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Web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概念设计的深入研究 ,为产品实现异地设计提供了开放的设计平台和研究基础 ,通过对国内海洋渔业机械生产状况调研 ,以拖网绞机为例虚拟设计了基于Web的分布式协同设计和网络知识库共享的智能概念设计通用求解平台 ,详细探讨了系统模块结构和功能 ,并对拖网绞机智能概念设计方法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飞速发展的Web技术为产品基于网络的设计提供了能综合多领域专家知识、设计资源共享以及快速科学设计的基础平台,结合渔业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智能概念设计,研究了面向对象的拖网绞机实例知识表示和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体系的拖网绞机网络实例库的设计和求解技术,为其它产品研究基于Web的设计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拖网绞机为研究对象,提出并研究了基于网络的C&R_BR集成推理技术.通过对CBR和RBR的分析,提出C&R_BR的适用范围,讨论了C&R_BD和常规经验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基于网络的拖网绞机C&R_BR集成推理求解模型,并对其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考虑语境变量时的实例特征和检索模型,以及基于规则推理的实例改写.  相似文献   

4.
基于C&R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8):692-695
以拖网绞机为研究对象,提出并研究了基于网络的C&R_BR集成推理技术.通过对CBR和RBR的分析,提出C&R_BR的适用范围,讨论了C&R_BD和常规经验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基于网络的拖网绞机C&R_BR集成推理求解模型,并对其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考虑语境变量时的实例特征和检索模型,以及基于规则推理的实例改写.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计算机求解推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当前智能概念设计领域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总结了人人协同与人机协同两种协同概念设计技术.指出人人协同应包含多种设计参与主体类型,提出采用结合人人协同与人机协同的广义协同技术来进行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最后给出广义协同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概念设计现状以及Internet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Web环境进行概念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架构技术,并以并联机床为对象搭建了基于Web的概念设计环境,详细探讨了系统模块结构和功能,并对并联机床概念设计方法和Web技术的结合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当前进化算法尚难完全模拟人类智能进行产品概念设计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人机智能的交互协同进化方法,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利用面向对象与数据库两种技术,实现了产品设计的柔性建模,并借助交互可视化技术,使设计师通过对变量、约束、进化策略与目标权值的动态调整,在建模、搜索与评价的设计全过程实现人机协同的交互进化.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与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开发了人机协同的交互进化产品概念设计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注塑模结构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产品概念设计的推理过程中,设计问题的智能表达的第一步,本文运和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方法,对概念的问题归纳,与/或树表达,总是解决的判定与表达作了初步的研究,为概念设计过程解答的搜索与优,进而为智能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3.2 m~2大极板智能剥锌机预剥离设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智能剥锌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阐述了工业试验的必要性,并以单因素分析法为基础设计了试验方案,搭建试验模型及工业试验平台进行工业试验,为智能剥锌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船用绞缆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固定式绞缆机存在的引缆装置资源浪费、设备易老化、损坏、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与不足,从船用绞缆机的设计要求出发,利用Auto CAD设计出新型智能化可移动式绞缆机,并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最后从结构、经济、技术、操作等方面论证了设计出来的船用绞缆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种装置是可行的,具有实时定位车体位置、工作状态的可视化、夜间照明、节能、较好的使用率、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测量技术的发展,产品风格认知和智能生成方式不断衍化,风格研究在产品设计开发、用户研究和产品族设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当前对风格研究的演进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讨论。以2000年~2023年作为研究时间跨度,通过对427个出版物的系统回顾和67篇核心文献的聚类挖掘,从产品风格的认知测量、产品风格的智能计算、产品风格的商业设计、产品风格的审美评估4个维度对产品风格研究内涵进行解读,分析以产品风格化设计思维的认知与测量技术、产品风格化概念设计的知识提取与表达技术、产品风格化概念设计的生成与演化技术、产品风格化概念设计的智能优化评价技术为主的关键技术发展,并从群智协同创新驱动的产品风格化设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引领的云端智能设计平台、中国风格智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品风格化创新设计生态四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产品风格计算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产品风格计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设计参与者不同的关注视角,为协调各类参与者的概念设计活动,及时传递给设计参与者所关注的、需要的特定设计信息,构建了基于多视角的概念设计表达层次模型。基于五类参与者的多视角,搭建了实现多视图多视角概念设计建模的三种映射机制。利用SysML语言对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原型系统的多视角信息管理模块进行分析建模,开发了多视角信息管理模块。以冰茶机的概念设计为例,阐述了基于多视角的概念设计过程,实现了该过程中多设计参与者的协同,降低了设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网格环境下复杂产品概念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分布式协同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基础上,将网格技术、代理和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相融合,以解决分布式环境下多领域设计的协作、模型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等问题,提高了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鲁棒性和问题求解的有效性。从复杂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分析了系统的需求,建立了基于网格服务的复杂产品概念设计系统,阐明了系统的组织结构、通信方式、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给出了产品概念设计支撑平台中涉及的机械、电子、控制和软件等领域的智能代理的统一描述,构建了一个支持分布、异构的多领域协同工作的产品概念设计支撑平台,展望了概念设计技术在仿真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协同环境下的概念设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概念设计系统应该能够提供一个快速 设计的环境,针对工业设计师在设计活动时的需求,首先对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就最初创意和直觉定型阶段,分析了新产品开发进程中概念设计方法的转变,并结合CAID技术以及协同技术在概念设计阶段的运用,建立了相应的基于Web的协同概念设计(WCCD)系统,该系统使设计阶段和产品开发的其它阶段相衔接,在缩短设计周期的同时,保证新产品的应变能力和设计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人机协同的机构智能选型的原理进行了研究 ,用集合 W 和GW 来描述机构智能选型的需求域QW 中的运动功能要求和功能质量要求 ,采用VisualBasic语言环境和数据库Access技术开发出MSICAD系统 ,实现了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中机构的智能选型。  相似文献   

