径和初始渗透率等对排水量有影响,但对排采合理压差没有影响;在气水同产期,初始渗透率和岩石压缩系数对排采合理压差有一定影响,但兰氏应变常数、裂缝导流能力和弹性模量等对排采合理压差基本没有影响。相关成果对认识多层合采条件下气、水流动过程,开展产能分析,建立合理的排采制度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耕虎  王廷有 《中州煤炭》2018,(3):81-85,90
针对致密性储层裂缝中油气井产能预测准确度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的问题,基于对储层裂缝流体渗流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储层裂缝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无限水平储层和有限水平储层不同地质特点分别推导出水平井产能计算预测公式,并在预测公式中有机结合了储层径向流、裂缝线性流和裂缝径向流的流量计算。经过试验验证,储层裂缝定量预测模型的预测产量误差为13%,符合产能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