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印刷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仅仅局限于短版活和可变数据印刷,但是,多功能的数字印刷设备能够与传统的胶印机、柔印机和印后加工设备组合,使整个印刷流程一体化,现代化,从而为印刷商拓展印刷业务。这种组合印刷系统可以使传统印刷机进行高质量彩色印品输出和给予数字技术更强的可变印刷能力。  相似文献   

2.
《今日印刷》2007,(9):106-106
近日,PXP(俄亥俄)公司选择了NEXPRESS2100 Plus数码彩色印刷机为其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短版彩色印刷。PXP公司是俄亥俄中部地区的商业印刷商,客户遍及当地及全美。借助此款数码彩色印刷机,PXP(俄亥俄)公司成功从商业印刷商转型为传播方案供应商。  相似文献   

3.
PRINTWORLD20031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刷用纸生产厂商最核心的产品是大幅面纸张和适合长版印刷(走纸稳定性较好)的纸张。而如今的印刷市场需求向“短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小幅面印刷机和数码印刷机更能满足印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国外,数码印刷已占印刷行业20%的市场份额,根据美国国家印刷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forPrintingLeadership)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53%的印刷厂商预期在以后的两年内数码印刷将比传统印刷的增长要快,随着数码印刷的发展,对印刷纸张的印刷适应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单色数…  相似文献   

4.
韩敬亮 《今日印刷》2004,(10):27-29
近年来,数字印刷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一些公司已经利用数字印刷机在国内开展快印业务,试图以快捷高效来占领短版印刷及按需印刷市场,但是与快速的数字印刷机相比,传统的印后整饰加工设备已经成为快印业务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编译者整理了数字印刷的印后整饰加工设备在国外应用情况的文章,供国内相关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开始同时采用多种印刷技术。大多数印刷企业是在现有胶印设备的基础上购买了单张纸数字印刷机,从而使企业可以承印短版活,涉足胶印并不擅长的领域,如相册之类的B2C(企业对消费者)印刷、可变数据印刷、直邮以及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印刷等。  相似文献   

6.
林畅茂 《中国印刷》2014,(10):30-31
从目前印刷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短版”印刷将会成为主流,印刷企业要有充分认识,把握市场机遇,无论是传统印刷设备,还是数字印刷机,都可在“短版”印刷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谋求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丹 《网印工业》2012,(7):51-53
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谷之后,世界各地的印刷需求终于在2011年有所增长,并促进了印刷企业对技术的投资.大幅面印刷市场将为标牌企业带来多达62亿平方米的印刷订单,而数字印刷的强劲增长也将为印刷服务供应商带来更多新的商机.数字技术在大幅面印刷市场上的渗透反映出了高端数字印刷机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市场对短版、个性化印刷需求的增长.一些既能控制印刷数量和质量,又能满足市场和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的出现,例如定制QR码和可变数据印刷等为传统印刷企业打开新市场的大门.此外,每个印刷活件的起印数量也从15000份下降到了1500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技术使用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新型连续输纸彩色数字印刷机,大多数都是针对直邮及商业票据印刷的。尽管也有几家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已经涉足更为广阔的商业印刷市场,如书刊及报纸印刷等,但数字印刷依然并非书刊印刷的主流。惠普公司在drupa2008上宣称其连续输纸喷墨印刷设备不同于其他连续输纸彩色数字印刷机,  相似文献   

9.
《今日印刷》2013,(10):15
传统胶印市场发展持续低迷,而短版、可变、个性化的数字印刷却快速成长。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数字印刷受到了各大传统厂商的追捧,在drupa2012展会上便可见其中端倪。海德堡、高宝、曼罗兰纷纷投身数字印刷的怀抱,可见数字印刷市场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传统厂商在近年投身数字印刷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纷纷抢滩数字印刷市场。在国内,成功收购日本筱原的大族冠华宣布进军数字印刷领域;乐凯华光由传统业务向数字业务转型;潍坊东航自主研发彩色数字标签印刷系统;威海印机与Delphax公司合作进军按需出版领域;在印后领域有着卓越表现的天津长荣新推彩色数字喷墨印刷机……  相似文献   