16.
将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引入概念设计,从信息层面统一对设计过程的认识,诠释广义机电一体化设备,建立基于功能表面的机电系统概念设计自动化平台,以利于功能结构的一体化实现,并进一步整合虚实一体化及人、机、环境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例推理的设计原理,在绞缆机设计中对特征参数和参数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绞缆机的设计实例库。设计了合理的相似度算法对设计过程的各个特征参数及其关联度进行检索。通过对检索得到的实例进行适当的修改解决目前的新设计任务,加速整个设计过程。在绞缆机是否符合相关性能的分析中,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检索得到绞缆机三维实体模型,并对模型中各个部件添加约束,建立相应模型的虚拟样机,进行不同缆绳速度对轴载荷影响的计算。结合模拟张力数据,对恒张力控制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相应所需变频器的控制精度。对卷筒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额定载荷下计算出最大应力以校核强度。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国产大型矿用电铲上位机画面设计现状,针对故障显示不够智能的问题,通过创新设计,以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软件博途V12版软件为平台,阐述了电铲上位机对电铲运行故障显示和记录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方案展示。  相似文献   

19.
3维虚拟设计环境下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分析了3维虚拟设计环境下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给出了基于定向发散创新设计方法的概念设计定义。将概念设计划分为2个基本部分:含光、机、电、液广义传动机构的3维虚拟设计和广义传动机构载体的工业美学设计。3维虚拟设计环境下的概念设计方案是完成了原理方案设计和构型设计的设计方案,是一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3维虚拟样机。面向对象、方案评价与修改的实时性、3维虚拟性和定向发散性是该概念设计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工程船绞缆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工程船绞缆机日常操作频繁、工作环境恶劣、行程开关容易因锈蚀而损坏、刹车装置容易出现异常、作业中移位不精确等问题与不足,从绞缆机的设计要求出发,利用Auto CAD设计出了新型被动式收放缆控制结构,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最后从结构、经济、技术、操作等方面论证了设计出来的绞缆机被动式收放缆控制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种装置是可行的,其具有操作频率高、工作可靠、移位精确、维修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