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兰 《四川建筑》2014,(4):11-13
成都城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与水道空间的形态演变息息相关。自秦代初创成都城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成都水道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特征也在随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改变。文章针对成都市旧城区主要水道及其桥梁、滨水空间的形态演变特征,探寻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旨在从城市微观空间层面的角度发现成都城更新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背景,根据赣州城市空间演变发展脉络和城市更新工作开展,将赣州城市空间发展分为五个发展时期,分别为营城时代(东晋至宋代)、古城完善期(明清)、动荡发展时代(民国至1957年)、跨城墙发展时代(1958—1995)、城市更新开展时代(1996年至今)。以此作为进一步分析赣州城的山、水、城空间特色脉络依据,并为同类型的城市空间特色阶段划分提供导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筑时空     
正编者按空间句法理论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及其同事发展而来。自20世纪70年代奠基至今,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建成空间(建筑和城市)的描述性理论和计算机分析技术。空间句法关注空间环境在感知、关联和功能等方面的可供性或支持度。由于这些关系到人们在物理和社会层面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因而与空间的规划、设计和使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城市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过程,许多开发区已经成长为城市中经济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本文通过分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至今空间生长演变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开发区各阶段空间演变的特征,提出了开发区空间有机生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天大建筑教育空间可追溯至天津工商学院与唐山工学院建筑系的教学楼,历经天津大学第8教学楼、天津大学21教学楼(建筑馆)发展至今。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天大建筑教育空间的4个历史阶段——萌芽、初创、发展与提升,并结合时代背景从功能、布局、建造、形式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各时期教育空间的设计构思以及其所对应的教学理念,从而勾勒出天大建筑教育空间的全景图示,并以此折射天大建筑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6.
正共享空间最早是由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提出的,是以建筑内部空间为核心,综合多种功能提供给人们进行交流的场所。共享空间不仅局限于建筑内部的中庭空间,还包括内庭、前庭等空间,发展至今已拓展至共享经济领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公共空间需求增多,商业综合体顺应而生,商业综合体是集购物、娱乐、电影院等大型建筑综合体用来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商业综合体也逐步成为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市地下空间以人防工程为起点,发展至今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地下交通网络及各类地下综合体。同时,政策法规制定、基础信息研究伴随着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亦得到进步与完善。对上海市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旨在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和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虽已取得较多的进展 ,然而在总体上 ,人们对结合城市的快速发展 ,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策略、理论、方法与技术 ,至今仍无完整的认识 ,特别是其规划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本文根据现行法律及有关规章制度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俊玉  陈志龙 《地下空间》2000,20(2):141-14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虽已取得较多的进展,然而在总体上,人们对结合城市的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策略、理论、方法与技术,至今仍无完整的认识,特别是其规划实施缺乏污染保障,本文根据现行法律及有关规章制度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彩自19世纪末从国外引进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当今陶瓷艺术的主流装饰材料之一,对于新彩色料特性、装饰方法及发展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拓宽新彩装饰艺术的发展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住宅政策的转变和住宅行业的发展,我国城市住宅经历了三次转型,每个时期的城市住区空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着重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合肥市代表性住区的入口空间现状,并就住区入口空间使用后的评价结果展开讨论,指出新时期城市住区入口空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发展至今,学校的走道空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走道空间长时间不能正确地开发,使得走道空间对于孩子们来说一直是个陌生的环境。如何提高走道空间的利用率,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室外空间的乐趣,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学习质量。学校走道空间的开发是相当有必要的。通过学校走道空间的开发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在学校走道空间中,不同的空间需求具有不同的空间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百浩  张莉 《华中建筑》2005,23(5):148-152
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湖北古镇之一,因地理环境、物质集散、竹排河运、红色革命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至今。该文分析了古镇“三面河水抱平地,四围山势锁古镇”的自然空间形态、“一主四次”的街区结构和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阐述了古镇建筑类型、空间使用、结构构造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地下空间形态从点、线、网状发 展到空间的立体化与系统化利用,与城市发 展聚集程度密切相关。地下空间利用在城 市产生之初就具有系统性特征,柯布西耶 等提出的“垂直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对当 代中国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具有奠基性意 义。1790至今的研究表明,“地下空间”一 词出现于1980年后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开发, 2000年之后中国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及研究 的主战场。中国由于城市发展状况多样、地 理气候多样,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兼具世界各 国的特征,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吸取国外 地下空间的发展经验,建立多种地下空间开 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藏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民居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中国民居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藏式民居的空间形成与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民族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空间形成原理的分析,有助于对地域性建筑特色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性的认识,对藏式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建军  朱嵘 《规划师》2008,24(1):29-32
创意产业自产生至今,正日益显现出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中国部分发达城市产业发展规划中,创意产业逐渐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以实现推动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和谐进步的目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分析研究从区域功能定位、物质空间改造和城市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力求实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塑造"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避开老城另建新城的发展模式通常被认为能较好达到老城保护的目的,但实际一些城市依然无法摆脱老城活力衰退、形态瓦解的命运。本文通过中国典型古城洛阳老城从清代至今城市功能空间的分布和演化研究,分析城市核心功能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机制,认为承担合理的城市发展功能对老城的保护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任丛丛  毕毅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10,28(5):112-116
窦庄古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始建于宋,明清发展至鼎盛,村落格局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该文通过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分析,试图揭示传统村落空间的独特魅力,同时究其成因、溯其本源,尝试解释传统村落空间对现代观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当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郎宇兵 《建筑创作》2003,(7):130-130
人类自古至今,屋面瓦历经变化,从古代的茅草、石片发展为近代的粘土瓦,陶土瓦。近年来水泥瓦,钢瓦又风靡一时,给广大设计师和发展商更多的材料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1980年代至今,鹿特丹南部岬角港区更新通过政策层面的有效支撑和操作层面的持续推动,成为荷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滨水空间再生项目;其更新转型过程影响了鹿特丹的发展模式和城市形态,是一次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等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深度变革。文章结合南部岬角港区发展演化的历史背景和转型进程,解读其更新再生的内在动因和理念。从空间策略和操作策略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其在项目定位策划、区域交通整合、公共空间塑造、街区功能优化、空间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可持续操作机制和转型成效。最后通过横向对比,总结其更新过程的核心经验与不足,有助于认知荷兰工业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并为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在发展定位、策略制定、空间操作和过程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