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的渗碳零件渗碳层深度测量及质量评定,国内工厂中基本是按照《JB1673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及《NJ 251 25 MnTiBRe钢渗碳齿轮金相组织检验》进行的。但是,现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编制的标准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ISO标准与国内对渗碳质量评定着重点是不相同的:国内标准对渗碳质量评价着重于表面及心部硬度和金相组织,而国外除上述检测内容外,其着重点是用硬度法直接测量渗碳层硬度变化来评价质量。下面介绍我厂在按ISO2639及联邦德国DIN50190标准进行合作生产体会及做法。首先,介绍钢的渗碳硬化层深度测量概况。从六十年代初,用硬化层深  相似文献   

2.
吴健 《机械工程师》2006,(8):101-103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两种表面复合处理工艺方案:激光-氮化复合处理和氮化-激光复合处理。以离心式分离机中4Cr13不锈钢碟片为试验材料,用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对4Cr13钢试样进行表面复合强化处理。根据所得硬度分布曲线和硬化层深度比较表,分析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不同组合顺序对材料表面硬化层硬度分布和硬化层深度的综合影响效果,最后得出采用氮化-激光复合处理工艺方案可以达到试样表面复合强化处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钢的火焰淬火和感应淬火是热处理中常见的表面淬火方法。国内对表面淬火件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正在拟定部颁标准。所以,现国内各厂对图纸上硬化层深度的解释其说不一,有的说是全硬化层,有的说是有效硬化层。而对有效硬化层硬度如何计算和确定,各厂更是不一致。这种情况,对热处理质量评价是非常不方便的。国际标准ISO3754、联邦德国标准DIN50190第二  相似文献   

4.
45钢电子束扫描相变硬化组织和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束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钢铁材料的表面硬度和力学性能。研究电子束扫描对45钢硬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电子束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硬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分析45钢电子束表面强化层的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45钢经电子束扫描处理后,硬化层的组织为针状和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比常规调质处理更加均匀、细小,试样表面的平均硬度达58 HRC,比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的硬度高3~5 HRC,是调质处理的两倍,从处理表面往下沿深度方向硬度逐渐减小。电子束工艺参数对硬化层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硬化层宽度和深度随着电子束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硬化层的最高硬度随着电子束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冷作模具成型压力大、应力状态复杂,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随过度磨损、疲劳失效等问题出现,因此在Cr12模具钢表面进行了软氮化工艺处理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有无氮化处理对材料硬度、表面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氮化处理前后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氮化处理后Cr12钢出现由白亮层(厚度约3μm)和扩散层(深度达20μm以上)组成的渗氮层,其中白亮层氮元素含量较高,而在扩散层氮元素沿深度方向呈递减分布;Cr12钢氮化前后表面平均维氏硬度由HV50=504.8提高到HV50=653.4,磨损量由42969.6 μm3减少到3068.1 μm3,表明气体软氮化处理对Cr12钢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氮化处理的磨损表面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未氮化处理磨损表面的疲劳剥落特征显著,并伴有强烈的氧化磨损现象。  相似文献   