10.
市场对于灵活性、生产力、短版印刷和大幅面印刷的趋向促成了胶印和数字印刷的融合。随着商业印刷企业拓展业务模式,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市场行销服务、短版印刷和当天发货服务,数字印刷也得到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印刷杂志》2002,(12):4-7
<正>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两个基础和主题,已经贯穿整个印刷产业,正在构筑一种全新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基础。数字印刷是印刷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一个焦点。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应用使设计从贵族走向平民,个性化设计成为可能,但仅仅有个性化设计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传统的印刷方式无法将个性化的设计落实为小批量的印刷品。数字印刷机的出现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目前,数字印刷不仅在短版彩色印刷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异彩缤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转换成印刷品的一种印刷复制方式,是一种与传统的印刷概念不同的现代化印刷方式.它不需要胶片和印版,无水墨平衡问题,并简化了传统印刷工艺中的工序及节省劳动人员,是一种快速、实用、经济、适合于彩色短版的全新印刷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就数字印刷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丁一 《丝网印刷》2010,(11):12-13
在各种场合都可以利用网版印刷,例如塑料的广告牌、数字录像磁盘(DVD)、丙烯板的商品广告(POP)、有厚度的塑料产品、洗发剂用的瓶子、啤酒公司的注有企业名称的玻璃瓶等,利用网版印刷之后,由于节省了广告费用和充分利用数字式标识(digitalsignege)以及用大型喷墨印刷机厂内印刷出版物等,导致广告公司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齐福斌 《中国印刷》2014,(10):60-65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印刷的改变,仅仅是由模拟图文转变为数字图文,其成色剂(油墨)的转移方式可以是喷墨方式也可以是传统的通过压印力转移的方式。因此,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并不排斥传统印刷机的印刷方式和应用,通过压印力转移成色剂的传统印刷机仍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4)数字印刷方式及发展 ①印刷方式:数字印刷有间接印刷(见图5-76和图5—77)和直接印刷(见图5—78)两大类。不变图文印刷采用问接印刷的较多,严格讲不变图文印刷不是数字印刷,但制版过程采用数字技术,所以把不变图文印刷看成是数字印刷。可变图文印刷采用直接印刷的较多,也有采用间接印刷的,如Hp Indigo的数字印刷机(见图5—76和图5-77)。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拥有印刷油墨综合年产能力约30万吨。油墨产量约占世界油墨总产量的6%,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油墨生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新兴的数字印刷技术不仅对传统胶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给出版业、信息业、通讯业带来了新的革命。数字印刷就是电子档案由电脑直接传送到印刷机,从而取消了分色、拼版、制版、试车等步骤。数字印刷以适合短版、高自动化程度的优势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数字印刷不是传统印刷的替代者,它在传统印刷的市场之外,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以弥补传统印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王兵 《数码印刷》2015,(1):28-29
<正>2014年对于柯达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对于中国的按需出版发展来说亦是重要的一年,从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引入柯达鼎盛Prosper 1000,到凤凰集团引入Prosper 6000,我们看到中国的第一批高速喷墨印刷机在中国已经扎下了根,后续力量正在跟进,而首个购买黑白高速喷墨印刷机的凤凰集团已经开始探索彩色高速喷墨印刷机了,2014年收获颇多。中国的数字印刷发展,比我想象的缓慢中国的高速喷墨印刷又迈进新的阶段,但是中国数字印刷的市场发展比我个人预期的要缓慢。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数字印刷仍然受着传统印刷和合版印  相似文献   

18.
传统胶印厂Turnpike公司在安装了一台柯达Nexpress M70印刷机之后,成功地进入了个性化短版数字印刷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印刷以其短版、快速、可变等诸多优势在行业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数字印刷早已走出街边快印店,成为众多传统印刷企业转型探索的重要方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书刊和商业印刷领域,大部分上规模的印刷企业都引进了数字印刷设备,他们有的将其用于打样以替代打印机,有的将其用于补版和短单,更有一些企业已经将数字印刷业务独立运作,进军影像、个性化印品等属于快印店的"势力范围"。在报业印刷领域,也有不少印刷企业在改制的背景下,引入数字印刷设备,他们有的上马大幅面喷绘设备进军广告领域,更多的则引进了高速喷  相似文献   

20.
王欢  傅强 《今日印刷》2005,(10):54-57
平压平标签印刷机是不干胶标签印刷机械中最初级的设备(图1)。由于压印时整体印版同压印版台接触(面接触).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进行图文转移,为此,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经常同印刷材料黏连,造成糊版,网点变形.最终造成印刷品报废。所以.平压平标签印刷机不适合大面积印刷.尤其是实地版印刷(印刷原理见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