6.
采用CO2横流式激光器对9SiCr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硬化区金相组织和成分及表面磨损形貌,超显微硬度计测量激光强化区断面的显微硬度,并在MPX-2000销盘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干摩擦试验。实验研究表明激光功率对表面硬度和硬化层深度有很大影响,经激光强化的表面其耐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表面硬化处理是提高航空齿轮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大量的航空齿轮破坏都与齿轮硬化层有关,确定齿轮硬化层的力学性能很关键。由于表面硬化使齿轮材料力学性能变的不均匀,利用传统力学试验难以测定其材料性能。本文利用维氏硬度试验和ABAQU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齿轮材料硬化层的维氏硬度和其力学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获取齿轮硬化层力学性能不均匀区域的基本力学参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更加充分发挥表面硬化处理零件的工作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超声频微锻造机构对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进行了微锻造处理。利用OM、SEM观察了微锻造对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组织的影响;利用显微硬度计与洛氏硬度计研究了微锻造后45钢激光淬火层表面显微硬度,硬化深度方向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高频微锻造处理后,45钢激光淬火形成的明显而规则马氏体组织被锻碎,表面晶粒明显细化。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11.4%,激光淬火强化区深度方向的显微硬度影响深度为0.2 mm,其中0.1 mm处硬度提高了10.0%,0.2 mm处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9.
对3Cr13钢进行离子软氮化处理试验,并对氮化试样的金相和硬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530℃离子软氮化8h,使3Cr13钢的氮化层深度达到0.25mm,表层硬度达到832HV,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处理后耐磨性提高8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5CrMo钢氮化加激光相变复合处理后组织及硬度分布的规律,并在各种工艺和材料条件下进行了滑动磨粒磨损试验。结果证明:复合处理的淬硬层深度大于非氮化激光处理的硬化层。在滑动磨粒磨损条件下,与35CrMo钢氮化或激光相变硬化相比,复合工艺可获得更好的耐磨性,基本与GCr15钢淬火、低温回火相当。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梁国星  张浩  郝建宇  程强 《机电工程》2020,37(8):926-930
为了对磨削硬化加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采用CBN砂轮对GCr15钢进行了磨削硬化试验,对磨削硬化加工过程中磨削组织的变化,以及磨削参数对磨削硬化层的硬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采用暗场显微镜观测了磨削前后GCr15钢的组织变化,并分析了组织变化的原因;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分析了硬化层硬度均匀性以及产生硬度不均匀性的原因;通过磨削硬化试验组研究了磨削参数对硬化层硬度的影响,并从磨削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此类影响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层深度为0.12 mm,工件微观组织的转变是影响磨削过程中硬化层硬度均匀性的主要因素,适当提升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化层硬度,加快工件的冷却速率也可以提升硬化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12.
工件经感应淬火后,硬化后的表层比内部更加致密,高频超声波从表面向内部传播时,遇到粗粒基体时发生背散射,根据这一原理生产出一超声波背散射发测量淬硬层深度仪器,其测量数据通过与硬度计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淬硬层深度的误差与硬度计法测量的结果误差约为1mm(工件硬化层较深,为7~12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方法可以不破坏工件进行测量,效率高,对于实际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42CrMo钢汽车转向泵齿轮经不同温度回火调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离子氮化,对氮化后的表面硬度及渗层深度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2CrMo钢经(840±10)℃×15min盐炉加热淬火,580℃×2h回火,480~500℃×50h离子氮化后零件表面硬度可达670~726HV1,渗层深度DN0.55—0.6mm。  相似文献   

14.
在对40Cr蜗杆离子氮化之后,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和低温回火试验,其表面可获得微细含氮马氏体。试验表明,这种复合处理不仅能增加硬化层的深度(增加0.8mm),而且在离子氮化基础上,可提高硬度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渗硼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氮离子注入技术(PⅢ)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制备出了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主要是立方氮化硼(c-BN)、六方氮化硼(h-BN)、FeB和Fe2B。在与单独渗硼处理的Cr12MoV钢试样进行对比时,对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进行了维氏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试验。结果表明:硬化层具有高达48GPa的高硬度和优良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切削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加工硬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难加工材料不锈钢0Cr18Ni9的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正交切削试验方案,从显微硬度与微观结构两方面研究加工硬化现象。借助维氏硬度计测量了车削加工后硬化层的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同时建立了利用硬度预测屈服强度的经验公式,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硬化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硬化层的硬化程度在150%以上,切削影响层厚度在100μm以上,加工硬化现象严重,硬化层的屈服强度沿层深分布与硬度沿层深分布的趋势相同;金相观察发现,硬化层分为热力耦合影响层、力影响层,其中热力耦合影响层存在缺陷,很容易剥落。这些结果说明,车削表面在切削高温与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用合理的切削参数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是减轻加工硬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用金相、硬度、冲击韧性试验和断口分析方法研究42CrMo、38CrMoAl和40Cr 钢的氮化体整体、氮化层和氮化件心部的性能以及亚温淬火对这些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调质态的42CrMo、38CrMoAl 和40Cr 钢经气体氮化后产生明显的脆性。亚温处理提高了氮化件整体和心部的韧性,并增加了氮化层的深度而不增加其表面脆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渗碳层的深度,在以往的资料及有关渗碳标准中,都是用金相组织法在平衡状态下测量的,即渗碳层深度包括全渗层和半过渡区。对于不同的材料,即使在退火状态下用金相法测出了相同的渗碳层深度,淬火后由于淬硬性的差别、硬化层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目前国外标准都改用硬度分  相似文献   

19.
应用显微硬度计对高周疲劳不同循环周次下退火45钢光滑试样的铁素体与珠光体进行表面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在疲劳寿命域内,显微硬度统计均值可分为上升、稳定及下降三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疲劳阶段显微硬度分散性将有所不同。据此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初步讨论了高周疲劳损伤过程的某些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维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JISB7725-1991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力范围为大于9.807N至小于490.3N的维氏硬度计(以下称硬度计)。注:本标准引用如下标准:JISB7728材料试验机用力检定器JISB7735标准维氏硬度块JISZ2244维氏硬度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